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早餐豆浆是55度?你的家电能多懂你 | 品牌新事

 汉青的马甲 2016-03-09

文/黄夯


清晨的阳光透进房间,CD根据你早晨起床的时间自动播放你最喜欢的音乐,洗漱完毕后来到桌前,一杯55度的豆浆已按照提前设定的模式做好——55度保证了最佳的口感,温热入口。


用好早餐,你开始了新的一天。




这是智能化时代,我们的生活。


一切都是基于我们的习惯进行的设计,所有的家电都变得智慧起来。


这样的生活正是我们所憧憬的,同时,也是家电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许多智能只是伪智能?

相信每个家电或互联网企业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在自己搭建的智能平台上,每个消费者可以凭借一个移动终端来控制整个家庭,链入所有家电,大到冰箱、空调、厨房用具、小到电灯、门铃、开关。


不管有什么需求,用户拿起电话,语音或者手动输入指令,锁门、关灯、打开电视……一气呵成,相隔千里之外,依旧尽在掌控。


市场风口是存在的,愿景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期,2018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


面对这样的市场红利,用户反应却令人意外,腾讯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95.2%的用户对智能家居感兴趣,但其中87.5%的用户表示跟预期不符,36.62%的网友表示和预期不沾边。


多数网友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把智能家居停留在了“一个手机APP控制家庭”的理解上。与其说手机APP控制家电代表了一种迭代,不如说简单的“产品加法”只是一种“伪智能”。

智能化不是粗暴的加法 

是延生和升级

“智能化并非是加法,而是建立在核心功能基础上,深度挖掘用户需求后做出的功能延展与智能升级。”美的首席技术官胡自强在3月份一场美的智慧家居战略发布会上表示。


在胡自强的描述中,智能化的基础首先是用户对产品稳定和持续地使用。


目前,美的的一款智能空调已经实现人工智能。当你回到家向空调摆摆手或者打声招呼,空调就会自动开机;走到空调跟前,空调智慧摄像头会自动识别主人并开启最熟悉的温控模式,一切都是基于用户角度进行的智能设计。



智能的核心

在信任下的需求与场景

产品越多,交互场景越多,智能化落地能力就越强。目前美的已拥有30多个的品类、年出货台数超2亿,全球出货量第一,平均每个中国家庭就拥有2.5台美的产品,2016年美的智能单品出货量将达3000万。


庞大用户数量与产品保有量的前提下,美的有足够的资源、内容去做好场景构建和需求设计,如何打好“全球生活终端之王”这张牌将是美的智能化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


再好的产品触点与场景设计,没有信任,依然无法互通,就像苹果和三星的充电线,各自为政。


智能化之间的连接协议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去核心、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美的首席架构师李强如是说。


李强的底气在于美的M-Smart智慧生态计划,美的与各方之间将建立起耦合式、嵌入式的合作关系,彻底打通第三方云平台,与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家电制造、车联、物流、医疗、电商、人工智能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慧生活运营服务平台。


目前,华为、中粮集团、IBM、安吉星都已公布了与美的M-Smart智慧家居的战略合作计划。




100年前,没有人能够想象会有一种名为“互联网”的工具能使我们随时与全世界的人交换信息;10年前,也没有人能够想象如何通过手机终端解决一系列包括办公、娱乐、购物等生活和工作需求。


未来,我们的家电到底有多么懂我?或许若干年后,这个答案就会浮出水面。


“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过头的价值。”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这样表达。


对于那些致力于智慧家居领域的企业,同样如此。解决用户需求,启迪生活想象,这才是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