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戈尔《告别》

 率我真 2016-03-08
告别
泰戈尔

    是我走了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黑暗中伸出手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户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来。

    如果你醒着躺倒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在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里,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节日(印度十月间的“难母祭日”),邻舍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来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姐姐?”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就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就在我的身体里,他现在就在我的灵魂里。

赏析:   写《新月集》之前,泰戈尔的妻子不幸逝世,第二年,他的一双儿女又相继夭亡。如此沉重的打击对一个中年男人来说,几乎可以摧毁生活的信念和意志。而泰戈尔不是沉溺于自己的圈子自怨自艾,他怀着对孩子的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满童真想象和纯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篇。而《告别》在篇首的位置正说明了诗人的内心现实。    
    这篇诗歌是站在一个孩子角度的内心表白,表达的对象是妈妈。第一句就是:“是我走了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结合作者丧子之情,奠定了全文的伤感基调。当我看到第二句时,我几乎忍不住落泪“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黑暗中伸出手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一个幼小的心灵在高处、在冥冥之中注视着亲爱的母亲,当妈妈在黑暗中要抱起孩子的时候,他只能在心里告别妈妈:“妈妈,我走了。”
    随后,孩子俏皮地变成一股清风、水中涟漪、雨点、电光等不同的意象围绕着妈妈,不管变成什么他都陪伴在母亲的身边,紧紧相依,不离不弃。作者用了不同的感官来叙述着这种相偎相依,难舍难分之情:听觉、视觉、触觉,似乎还有第六感觉(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难过地四望时……),孩子俏皮的可爱,却又离开的让人心痛。不过,不要紧,在作者的笔触中,孩子已经变成了具体的物象,无时无处不在在母亲的身边环绕,母亲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因为他早已经融入到母亲的血肉、灵魂和生命里了。
    最后一段话:亲爱的阿姨带来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那里,姐姐?”妈妈,你将要柔声的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是母亲对孩子的回应。孩子的种种表现早已经与母亲心有灵犀,他们已经做到了心心相映,融化成统一的生命体。母子之情多么伟大了,即使是离开的,即使是永远不见面的,这种感情依然是:“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阅读题目及答案:
1.这首诗通过谁的口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通过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
2.这首诗想象丰富,诗中的“我”想象自己变成了哪些形象回来与母亲相伴?
诗中用“我”想象自己变成清风、涟漪、月光、星星、梦儿、笛声……与母亲相伴。
3.诗中哪些细节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关心?
变成清风抚摸母亲、变成涟漪吻母亲、当母亲睡觉时“我”唱曲……
4.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yì)地暗中飞去了。
把“我”比作梦儿,从种种细节中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
5.请结合画线句的含义。
画线句: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tóng)人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与孩子心灵相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