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别对孩子说这些“废话”

 我是豆果组合 2016-03-10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男孩部落”(myboyblog)

文/原阪一郎

本文根据《男孩来自火星,妈妈怎么办》一书编辑整理

1、和孩子说话时啰嗦

说话时啰嗦,被说的一方只会抱着“悲伤”“愤怒”“后悔”之类的消极感情。啰嗦的话是使关系恶化的话语,如果你对大人说了,必将会遭到反对或者回击。

只直接说想提醒孩子注意的,想告诉他的事情。

2、老拿自己很在意的事儿批判孩子

虽然知道那是自己在意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要最早说这个。一定有其他的话可以当开场白的。刚见面就听到否定自己行为的话,会觉得自己完全被否定了。接下来的交流中,就会变得无精打采,心情也会很郁闷,没有干劲。

在意的事情等第二句再说。见了面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一些让孩子笑起来的话。那个心里面在意的事情,稍后再说就行。

3、一边说讽刺或损人的话,一边帮忙

对于妈妈来说,帮忙正好是自己给孩子传递爱的好机会。但是,加入了损人和讽刺的话在其中,孩子就难以感受到这种爱意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母爱传递的机会,就这样没有了,不是很可惜的事情吗?

如果决定了帮忙就不要说损人的话。本来是想着让他一个人去做的,自始至终就不要想着去帮忙。孩子并没有要求你去帮忙,你自己要去的,那决定了,就不要说什么讽刺和损人的话。

4、总以生气的语气说话

生气的语调让别人不愉快,对方只会反对,如果身边的人经常用生气的语调对自己说话,特别是大人之间,只需一周,大家就会变得神经过敏的。

想说什么话,想告诉什么事情,只要用极其普通的语调说出来就可以。

5、经常说孩子“你给我快点”

不管是谁,被别人催着都会心情不好,只因为妈妈说这话的对象是个孩子,所以他才不会回嘴。

只要把话中“快点”的字眼除掉就行。如果是快点把电视机关掉的话,就直接说把电视机关掉就可以了。

6、以疑问语气斥责孩子

为什么要这样做啊,要到什么时候才睡啊,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啊。这些都仅仅是疑问句。被说了的孩子,即使想听,也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正因为如此,孩子只会一脸茫然地盯着这个人的脸。

责骂孩子时不要用疑问句式,将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具体地说出来好了。如果孩子将垃圾乱丢的话就直接告诉他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7、以“如果你再不干……的话,我就再也不给你做……”的方式来要挟孩子

这是孩子最讨厌的说话方式了,因为只要这样说了,就必须得听从,在孩子不愿意,但又不能不答应这个条件的时候,只好委屈地哭泣。

应该将话反过来说,用肯定的语气。应该说:“收拾好的话,就给你买点心吃。”“听妈妈的话,就带你去公园玩。”孩子们肯定会表现出与刚才完全不一样的反应,也不会不高兴的。

8、自己的东西一旦被孩子否定,立即蛮不讲理地发脾气

这样孩子以后就不说自己真正的想法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是孩子的天性,从孩子口中即使说出什么有点不受用的,有点刺耳的话,不必为之生气,对此一笑而过就行了。

9、经常对孩子说“真是的!”

说出“真是的”的时候一般是很生气的情绪下。接着,就会冲对方说出很严厉、冷冰冰的话了。

只要将容许范围稍微放宽一点的话,就可能将说“真是的”的次数减半。

不对孩子说真是的,孩子可能会更健康地成长,因为对于男孩子来说,任何责备都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10、在孩子说真话时斥责他

作为孩子,他不明白为什么说了实话还要挨骂。孩子今后可能会撒谎。

妈妈不要上来就骂,而应该最先表扬。不管是什么,告诉了父母就真的是对父母的帮助了。要非常真心地鼓励孩子告诉我们实话,最好是能对孩子和父母谈心的这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夸奖。

11、自己在意的东西,不改进的话就不中意

因为自己没能帮上忙的东西,就靠孩子自己做,会弄成自己不中意的状态。结果,东西虽然做成了自己中意的样子,但是孩子已经没有一点干的欲望了。

即使有不中意的地方,提提意见就够了,不要说极端的话,什么也不管都行。

12、经常强迫孩子说对不起

对不起这句话,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在自己认为这件事的确不对,自己能理解并承认的前提下才会说出来的。觉得自己没有错的时候,不讲理地要求孩子道歉,特别是男孩子,会认为是一种耻辱。

你可以这样说:“当时你一定很气愤,但是不管怎么样,打人也是不对的,去和人家说一声对不起吧。”孩子会认为,我得到了理解,那就道个歉吧。

13、孩子不听话时就说吓人的话

你虽然跟他说:“把你扔在这儿,我走了。”但他知道,这不是真的,再使用这种方法就不管用了。

平时要在他听话的时候表扬他。孩子反复体验到自己一听话就会得到“肯定”的经验之后,肯定会慢慢变得听话的。

14、经常说不要这样

仔细观察孩子想做的每一件“不要这样”的事情,你会发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由于好奇心、冒险心或者由于亲切感、童真,这些动机很多是很美好的东西,不让孩子去做的话,会将孩子的好奇心、自主性、体贴、认识能力等这些美好的东西,从孩子身上夺走。

只要不是对孩子有害的,做了也可以的话,就让孩子去做吧。

15、不去满足孩子很小的愿望

如果孩子的小小愿望老是得不到满足,会积压孩子的压力。特别是男孩子,会发脾气或胡闹。

16、孩子即使得了90分,心里还是很在意他丢的那10分

我们应该先看到他得到的90分,再去说那丢掉的10分。老揪着丢掉的10分去抱怨,孩子会因此失去干劲的。

17、孩子不管诉说什么,都用造成这些事情的原因来斥责孩子

例如,孩子说肚子痛,你就会说他“都是因为刚才吃了冷的东西引起的!”孩子说好冷,就会责怪他“都是因为没有穿外套”。孩子只是说了一些感觉,对这样意外的生气答复会吓一跳。

妈妈应该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