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农业人才成我国农业发展重要一步

 山林野草 2016-03-09

来源:农产品交易网(www.xbptc.com),原文链接

继新年伊始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后,《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也相继发布,再次聚焦职业农民培养问题,并明确提出:“培养职业农民队伍。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专家认为,培养职业农民队伍,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必要举措。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以中老年人为主力的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为培养职业农民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培养职业农民,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无疑是最佳人选。培养职业农民,就要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让农业后继有人。如何让年轻人在家务农,业界人士认为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 从经济上或物质层面寻找原因。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年轻人不愿务农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经济问题。从事农业比较效益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此次《实施方案》的发布,提出了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讲,通过市场激励和政府引导的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一个普通的务工人员与务农人员间的经济收入差距。

第二, 加强精神文化层次方面的引导和建设。农村新一代年轻人毕业后不愿留在家乡,而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城市,将城市作为他们的最终归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城市文化具有契合人的内在需求的一面,而这种需求在乡村文化中往往就收到了忽略。事实上,城市文化是乡村文化的衍生品,乡村文化才是母体。然而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日渐没落。在这一过程中,固然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在起作用,但也与我们的教育、社会宣传、舆论导向密不可分。我们已经已经习惯于宣扬城市的文明、城市文化的先进、城市生活的便利,过分强调城市中心主义,加剧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被逐渐淡忘和遗弃。最终,年轻人失去了对乡村出身的自信,失去在乡村生活的信心。因此,找回乡村文化的自信,重新发展乡村文化的魅力,重建乡村文化,将对留住农业人才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扫除城乡流动羁绊,还有可能吸引城里的年轻人来到农村,选择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创业创新、施展才能。

自2014年开始,中国农业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经过2014至2015两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业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颠覆式的重大革命!据专家预计,2016-2017两年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钻石期。也就是说,从2016年开始,农业迎来了最关键的全面变革,而留住农业人才也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