分享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xwl340xwl 2016-03-08

古建筑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人智慧的物质载体,更是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民族独立性的最佳代表之一。摄影是诠释古建筑精美之外观、巧妙之结构和丰富之内涵的一种上佳方式,也是传承古建筑艺术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拍好古建筑?下面,笔者结合近年来拍摄这类题材的体会粗谈几点技巧与大家分享。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故宫》 苏唐诗 摄

1

品悟古建文化

要拍好中国古建筑,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不断的学习、观察、思考,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天人合一”的思想渊源,从而才有可能拍出古建筑的形式美,又能充分展现其文化内涵。比如:中国古建筑和音乐一样,都追求节律与和谐。拍摄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认真观察,发现建筑自身的节律性,找到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元素,然后再举机创作,通过合理的、巧妙的构图,生动地将这些节律与和谐展现在图片上。中国古建筑的中轴线布局就是节律性的具体体现,主建筑为中,次要建筑在两侧,左右对称,以众多的单体建筑有序的组成一组建筑群体。只有当你了解这一知识后,拍摄时才能更充分的表达主题。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颐和晚照》 苏唐诗 摄(颐和园十七孔桥两侧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如音乐般节奏,再加之远处的古塔遥相呼应,恰如一首美妙的乐曲。)

佳能EOS 7D相机,焦距168mm,ISO 100,光圈F/7.1,速度1/5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妙铃梵音》 苏唐诗 摄(五台山金阁寺斗拱的节奏与香炉的风铃和声美妙,柔和纯净,令人心旷神怡。)

佳能EOS 7D相机,焦距70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125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紫禁城》 苏唐诗 摄(故宫即中轴线对称的典型范例,站在景山万春亭上拍摄故宫,即可感受到故宫的大气与对称之美。)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7.1,速度1/125秒。

2

巧用天气特点

古建筑摄影(风光、人像、民俗摄影也是这样)总会遇到一些晴天、多云、雨天、雾天等不同天气情况,而不同的天气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在拍摄过程中,只要切实把握好不同天气最突出的特性,便会给无声而静止的古建筑本身以灵气和生机,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氛围。比如晴天光线强烈而具有明确的方向感,拍摄时就应该多表现光与影;阴天光线暗淡,景物反差低,则可以多拍摄古建筑细节;多云天气,云的形状、流动、光影变化很快,此时应拍摄古建筑与云、天的结合;雨、雪天气,则可以多关注古建筑倒影、雪景、雨丝等场景。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牌坊古韵》 苏唐诗 摄(晴天,采取顺光拍摄,牌坊被阳光照亮,配上蓝天白云,显得古韵十足。)

佳能EOS 5D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32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界内》 苏唐诗 摄(晴天,拍摄于宁波阿育王寺,主要展现其光影效果。)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4.5,速度1/16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高云梵音》 苏唐诗 摄(多云天气,巧用天空多变的云海为背景,拍摄光孝寺大殿房檐上的佛像。)

佳能EOS 7D相机,焦距78mm,ISO 100,光圈F/14.0,速度1/2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风雨千年》 苏唐诗 摄(雨天,透过雨丝拍摄到的斗拱。)

佳能EOS 6D相机,焦距200mm,ISO 800,光圈F/4.5,速度1/1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神秘广济桥》 苏唐诗 摄(雨后,拍摄广东潮州广济桥。)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11,速度1.3秒。

3

借助环境烘托

每一处古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有一些环境对象与之关联。那么,借助这些环境对象烘托画面主体古建筑可以有效增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最常见的是利用前景,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主体部位。用广角镜配合前景,也可以将空间感和深度感夸大,但此时,前景最好兼有引导视线的作用。另外,背景对照片的表现力也有很大的影响,拍摄时应引起我们的注意,若主体周围含有背景,要意识到它与主体是一个整体;背景应有利于主体的鲜明突出,而不能损害画面的主体。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守望千年》 苏唐诗 摄(摄于河北正定隆兴寺,以碑亭内古碑下的赑屃头为前景拍摄远处的古建,再加上背景天空的烘托,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250,光圈F/5.0,速度1/2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见证》 苏唐诗摄(郑州二七纪念塔的倒影与周围现代建筑产生对比,正好比二七塔在见证着大郑州的百年巨变。)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4.0,速度1/125秒。

4

寻找全新视角

很多摄影初学者拍摄时,总以个人习惯,见到建筑就拍,视角通俗平淡。但作为一名古建筑摄影爱好者,则应多方面、多角度改变自己的观察位置。不同的拍摄视角,所形成的照片画面构图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在这“万变”之中,只要保持创作意图不变即可。在拍摄时,要打破日常的视觉习惯,在不断移动中选择拍摄点,真正找寻到一个全新的、最佳的视角,从而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造型手法和理想的构图形式。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天地方圆》 苏唐诗摄(采取超广角仰拍的办法,将祈年殿斗拱与配殿飞檐斗拱同时拍进画面,给人以形式美感,同时也展示了两建筑之间的关系,反映出古代匠人造园的严谨态度。)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250,光圈F/5.0,速度1/2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古寺清笛》 苏唐诗 摄(将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高高举起,然后采取延时10秒拍摄而成。)

佳能EOS 6D相机,焦距19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80秒。

5

关注建筑细节

古建筑之美,多体现于一处处的细节之中,每处建筑都有其独有的细节特点,或大气,或精致,或繁复,或简约。古建筑摄影爱好者要培养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每到一处,首先认真观察,从中发现蕴含其中的独有细节,然后利用自己的摄影技能,变换多种视角去表现这一细节,如此便会使被摄的古寺、民居、祠堂等呈现出其艺术化、人性化的另一面,以达到古建筑摄影创作的终极目标。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唐风》 苏唐诗 摄(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斗拱宏大、豪放,展现出唐代建筑的无穷意韵和独特魅力。)

佳能EOS 6D相机,焦距24mm,ISO 320,光圈F/5.6,速度1/100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翩然》 苏唐诗 摄(拍摄出的亭子斗拱如鸟儿展翅翩然起舞,美丽动人。)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38mm,ISO 100,光圈F/7.1,速度1/40秒。

6

体现人文情怀

人是万物的主宰,制造中国古建筑的伟大壮举,就是我们五千年华夏文明伟大的先人们聪明智慧的结晶,古建筑的产生离不开人。因此,古建筑摄影不应拘泥于建筑本身,还应强调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文之间的关系(例如建筑四周的环境、建筑内部的家具陈列、使用建筑的人群及牲畜、在建筑环境中举行的民俗活动等等)。这一表现形式最讲究社会态度的表现,讲究自然,力戒摆拍、造景。在拍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学会等待,一旦发现感兴趣的环境,必须能耐下心来等待典型人物的出现。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圣地》 苏唐诗 摄(以远山和一缕天光为背景,采取对称构图拍摄五台山南山寺,感觉非常神圣。于是,我用三角架固定好相机,苦等30分钟,恰等到一和尚走过。)

佳能EOS 6D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60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修行》 苏唐诗 摄(在五台山南山寺侧门,拍到一担水老僧,反映出僧人们在古寺里修行时的生活一面。)

佳能EOS 6D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60秒。

7

强调横平竖直

横平竖直是建筑的最自然、最真实的表现,古典建筑、现代建筑都是如此。因此,横平竖直也是建筑摄影的基本要求。使用长焦镜头在远距离拍摄可以有效减轻画面变形。但由于空间局限,用这种办法想拍到建筑的大场景就很难做到了,就必须使用超广角镜头。使用超广角镜头想实现横平竖直方法有三:一是拍摄时端平相机,不偏不倚,后期制做时,再进行二次构图;二是后期修片时,采取Photoshop“滤镜-镜头校正”的办法,将有镜头畸变的照片校正为横平竖直,但这种办法对画质影响较大;三是使用为拍摄建筑专门打造的移轴镜头拍摄。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大观》 苏唐诗 摄(采取端平相机的办法拍取。)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7.1,速度1/125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八方亭夕照》 苏唐诗 摄(使用移轴镜头拍摄。)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125秒。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技巧|7招拍好中国古建筑

《碉楼沧桑》 苏唐诗 摄(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然后通过Photoshop“滤镜-镜头校正”校正前后对比。)

佳能EOS 5D Mark Ⅱ相机,焦距17mm,ISO 100,光圈F/8.0,速度1/100秒。

总结:

以上七点薄技只是本人在拍摄古建筑摄影中的粗浅体会,仅为引玉陋作。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可以亮出自己更为丰富实用的古建筑拍摄技巧,大家共同为中国的古建筑摄影,乃至古建筑传承与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

有趣、有用。您不仅仅可以在这里便捷地投稿、参赛,与《大众摄影》的编辑保持沟通,还可以舒适地享用我们每周末为您精心准备的深度资讯,逆向时代的噪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思考。

您可以回复1、2、3……或者回复关键词(如荷赛)来查看我们更多的往期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