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古玉精英(四)

 老刘tdrhg 2016-03-10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古玉精英(四)

中国博物馆国家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 2015-11-06 11:47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古玉精英(四)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蓝字“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关注我们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页面内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古玉精英(四)

龙纹璜春秋。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长7.3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单面雕阴线刻双龙合体纹。双龙首分别位于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对称、回首相向状。龙长吻、向后翘卷,大口长舌,舌下垂至器缘。方形眼,长眉。龙角有所不同,各钻一圆孔。龙身盘卷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个凸起。


龙纹玉玦 春秋 (前770 - 476年)。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直径3.7厘米、孔径1.2厘米、厚0.4厘米


组玉佩 战国 早期(前475 - 376年)。1955年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大玛瑙环直径5.5厘米、小玛瑙环直径3厘米、玉环直径3.6厘米、夔龙长7.1厘米。


双龙形佩 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长7.7、宽3.3、厚0.4厘米。此器双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纹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口抵龙腰,双角和頾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相当于珩。


双龙首珩 战国 9.4、宽2.5厘米。此器璜形,双面透雕。两端为龙头,口镂空,似卷云状,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齿,唇上各有一孔。龙身满布乳丁纹,排列规整,每三个乳丁由一条阴刻线相连,象征成片的鳞甲。璜下部镂雕花蕾纹,枝蔓向两边伸展至龙头下。珩顶正中有一孔。珩为组佩上部横向的玉,是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钻孔与镂空处应为悬挂功能而设。拱式造型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组佩的均衡与对称,各部件密切相联构成完整的佩饰组合。

夔龙形佩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高3.5、长10.9、厚0.6厘米。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玛瑙瑗 战国。直径6厘米。此器环形,纹理鲜亮,加工规整,磨制光润。瑗面呈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环体内、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


玛瑙瑗 战国。直径9.5厘米。此器环形,纹理鲜亮,加工规整,磨制光润。瑗面呈斜削状,边缘扁薄,近孔处较厚,环体内、外边缘部分均以倒棱方式进行磨制。


绞丝纹瑗 战国。直径7.5、孔径5.8、厚0.8厘米。此器圆环形,断面呈椭圆形。两面纹饰相同,均以斜阴线琢刻相互不交叉的粗线绞丝纹。绞丝纹又称绳纹、扭丝纹等,因其纹线阴阳相间,形如扭曲的束丝而得名。最早的绞丝纹玉器实物见于良渚文化玉镯,镯内侧光直无纹,外围呈半圆,雕琢绳纹,属于半绞丝纹的形式。春秋战国时期是绳纹玉的鼎盛时期,均为贵族使用,绳纹较细密,呈360度斜向绞圈,是真正的绞丝纹玉器。


勾连云纹瑗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直径6.5、内孔径4.2厘米。此器扁薄圆环形,两面纹饰相同,局部残留朱砂痕迹。瑗的内外边缘分别有阴刻同心圆,两圆之间雕琢勾连云纹。云纹均匀细密,在瑗面上分三层排列。为组佩重要饰件之一。



串饰 战国。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长20厘米。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玛瑙珠、琉璃珠、玉珠、绿松石管、玉管及蚕形和蝉形玉饰穿缀而成,为墓主佩带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墓地内出土多件串饰,其特点是讲究不同组件之间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质之间的搭配与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对比,个体虽小巧,但与组玉佩一样都能达到彰显身份的目的。


龙首纹璜 战国/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一号墓祭祀坑出土。长9.6、宽2.1、厚0.4厘米。此器双面对称雕刻。两端为龙首,龙头有楔形角,扁圆形眼。吻前突并向上卷曲,下颌低垂,舌内卷。龙首及玉璜周边以阴线纹刻出轮廓线,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纹。顶部正中钻一小孔,可供系佩。


卧蚕纹璜战国。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长13,宽3.2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边有对称的脊齿,一般于中部和两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钻一个小孔,供系佩。边缘刻阴线轮廓,内饰卧蚕纹。卧蚕纹因器形略有差异,有的是以减地法使蚕纹凸起,也有用粗阴线勾勒反衬出蚕纹形象的。这些手法的应用,表明战国时期璜形器及其图案装饰的制作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战国。1951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高14.8厘米、宽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长方形,表面光润无纹饰。圭为重要的礼器,多为尖首状,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仅用于礼天地四方,也象征着身份等级,多用于祭祀和丧葬等活动。


骑兽人形佩 战国。1957年河南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高2.6、长1.8、宽0.9厘米;高2.61.8、宽0.9厘米;器圆雕,兽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头顶梳偏髻发式,双手紧握兽耳,曲膝骑伏于兽背上。兽身中部有纵向圆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状,童子双腿屈膝,双手前伸执兽双角。从人头顶至兽腹底部纵贯一圆孔。远古文化中不乏人兽合体形象,应与当时的神话或宗教相关。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兽面纹,图案上方为戴羽冠人像,下方为兽面,有圆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征着神人骑兽纵横穿梭的情形。骑兽人玉佩取材和构图原则与神人兽面纹相同,表现驭虎乘风的神异气氛。两佩同出土于墓道内接近墓室一端的乱土中,似乎成对设置作为墓道内的特殊陪葬器。


螭食人纹佩。战国。长6.2、宽3.8、厚0.4厘米。器片状,镂雕,两面纹饰相同,器表残存朱砂痕迹。中部雕刻一只蟠成圆环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宽带纹,内填饰阴线纹。螭拦腰咬住一裸人,并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将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别镂雕一个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上有类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与本器相同,神态安祥,毫无惊惧和挣扎之状,应该与当时的宗教神话有关。


玉透雕双夔龙纹佩 战国 中期(前375 - 276年)。佩饰。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长8.9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玉质白色泛黄,有褐色沁斑,半透明。主体由双龙和牛首组成。龙体弯曲阴线雕刻网纹及卷云纹为鳞,呈回首状,头有尖角,上吻长于下吻并上卷,身下一足前伸握拳,肢体明显。两龙中央是一牛首。


玉夔龙 战国。1954年河南洛阳出土。长2.8厘米。玉质白色,略带褐色斑点。龙体为扁形,头长独角,圆眼,张口,口朝下,长吻较长并上翘;兽身拱起,尾尖上扬微卷,足前伸,似前进状。


云纹龙形玉佩 战国。佩饰。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长10厘米,宽5.3厘米。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