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
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地让我们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得与失。蚕的作茧自缚是天性,人的作茧自缚却不是天性,而是自找的。人不吃桑叶,当然也就吐不出丝来。人结茧,用的是不知克制的私欲和奢求。
人们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有些人却看见金钱就想占有,于是不知疲倦地聚敛,有的坑蒙拐骗偷扒抢夺,有的则利用手中的职权永无休止地索取。终于有一天,金钱的丝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厚茧,将其死死地缚住。这些人看似得到了很多,其实却失去了更多。其中失去的最宝贵的东西是自在、从容、心安理得和真正的快乐。
对权力的欲望、对美色的欲望、对其他种种享乐的欲望,使放纵私欲的人为自己织就了一个个硕大的自缚的“茧子”。蚕作茧自缚,为的是完成生命中的完美质变;人作茧自缚,却只会给自己带来局促、隐痛和灾难。可惜,又有几人参透了这“茧”中的世界呢?
一个贪财的人
有一个贪财的人,拥有数不清的土地和金钱。一个夏日的午后,他去寻找埋在田野里的宝藏。一路上,他口渴得要命,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卖柠檬水的商贩,一问价钱,又觉得太贵了。只见他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也太贵了,我要快点儿赶路,等找到宝藏后,再回到家里去喝水,这样就一点儿钱也不用花了。”
他继续赶路,但口渴在不停地折磨着他,等到了埋宝藏的地方,他已经渴得快要死了。
等他挣扎着把宝藏挖出来时,他已经不能动弹了。等他把挖出来的金银财宝放在自己面前,向苍天哀求把它们变成一滴水给自己解渴时,为时已晚。就这样,他死在了满堆的金银财宝之前。嗟呼!人死了,再多的金银财宝又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