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才明白,原来鸡汤和成功学是这样忽悠大家的

 金色的太阳32 2016-03-09

这世上很多事情,包括那些伟大人物的成功都是多因一果。然而成功学喜欢把逻辑简化、以偏概全,只留下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导致我们掌握的不是成功的充要条件。我可以分析一些常见的成功学逻辑,来替你揭穿其中的骗局。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选择题,下面是关于两个人的一些资料:

第一个人: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

第二个人: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过着斯巴达式的苦修生活。不抽烟,不喝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饱览群书,且有着极为高超的演讲才能,富有人格魅力。

如果现在要你判断,他们哪一个人会获得成功,你会选哪一个?

相信大家下意识的都会选择第二个,那么很遗憾的告诉你,你成了纳粹的帮凶,希特勒的狂热追随者。是的,第二个人是希特勒,而第一个人是罗斯福。

这个结果的意外之处和荒诞怎么产生的?

看看开头我写的,下面是关于三个人的一些资料,只是“一些”。成功学就是这么来的,只告诉你一些资料。不过和这个故事恰好相反,这个故事可以叫做“反成功学”,用到的讲故事的技法和成功学一样,只不过论据不匹配,放上了不该放上来的那一部分。

看完才明白,原来鸡汤和成功学是这样忽悠大家的很多人孜孜不倦地阅读着名人传记,妄图从中得到些成功的真谛。但这些传记背后的作者,不会告诉你他们成功的全部真相。

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赌徒在成功后向人们讲述经验时,他首先掩饰自己“抽了老千”的见不得光的行为,激情四射地鼓励你像他一样勇敢地坐到牌桌前。“去吧,孩子!我要告诉你的只有两个字,勇气!拿出你的勇气来,赶走你内心的恐惧!”

随后你就赢了?不,就像赌城下水道的那些尸体。通常,这里才是天真的炮灰最后的归宿。

看完才明白,原来鸡汤和成功学是这样忽悠大家的在反鸡汤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谣言,比如爱迪生那后半句话“百分之一的灵感更重要”,如果查阅当年这句话的最早出处,根本无法找到所谓的后半句话。

所谓的后半句话,更有可能是当时中国的教育批评者,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写的一个段子。

最后,不好意思我也骗了你,在论证的时候顺带举了谣传的反例。之前举得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例子,我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百科和维基,对他们的父母都有介绍:

盖茨的母亲并不是IBM的董事,她与IBM唯一的交集,就是与其执行官共事过。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的确是美国国会众议员,但他是在1942年才第一次当选的,当时巴菲特已经12岁了。也就是说,当巴菲特“在8岁的时候参观纽约证交所”时,根本不可能受到国会议员一般的待遇。

这种“反鸡汤”本质上和鸡汤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一次对人民精神需求的精准把握。只不过前者是“正能量”的虚幻安慰,后者可以算作是对现实不满的一次感情的宣泄,最后不知会把人引到什么地方去。

看完才明白,原来鸡汤和成功学是这样忽悠大家的

鸡汤文、成功学能够流传是因为背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场需求。人虽然是高级动物,逻辑思维很强,但有的时候真的是不堪一击。一个逻辑只要稍微完整,再加上胡编乱凑的论据,就能完全左右一个人的思想、忽悠一个人。

所以,我在营销中总结出了一句话:洞察人心,予以逻辑;新媒体营销,到心为止!

——《新媒体时代的自我营销—市场调查篇》

作者/何海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