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买东西会遭遇假货吗?会遇到黑心商贩吗?答案是肯定的。对此,都还制定了严厉的惩处措施,据纪晓岚透露,其赶考,买了几支蜡烛,回到寓所怎么也点不着,仔细一看,原来也是泥做的,外面涂了一层羊脂。那官府又是怎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呢? 一、购买到假冒伪劣可投诉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食品质量问题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类似现在的行业协会。 二、三天内因质量问题可退货 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立有合约,买回后三天内发现问题的,都可以找卖方退货。如果商户不给退货,消费者便可报官,由官府出面调停退货,并抽卖方四十鞭子。 三、售假最高判死刑 唐朝:若出售后他人因食用而致健康严重受损者,销售者将受到徒一年之刑,若因此致人死亡的,则处以绞刑。 宋朝:官药必须加盖公章,若有人制造假药,伪造处方和官印,要依“伪造条例”法办,以防止商人制造贩卖假药劣药。 清朝:对于制造、贩卖假茶者,规定“做造假茶五百斤以上者,本商并转卖之人俱问发附近地方充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