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级工程师申报论文| 高层住宅工程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6-03-10

素材:北京城建十公司窦学锋

作者授权发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规模和投资保持强劲的增长,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也相应取得了同步发展,工程质量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筑质量的需求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进一步保证。
    而随着建筑形式和外墙形式的多样化、新型墙体材料的运用和外墙外保温做法的实施,外墙渗漏水问题日趋严重,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对建筑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维修难度非常大。
    北京地区的建筑很少采用外墙防水做法,通过对多个工程的调查,在没有外墙防水做法的情况下,采用外墙外保温做法的高层建筑,存在外墙渗漏的情况比较突出,主要渗漏部位有大模板的穿墙螺栓孔、墙体的施工缝、两种外墙材料的交接部位、飘窗或空调板的根部以及外窗四周。渗漏的主要原因是雨雪水侵进入了外墙外保温粘贴层的空隙中,并沿着空隙流淌,遇到以上几个外墙薄弱点后,通过薄弱点渗漏进室内。
    要防止此种渗漏情况的出现,首先要阻止雨雪水进入外保温粘贴层的空隙中。其次,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消除掉穿墙螺栓孔、墙体的施工缝等外墙渗漏的薄弱点。
关键词
高层,外墙,渗漏,原因,对策
目录
摘  要 …………………….Ⅱ
绪  论 ………………………1
一、研究背景……….….……2
1、外墙防水的相关规定…....2
2、工程实际情况 …………2
3、抗渗漏研究的对象…….2
二、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3
1、外保温的渗漏路线……3
2、外墙上的薄弱点..…….3
(1) 外墙预留孔洞……….4
(2) 外墙施工缝…….4
(3) 外窗四周………….4
(4) 飘窗或空调板下口…….5
三、外墙渗漏的对策………3
1、充分发挥外保温体系的防水性能………6
(1) 外保温系统防水透气对防水功能的影响……….6
(2)保证外墙外保温防水功能的主要措施…….7
2、外墙渗漏薄弱点的处理措施……9
(1) 外墙预留孔洞的处理措施….9
(2) 外墙施工缝的处理措施……9
(3) 外窗的处理措施…….9
(4) 飘窗、空调板部位的处理措施…….10
结  论……..11
参考文献……..12
绪论
    住宅外墙渗漏作为一个顽疾,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和购房的业主,当出现渗漏问题时施工单位往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解决,而业主的正常生活则要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避免或是减少渗漏情况的出现,需要施工单位分析出渗漏的原因,并结合各自工程的施工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彻底解决。
    笔者近几年参施的工程均为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采用粘贴挤塑聚苯板的外墙外保温技术。通过参与外墙渗漏情况的维修,总结了一些关于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对策的经验,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实践,在后期施工的工程中,外墙渗漏情况大幅降低,大大减少了交工以后的维修费用,为工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解决外墙渗漏并不需要投入过多,只是在正常的施工过程中,有重点的控制几个施工步骤,改变一下施工方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研究背景
1
外墙防水的相关规定
    在《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中规定,北京地区宜进行墙面整体防水,建筑外墙防水应具有   阻止雨水、雪水侵入墙体的基本功能,并应具有抗冻融、耐高低温、承受风荷载等性能。防水材料主要有普通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等。
2
工程实际情况
    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的高层住宅工程并未采用外墙整体防水。这就使得在未采取防渗漏措施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的外墙渗漏情况。由于工程设计中未采用外墙整体防水,这使得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互相推诿,渗漏的维修工作无人负责,业主的损失无人赔偿。
3
抗渗漏研究的对象
    本文探讨问题的主体是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而未设计外墙整体防水的高层住宅,此类建筑是外墙渗漏的重灾区,一旦出现渗漏情况,维修难度相当大。
外墙渗漏的原因分析
1
外保温的渗漏路线
    为了满足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2000年以后新建的住宅工程均采用外墙外保温,主要工艺做法为粘贴聚苯板。而采用外墙外保温的工程往往是外墙渗漏的重灾区。
    在维修过程中,拆除保温板材后发现,雨雪水通过保温板材间的缝隙侵入保温板材的粘贴层内,保温板材的粘贴工艺做法一般是聚合物砂浆粘贴,粘贴面积大于40%即可,实际施工中一般采用点粘。这就造成了保温板材的粘贴层形成了一个由上至下相互串通的空间,雨雪水侵入后,可以由高至低四处流动,这部分侵入水很难排出或自然蒸发。遇到外墙上的薄弱点,势必渗漏进室内。

图1 外墙保温粘贴层空隙示意图


2
外墙上的薄弱点
    通过对几个工程的实地调查,从室内观察,出现渗漏情况的部位多出现在一些墙体预留洞附近、外窗四周、飘窗或空调板下口以及外墙施工缝附近,所以初步怀疑渗漏与以上几个部位有关。在进步一的维修过程中,剔除掉室内墙体的装修层后,明显发现水渍确实通过以上几个部位渗入室内。所以断定外墙的薄弱点为墙体预留洞、外墙施工缝、外窗四周及飘窗或空调板位置。雨雪水就是通过这几个薄弱点浸入室内的。
(1)外墙预留孔洞
    最常见的外墙预留洞口包括大模板穿墙螺栓眼、脚手架的穿墙预留洞。这类洞口均为结构施工阶段预留形成,在结构施工后期或是外墙装饰装修阶段进行封堵。封堵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该处洞口是否会成为渗漏水的薄弱点。出现渗漏情况的预留洞口,剔开后一般都是填充的不密实,或者填充的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填充材料根本不合格。

图2 大模板螺栓眼渗漏

(2)外墙施工缝
    由于流水施工的原因,一般的建筑物在结构施工阶段都会划分成几个流水段施工,所以造成了两个流水段之间必然会有一道施工缝。后浇的混凝土接茬质量以及混凝土的养护质量,决定了该处是否会成为薄弱点。发生渗漏后,剔开装修层,一般的情况都是接缝处不密实,严重的情况是接缝内有杂物。
(3)外窗四周
    外窗四周渗漏是外墙渗漏的一个重点部位,占比较大。主要原因是外窗安装工艺比较复杂,施工工序多,参施人员多,与后期的装修工程存在交接问题。
    外窗四周渗漏的原因比较多,最主要的应该是窗框与结构墙体间交接部位的防水措施没有施工到位,包括框与结构墙体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填充的发泡胶是否饱满、防水胶的质量是否合格。还可能造成渗漏的原因有外窗台倒坡,造成积水。窗框的泄水孔被堵塞,造成框内的雨水无处可排,溢出到室内。

图3 外窗四周渗漏

(4)飘窗或空调板下口
    一般情况下飘窗或空调板均为二次支模浇筑,与墙体间存在一条施工缝。装修施工时,如果飘窗顶部或空调板面的找坡层坡度过小、甚至倒坡,都会造成板根部存水,如果施工缝接茬质量不合格,时间久了,自然会沿着外墙混凝土不密实的部位侵入室内。
外墙渗漏的对策
    通过对外墙渗漏原因的分析,外墙防渗漏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外墙外保温做法的防水效果,尽量将雨雪水阻止在保温层外。而少量的雨雪水侵入进保温层后,聚集在保温板与外墙间的粘贴层空隙中,必须降低这部分渗水的流动性,等待自然蒸发。同时要通过技术措施减少外墙薄弱点,使得这部分渗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不能侵入室内。

图4 外墙外保温一般做法

1
充分发挥外保温体系的防水性能
    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楼,其外墙外保温做法一般如图4所示。该作法中两道DBI抹面砂浆以及面层的涂料或面砖起到了整体防水的效果。
(1)外保温系统防水透气对防水功能的影响
①外墙外保温系统要有良好的防水性和透气性。
    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包含装饰系统),是附着在结构墙体表面垂直于地面的立面建筑组成系统,对于防水性而言,要求该系统能够抵御外界液态水的侵入。对于透气性而言要求室内外水蒸气分压力差导致的水蒸气迁徙能够正常进行。要达到好的保温效果外墙外保温系统必须兼顾防水和透气两种材料性能。
②外保温系统吸水性和透气性能分析。
    外墙外保温系统从内向外依次为:结构层—保温层—保温防护层—装饰层等。较理想的系统构造设置在各种材料的透气性指标上,从内至外,材料的透气性要求越来越好,水蒸气就能够有一个顺畅的迁徙路线,不至于在墙体及保温装饰层内部形成冷凝水,同时从干燥过程来分析,也是有利于水蒸发后排出的。吸水率的指标上来分析,主要是阻止液态水的进入系统内部,面层材料相比内部材料而言,吸水率就要求比较低。
    保温系统解决水蒸气冷凝问题要求整个系统的每一种材料的透气性指标能够相互匹配,越靠近外侧透气性能越好;对于防止液态水进入方面则更严格地要求面层装饰材料的防水性能。
(2)保证外墙外保温防水功能的主要措施
①逐层渐变、释放应力、防止裂缝是外保温防水的正确技术路线。
    外保温防止裂缝的发生是外保温防水技术成功的基础。防止外保温裂缝的发生应考虑以下原则:外保温的保温效果满足建筑物的全部结构处于同一温度环境的要求;外保温材料系统各构造层均应满足允许变形、诱导变形与限制变形相统一的原则;外保温测结构应满足柔性释放应力,各层弹性模量变化指标相匹配,外层的柔韧变形量大于内层的原则;均匀分散的软配筋(金属四角焊网应满足防锈性能,玻纤网布耐碱强度保留率)应满足寿命期的要求。
    急剧变化的温差产生的热应力集中发生在外保温的外表面,解决外保温裂缝应遵循给温度应力、变形能量释放的原则。采用“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保温层表面裂缝的产生。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抗裂技术理念的构造设计要点是:保温体系个相邻构造层性能、弹性模量变化指标相匹配、逐层渐变,抗裂砂浆应保证一定的柔韧性以便释放变形应力。同时,在抗裂防护层中采用钢丝网改变应力传递方向,防止各种变形应力集中发生的可能。涂料饰面时,理想的模式应为从抗裂砂浆层→腻子层→涂料层的柔韧变形性逐渐增大;面砖饰面时,应采用具有柔性的粘结胶和勾缝胶。
    在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中,采用“放”的抗裂原则,即采用柔性渐变、逐层释放应力的抗裂技术路线是外保温不产生裂缝、保证防水功能的正确方法。
②解决好外墙热桥问题。
    热桥是指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梁、柱、挑阳台、遮阳板、挑出线条等部位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传热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的部位。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故称热桥。这些热桥部位通常被忽视而没做保温,其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变形量与做了外保温的墙体是不同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形变破坏,会造成这些未做保温的部位与做了外保温的墙体交接处产生破坏裂缝。解决热桥的根本途径是断桥处理,就是外保温层必须完整包覆所有外表面,使保温层闭合。比如,升出于屋面的女儿墙,应在正面,背面和顶面均设外保温层。
③粘贴层空腔的施工措施。
    为防止雨雪水在进入保温层后,沿着粘贴层的空腔四处流动,在外保温板材粘贴施工时,必须采用点框粘贴法。在保温板的四边涂抹粘贴砂浆,宽度不小于5cm,距板材外边宽度不大于1cm,使得粘贴砂浆形成一个封闭的框,在框内再涂抹5个粘贴砂浆点。这样既保证了粘贴面积,又使得压实后的粘贴砂浆挤到板边,相邻板材之间没有空隙,阻断了渗水的路线。

图5 粘贴砂浆布置图

2
外墙渗漏薄弱点的处理措施
(1)外墙预留孔洞的处理措施
    外墙预留孔洞中最常出现的就是大模板的穿墙螺栓眼,几乎每个剪力墙结构工程都会存在,而且数量非常多,所以处理措施一旦不到位,必然会留下渗漏的隐患。
    关于预留孔洞的封堵,现行规范规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的施工工艺是用干硬性砂浆(内掺微膨胀剂)进行填实。要求在施工过程对填充的饱满性必须全数检查。在近几年的施工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预留孔的抗渗性能,封堵完成后,在孔外侧涂刷直径10cm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防水砂浆。
(2)外墙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外墙的施工缝在接茬之前一定要将接茬部位的混凝土剔凿清理干净,提出浮浆及松散混凝土,可以在施工缝位置弹一条垂直控制线,沿线切割1cm深,然后再剔凿。此部位的墙体模板边要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浇筑混凝土时要充分振捣。
(3)外窗的处理措施
    合理的“后塞口”做法是先完成立面大面积的装饰层,如贴面砖或涂料刷面等,窗套只做完基层底灰,待窗框安装完成后,二次进行窗套的装饰抹灰可以确保窗套的边压进5~10mm,最后进行窗周围的发泡聚氨酯和封胶,这样既保证了窗外观又利于排水。窗框与饰面层之间留安装位置是必须的,一般留置10-15mm宽,它不只是方便窗安装,而且对窗的热胀冷缩能起到调节效果,实际上形成了窗的伸缩缝。该缝必须满填发泡聚氨酯,以保证满足伸缩、保温、隔音的需要,窗内外还要用密封胶或嵌缝膏封闭用以防水。窗框的下框窗台之间的这条缝应用耐侯胶封闭处理。
     外窗台抹灰时,一定要控制坡度,向外适当找坡,防止雨水倒灌或积水。外窗台的装修面层不得压住窗框的泄水口。
(4)飘窗、空调板部位的处理措施
    飘窗顶板及空调板在二次支模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将施工缝位置剔凿清理干净,不得有浮浆或松散混凝土。拆模时的混凝土一定要达到100%的强度。飘窗顶板及空调板上表面一般都设计有防水做法,常用的防水材料为聚合物涂料防水。此道防水要做在保温层下,立面的丄返高度不得小于30cm。找坡层向外找坡的坡度要大,墙根处不能有积水。
结论
    外墙防渗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施工之初首先应该确定本工程渗漏的主要控制点,并制定对应的专项控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一步一步落实方案,从而达到防治渗漏的效果。本文中提到的一些防渗漏措施资金投入不大,但产生的效果确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避免了交房后的维修、索赔,为施工单位节省了额外的资金投入。
    本文只是针对采用外墙外保温做法的高层住宅工程,由于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外墙装修做法也不同,还有很多造成渗漏的原因本文并未涉及。笔者也会在今后的施工进一步研究,总结出更多的防渗漏措施。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给相似工程的外墙防渗漏施工提供一些经验,让更多的工程避免出现外墙渗漏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科技与企业》2011年13期,《浅谈外墙螺栓孔砂浆封堵填塞施工》,作者:付立坡
[2] 《中国建筑防水》2011年22期,《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水问题探讨》,作者:史淑兰  徐龙贵  肖群芳  殷庆立  王春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