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度总结]妈妈们创业,难不难?

 梁思琳 2016-03-10


上周受一个妈妈欢喜会年会的邀请,给妈妈们做个有关妈妈创业的演讲。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回顾了这四年的创业路,打字的时候,大概没有开足空调,眼泪鼻涕横飞。。。


回到标题,难不难?会很难的。想在事业,家庭和孩子之间找到平衡?不太可能。老天爷对大多数人并不仁慈,我们只有这一点能量,总会有一边失血过多。


09年,一阵脑热,挤进了电商的大军;赢了一间一年免租金的店铺,又操办起了一家实体店,之后又恢复了淘宝店,于是三头并进,那种累和辛苦,现在回想,不免想问问当年的自己:您这是何苦啊?


四年过去,in妈咪依旧谈不上成功,她只是电商这个汪洋大海里的一只小船,默默地飘到了现在。是的,我用飘这个字,是因为我这个掌舵的人还没有找准她的方向,有几次还差点松了舵。不过,好死不死的,我们还活着,还搞了这个微信平台,有点不甘心地想把这些年陆续整理的一些好的文章继续和大家分享。


现在,我们主要的精力都在淘宝。所以,几年前有朋友说,哦,你在做淘宝店啊,我大概要翻脸,“拜托我们有网站,有实体店,能开正规发票的好不好?”现在,我就哈哈两句,对啊对啊,个体户呀!


因为经历过创业的辛苦和摸索,也因为自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有一点经验。如果你在某个送完孩子去幼儿园的早晨,或是和闺密喝个下午茶聊high了,谈起创业,可以先来看我浇下的这一盆盆冷水,然后再做个决定。


--创业需要什么--


1、“是火海我都跳,不要拦着我!”


这不是言情剧,就是创业时候的内心戏。这是坏处么?可能是,但有时候它真的是一种最原始的动力。这种一心一意的执着,可以支撑你义无反顾地走很远。因为我们是妈妈,上有老小有小。一旦创业,就意味着全家人的神经都被调动到备战模式,家人是你的坚强后盾,没有他们的支持,你的创业过程会异常辛苦。不被理解的创业,就和不被祝福的婚姻一样,只能幸福,不然眼泪只能迎风干。


2、一脚油门


当时创业是有一点冲动,但并不是打一场没有准备的仗。在生孩子之前,我是杂志的编辑,后来去美国和先生会合,生完老大后回国,在一个母婴网站做过一段时间主编,萌发创业,是因为帮朋友一起竞赛了某个商业地产的项目,结果一举中标,拿下了冠军,奖励是:一间20平米店铺一年免租金。我和朋友(也是我现在的搭档)说,卖什么呢?不如就卖母婴产品吧。身边正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看,我的一点冲动,正好遇到了一个机会,好比在我犹豫是不是闯一个黄灯的时候,帮我踩了这一脚的油门。


3、考验RP和人脉的整合


我做过编辑,擅长文案,我的搭档熟悉市场运作,设计师,摄影师,网站技术等,各种人力资源都有,随时可以组织起一个公关或活动公司,但做母婴用品却是第一次,当我最后一位负责采购的搭档入伙后,这艘船就正式启航了。因为我们同时要运作实体店和一个母婴门户网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太多,成立公司的就消耗了很多精力。这个时候,也是考验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资源的时候,怎样有效地整合就很关键。以网站设计举例,虽然认识那么多设计师,哪一位能真正做出你要的东西,如果关系亲密,还有一个薪水的支付,给多少钱,怎么给,什么时候给。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都可能让你头疼。


4、身体好


从生理到心理都要准备好。不过我相信,一旦有了一件你认为值得投入的事情,身体会跟着配合你,平时觉得非常辛苦的事情都不觉得了。做过妈妈的人,都是半个汉子,撸起袖子,能上天能入地。比如,做妈妈后,再也睡不了懒觉这件事,虽然对我来说是人间悲剧,但也都挺过来了。


除了生理上,还有心理上的准备,压力一定会有,到了一定的负荷是否承受得了。我在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已经觉察到了一点抑郁症。那段时间,我的搭档也看出了我的憔悴和恍惚,就像一节快要没电的电池。我站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面,看到前面跳了绿灯,电影里有过的两个自己对话,在那一刻还真的发生了。我听到身体里另一个自己说:哎你个笨蛋,走啊,绿灯啦!但真的就是一步都跨不过去。那天晚上,我是去做推拿的。小弟摸着我的头说:你的头皮好紧啊,像一面紧绷的鼓一样。“嗯,你可以敲敲。”还能和他开玩笑,觉得自己还行。我已经忘了那几天是怎么进行自我调节的,事后做了一个美国在线的心理测评,最后的结果是:URGENT,后面加了三个感叹号。。。


5、好搭档


自己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太多了。躲不开的是,我是个妈妈,老大当时是terrible two,还没有进幼儿园,有几次只能带着她,一边安抚她一边开会。如果没有好的搭档做帮手,难度可想而知。好的搭档,需要和你一样,有强大的执行力,她能带来资源,帮你分担,并且拨乱反正。


我的运气好像从一开始就不是特别好,最初的另外三个搭档,有一位,在准备阶段,就因为当时竞争对手的一点小动作,决定离开。剩下的两位,其中一位,正式开店后,才发现她瞒着我们已经有了另一家自己的母婴店。刚经历了团队动荡的我们,经不起再一次折腾,后来的各种折腾,再次证明,不是百分百投入的搭档不会是好搭档。


即便是和我一起走到现在的c,也经历了从最初的热情到犹豫过是否离开。和她矛盾最激烈的一次,是正好她当班看店。来了一位爸爸,她努力导购,但有几个问题回答不上来,只能电话求助于我。最后这位爸爸不是很耐心,直接就走了,让她非常沮丧。等我到了以后,她气呼呼地也走了,消失了几天。这其中我也有责任,我没有对她做很好的培训,而她没有做过妈妈,很多产品光靠死记硬背也无法理解。现在,她终于也升级成为妈妈,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只是晚了好几年。


这里面固然有不太好的运气,但也让我明白,选择搭档,比选择产品更要慎重。只有热情和冲动不够,他们需要和你一样,都是百分百投入,并且对在做的这件事抱着很大很大的爱。这种爱,不是一见钟情,是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无条件的爱。单纯的热情和冲动,就像一夜情,终究会散去。


如果你觉得自己比较强势,觉得自己是定大方向的人,需要的搭档就是“出力不废话”,或者“投钱不出声”。这样就不太容易有矛盾。


如果真的有矛盾,尽量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我回顾自己在开店的那一年,的确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整个人太紧张,太焦虑,这样的状态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这就和比赛中运动员的状态一样,太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动作变形,很难出好的成绩。看店的姑娘就说,每次我一来,她就非常紧张,因为我一来就忙个不停,让她觉得自己不忙得飞起来就不太好意思。我的搭档对我的意见是,不要什么都干,好的领导者应该是做决定让下面的人来执行。但我当时一门心思地觉得:你做老板,自己偷懒,下面的人怎么会好好干?有一次我们一边开会,我一边就顺手抓起扫帚扫了扫脚边灰,c几乎要咆哮了:你可不可以让下面的人做啊!虽然至今还是坚持亲力亲为,实在做不到假手于人。性格使然。


6、量力而出的经济投入


这一点,无论对经济宽裕的妈妈,还是两眼一抹黑跺脚就干的妈妈们,都适用。创业都有风险,钱是最根本的,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对后期的运营没有预期,现金流断裂,这个风险就非常大。在座的应该大部分是全职妈妈,全职妈妈的难言之隐就是,爸爸赚钱养家,经济上不是很有底气,创业一旦开始,很可能是等着钱砸进去还未必有声响,这种压力老公是否能和你一起承担,会不会出现“我就说不赚钱,这下死心了吧”。


创业重要,但家庭和睦更重要,这份支出关乎家庭,所以创业前,夫妻之间有一个深度的交流,建一个备忘录,把大家的要求和预期写下来,也是对我们自己的鞭策。白纸黑字写下了,以后如果吵架也可以翻出来对质。


--走过的弯路--


1、脆弱的商业模式


现在回想,能走到今天没有死掉也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太容易被复制了。虽然从一开始也明白,但当时有一间体面的实体店,独立的网站,线上线下连动,定位高端产品,综合起来好像挺不错,但没有一个亮眼的特色,分分钟会被抄,产品也不会是只有你一家在做。因为还没有规模,也没有渠道,不太可能谈下代理,所以一开始就是为品牌做嫁衣裳。等开始做以后,终于能体会到做零售的苦,最终就是价格战。性价比永远是王道。识货的妈妈永远是少数。


淘宝大热,天猫崛起,京东,一号店等等电商跟进,价格战就成了持久战。所幸,我们看准的品牌,因为进口关税,利润摆在那里,还好杀不了狠价,很多品牌双12的5折,都是直接抬高价格再让利。所以每次双12,我们只能看着不说话,进口产品实在是做不到5折啊亲。


2、过于理想化


如果一定要找出我们的特色,就是为了产品特别撰写的育儿文章,有一部分是来自我07年开始在篱笆上更新的长帖,其中和大家分享了老大0-1岁的养育护理和美国医生的检查等。这些年来,一直有妈妈不断地提问,这些文章大多数都是辛苦原创的但当年可是没有微博也没有微信。每天辛苦更新文章,调整关键字,希望通过文章来拉动销售的想法,实际是太过理想化了。


3、错误的方向


拿下店铺的时候,我们的网站也同时开始制作。2009年筹备的时候,淘宝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热,天猫大概还只是马云电脑里的一个ppt。当时我的思路还处于做杂志的状态。杂志就是一个体面活儿,要做到精致完美深度,所以对网站的要求也是这样,当时网站后台编程的小伙子觉得,为什么我要把两三年后可能需要的东西马上就做出来,既要漂亮,又要全面,胃口太大,但未必能消化。


所以,网站完成后,看着挺美,但后续的维护和更新,工作量非常大,我们的人力也有限,一个一站式垂直购物的网站,不是几个人就可以支撑起来的。也难怪当年看到我们网站的人都会说,哎呀你们是不是有风投啊?因为都被漂亮的外观迷惑了。过了几年,现在再来看,虽然它还是挺时髦的(这个真是自卖自夸哦),但后浪已经汹涌地拍上来了。

再来说实体店。客人需求丰富,送上门的生意能不做吗?导致我们在选货进货时也失了方向。要知道,最初的时候,我们思路还真是比较清楚,做大件,展示指导,体验后的口碑式营销,到结束实体店的时候发现,我们几乎什么都做,整一个杂货铺啊!

4、错过的时机


因为把精力都放在了网站,反倒把自己07年就开始做的淘宝店给忽略了。这个淘宝店最初就是做一些小蜜蜂的代购,07年做淘宝,如果认真做,现在大概可以做到几个皇冠吧,但当时就仿佛中了邪,一定要把网站做好,淘宝是马云的淘宝,网站是我们的网站哎。如果能回到过去,就很想大声地对自己说:醒醒啊你!


因为有客人觉得网站付款不方便,决定恢复淘宝店,店是现成的,也有老客户。结果发现,又多了一倍的工作量,淘宝维护也非常费时费力。这样一来,三头并进,淘宝,网站,实体店,结果因为主力还是在网站,淘宝店虽然恢复,却没有很好的维护,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方便客人拍产品付费的窗口使用,就此错过淘宝的大势。


我们也曾经计划入驻天猫,就在年费和担保费只需要1.6万的时候,为了等某个品牌的授权,这一等,1.6万直接跳到了21万。这个故事也让我们领教了,不仅要拼实力,拼运气,还要拼速度。


5、实体店关闭+我怀孕了


10年底,店铺一年免租期到,虽然我们每月有微利,但面对新一年昂贵的租金,我们还是退缩了。图片这张是我当时用手机拍的搬走之前的一片狼藉。之后我们决定改做楼中店,也正好找到了一个离原来店铺不远的,比较理想的商务楼。


新的问题又来,实体店关闭后我回美国探亲,然后,怀上了老二,我在亚特兰大的朋友家里捏着验孕棒,第一个反应就是:啊,我的店!我也不免要替我搭档骂自己“这真是猪一样的队友啊!”


之后内心的纠结就不提了,怀孕后意味着我要回美国去,所有的保险在那里,我先生的新工作也刚起步,不能再两地分居。做好时间和人力的安排后,就是我长达一年的远程管理。


--活下去--



经历了一年在美国的远程管理,我生完老二后已经力不从心,原以为大概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先生又被派回上海工作。所以每次就好像绝处逢生一样。现在有段时间不见的朋友们,见到我都会问:你的店怎么样?我就会笑着回答,还活着。在知道超过90%的人第一次创业都会失败这个数字后,我颇有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毕竟,我这个第一次,现在还活着。

也因为活着,让我明白,我有一件事坚持对了:只做精品,做好的产品,并且,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才能活得更好。


--创业的收获--


和困难比起来,我更享受辛苦付出后的收获,也不一定是惊人的销量,好看的报表,对我来说,有生之年能有这样一次经历,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所有这些经历的困难,越过的小山坡,让我之后的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当然也更谨慎。也因为谨慎,我再不可能拥有创业最初的冲动,但如果妈妈们觉得时机成熟,愿意让自己的人生经受一次考验,就给自己一次机会。


2013年的最后一天,谢谢每一位能坚持读到最后的朋友。祝大家,新的一年如意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