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空的超越

 昵称418225 2016-03-10
虚空的超越---从《传道书》看中国传统文化的虚空和超越X
jesusinchina
Abraham Mao
前言: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中学时代外公曾在去世前让我读这首唐寅的《一世歌》,读后颇为让我这个喜读史书、向往建功立业的少年人有点灰心丧气,与传统儒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背道而驰,很象我后来在圣经《传道书》中所读到的“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2)。人生一切的辛苦努力或富贵荣华最后都不过是黄土一堆。“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所劳碌得来的,手中分毫不能带去。”(传道书5:15)生命就是这样残酷而荒谬吗?从少年时代开始,我就不得不思考着这样沉重的问题。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里我找不到真正能给我满足的答案。
宋元明清以来,儒释道三家合流,成为中国社会精神信仰的文化“主流”。“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使士大夫文人阶层构筑起在入世和出世之间似乎可进可退的精神世界。当近代中国前所未有遭遇西方文明强势挑战,内忧外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后,中国文化这三教合流的道统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也就遭遇空前的危机。儒家道德的虚假、道教生命的虚妄、佛教智慧的虚空无法为中华文明的空前危机开出思想的道路,为剧烈动荡变迁中的现代中国人的心灵提供真正的安息之所。文化道统危机暴露出三教合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本问题:儒家有道理却无识真理,道家求生命却无有永生,佛家求智慧却无真确道路。其实,圣经中,以色列最强盛时期的所罗门王,写于公元前930年左右《传道书》,早已经写明了人若背离了上帝,必然一切都将落在罪恶、虚空、痛苦里面,在此岸和彼岸之间茫然失凭。本文将从《传道书》所论“日光之下”的凡事都是“虚空的虚空”来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虚空和超越的出路。
一、三教合流的中国文化道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