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人您知道“黏黏的”东西是什么吗?(惊讶!)

 北京渔经王金秀 2016-03-10

    点击 '一路凯哥'关注↑↑↑  每天一篇水产文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6:44 水产人知道“黏黏的是什么吗? 来自一路凯哥


各位看官,随着温度的回升有理念的养殖户开始预防了,为防止鱼病的发生,对内提高免疫力,对外水环境养护是如今的方向,但就对于养护水环境,除了解毒,底质,溶氧,理化因子,培藻补菌等。难道就是为了单纯的养护水环境而调节水质?我认为关键点是为调鱼的黏液。


粘液,鱼类的天然屏障!鱼类脱黏、富黏都是鱼类处在一个病态,是否有一个修复黏液的治病思路,凯哥心得,观察到有两种现象:爆发性疾病鱼脱黏(手摸起来不管是有鳞无鳞鱼很毛躁),慢性病富黏(手摸起来黏液多的不正常,肌肉也无弹性,感觉水肿样)。

传统经销商或技术员接触到鱼病就是下猛药,翻几番是常有的事儿,在这里我的观点是不提倡的!接受新观点的鱼病老师在治疗鱼病过程中,第一步以常规的抗应激药来恢复鱼体正常的活力,直到调水最后一步中的培藻补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鱼类黏液发生一些变化:脱黏-富黏-正常的黏液。可见养护水过程与黏液变化过程有不可磨灭的关系。



据资料分析:鱼类黏液作为其免疫第一道防线(天然屏障)。


1 体表黏液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蛋白水解类、溶菌酶、白介素IL-1,、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说这么多专业名词您可能说没有什么卵用,记住一点:粘液对抵抗细菌 寄生虫等入侵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就行)



2鱼类黏液有渗透调节和离子调控。(维持鱼体内的水分和盐类平衡)


3体表黏液在鱼类抗逆性生长发挥重要作用。(说白了就是抵抗不利环境影响,如天气,各种差环境等)


养护水环境从鱼体黏液是可以观察到效果的,如何判断黏液是否正常,抓鱼可以从经验中知道鱼是否正常,也可以判断出调水产品是否有效。黏液是鱼状态最直观的表现。

从调水过程中的渐变过程,主观地认为,调水调的是鱼类黏液多少及变化。各位经销商 技术员等从平时选择的抗应激药中,多为一些多糖类、多肽类、维生素等等,无论在增氧、氧化吸附底质,还是在增加水体透明度、水体均匀度等等都与粘液有直接的关系。黏液所含的蛋白、激素和抗体都与这些调水药有着莫大的关联。



鱼类黏液的变化在预防和治鱼病处于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鱼类的活力直接影响我们下药的方向、类型选择、用量选择。如果准确判断黏液的趋向,可降低我们用药风险,提高用药效率。从感知部位(鱼体表两侧-鳍-背部-腹部-鳃盖表面)敏感潜进,黏液均匀与否,直接可以判断出鱼类所出鱼所陷的状态。从黏液的颜色也可以判断鱼的黏液分泌时间,认真观察也可以发现黏液的透明色也有这样一个变化(稀透明-稠透明-浑浊偏白色),以上可以判断出黏液活性物质受到多少数量级的氧化-变性,从而判断出鱼受到外部(环境因子-病原)严重与否。


总结:那么如何能够修复黏液,为治疗鱼病赢得时间呢?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点。常规的抗应激、增氧药(过碳酸钠 过碳酸钙 双氧水等)都可以给一个舒适的状态,也有更快的温性活血药,如姜醇、姜稀等、内服温性活血中草药如三七、大黄等;当然也有VC促进体内离子信号通道突发应激,以渗透压提高黏液分泌效率。

我是一路凯哥,每天一篇对农业 水产行业思考的文章,可以听语音可以文字图片,想和他做朋友吗关注并转发!总有你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