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津冀养老机构“三变”

 望云1120 2016-03-10



  从中心城区,到整个北京城,从环京周边地区,再到整个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提速的短短两年内,养老产业也在不断创造着新的格局,一个“变”字始终贯穿其中。也许在日益增长的巨大养老需求下,京津冀养老产业的联动还略显稚嫩,多项探索也才刚刚起步,但从这两年区域产业发展的加速度来看,这个夕阳下的朝阳产业的区域版图已初现雏形,并正一次次地改写着政府、社会资本和消费者对于养老产业的认知,释放无限发展潜力。


  变迁 社会资本形成产业版图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曾向北京商报记者感慨道:“过去五年,对于北京养老产业来说是从无到有的五年,人们经历了养老从一种事业到‘事业+产业’结合产业的转变,近两年,北京提出养老服务产业化的基本方向后,政府开始努力划清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边界,资本也找到了参与投资、进入市场的方向。”


  而后没多久,京津冀民政部门又开始尝试起了互相借力联动发展养老产业的路子,从最初北京企业到河北高碑店建设区域内最大规模养老机构,到后来河北企业在涞水尝试建设养老社区吸引北京老人前往养老,都是三地趟路区域协同养老的体现。在业内专家看来,其实,“京津冀跨区域异地养老”的概念一经政府部门提出,就立即发酵出若干产业方向,各路资本已经走出京城,悄然布局起了整个京津冀的养老市场。近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还多次表示,北京将鼓励中心城区老人异地养老,并且引导京籍老人出京体验跨区域养老。


  实际上,有知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十三五”期间,社会资本打破原有格局,逐步向布局京津冀区域养老产业版图倾斜,将成为一种常态,其中,环京养老圈及候鸟式养老圈是目前企业普遍选择的主流方向。“资本的自主选择是相对更贴近市场导向的,最初尝试在北京周边地区建设的面向北京老人的养老项目,可以代表企业对于环京养老圈需求趋势的判断,即这类地区适宜建设养老社区等类型的大型养老项目。”上述专家表示,而以候鸟式度假养老为代表的旅游养老,可能是不少资本考虑投资异地养老时最初会选择的形式,因为老人在退休后出京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习惯,这类项目相对风险小一些,然而,由于京津冀内这类城市可选择的范围比较有限,出现同质化竞争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变轨公办养老机构转型


  伴随着去年开始全面启动的北京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品牌、服务输出成为了公办养老机构转型过程中探索的一条新路。根据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体制改革情况普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目前,北京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达到2.8万张,全市的公办养老机构解决了1.1万老年人集中养老。据悉,在北京的公办养老机构中,有73家机构已经采用了公办(建)民营模式进行运营,占37.4%,主要集中在城六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而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津冀部分地区民政部门也在开始寻找公办机构转型的方向,不排除会借鉴北京的改革思路。


  作为京津冀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模板的北京,除了逐渐增加民营资本在公办(建)养老机构领域的介入程度,形成社会化运营外,市内已有的公办养老机构也不再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寻找转型机会。《报告》称,目前,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汇晨等机构正在探索养老服务向社会输出的服务模式和合作经验,探索养老服务输出管理模式。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种输出,未来很可能瞄准京津冀区域内的项目,实现跨区域的联合、资源共享,推动津冀形成一批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养老机构,实现区域内机构的异地联合。以市一福为例,此前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市一福已决定走出政府的“保护圈”向市场迈进,目前,该机构正在尝试增加养老咨询服务项目。


  变速 外资入局门槛降低


  从限制到鼓励再到引导,外资进入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养老市场的门槛正越来越低。这也让外资成为搅动区域养老产业发展一池春水的新鲜血液。去年5月底,中国政府网披露的《国务院关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正式为北京放开养老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引导外资投向老年护理等护理服务领域。


  实际上,上述方案中的政策并不是我国和北京首次对外资进入养老市场放宽限制。公开资料显示,自2013年开始,民政部和北京市政府就掀起了一股引外资注入养老领域的热潮。2013年底,民政部、商务部更联合发布公告,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独立或与中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然而,前几年外资企业在京津冀养老行业的参与程度始终不高,来自日本的礼爱养老就曾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面对相对不清晰的盈利点,礼爱不会贸然向津冀扩围,虽然多次赴各城市考察,但落实到投资上还是会相对谨慎的。


  然而,这一情况随着政策及市场环境的调整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熟悉外资养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两年,外资养老企业进入北京市场的势头非常强烈,包括日本知名的养老领域巨头日医学馆也在北京成立了公司,辐射北京及其周边市场。


  “目前,不少外资企业都在积极寻找项目在北京落脚、布点,但是由于目前在北京寻找落地或者合作项目的几乎非常稀缺,因此这些企业很可能选择临近北京的津冀作为‘根据地’,见缝插针地在北京市场分一杯羹之外,也提前抢占京津冀区域市场的先机。”(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公众号:新华养老

微信号:xhwylpd2014(←长按复制)

欢迎各位登陆新华养老频道官网

掌握养老政策、市场动态的第一手资料

百度:新华养老

咨询热线:18511976678

投稿邮箱:baihongmei@news.cn

以全球视角 看中国养老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