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红豆居士 2016-03-10

 回忆是什么?回忆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总在你无所事事时,来搅乱你平静的生活。

 

回忆是一位老者,他总在你迷茫、徘徊时,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回忆是你曾经的恋人,他总在你孤单、寂寞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回忆是你最忠诚的粉丝,总是如影随形地跟着你,不离不弃。

 

回忆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总能描绘出最凄美动人的画面。

 

回忆是作曲家,他的曲时而欢快,时而沉闷,时而跌宕起伏。时而荡气回肠。

 

回忆是一首歌,它有着最动人的旋律。最扣人心弦的词句,回忆是种特殊的遥控器,他总能控制你的情绪。

 

让你哭让你笑,让你哭笑不得。

 

回忆是你留在人生路上的足迹,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到现在,变成这样。

 

回忆是一面镜子,无论你怎么伪装,它都能照出最真实的你。

 

回忆是一颗没有熟透的果子,酸中带着甜,甜里面又透着那个酸,还有那么些的涩涩的味道

 

回忆是一座桥,,通往寂寞的牢。那里面的某个人、某段情。

 

回忆是一部电影,有音乐,有笑声。有哭泣的声音也不时会有疯狂的嚎叫

 

回忆是我们脑海里中的一个最真实的梦,它不会因时光的飞逝而被遗忘。

 

回忆是一张照片,虽然已久远、发黄但是照片中的人却清晰可见

 

回忆是一柱檀香,那如梦如幻的青烟,便是渐渐远去的逝水年华。

 

回忆是一杯苦咖啡,需由感情来煮,用宽容搅拌,才会散出缕缕清香。

 

回忆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怅然泪落

 

回忆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然醉歌

 

回忆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恍然幽梦

 

回忆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晖脉脉水悠悠”的沦然肠断……

 

(以上词句源于网络)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这些年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反映沈阳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市井人文照片,感觉这些多是用胶片拍摄的、看似有些朴实还带有些土气的画面,在很大程度会让如今的50后、60后们感到亲切,为此,原本选出100张来分十期与沈阳及对沈阳那段时期比较熟悉的网友们分享。本期为第十期,也是最后一期,为此本期破例提供出二十多张当年的照片。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1992年沈阳中街商业街上空的航拍照片,照片下方的路口叫做“井字街”路口。路口左侧是鼓楼服装商店,右侧是文化用品公司大楼。当时的东亚商业广场(现在的兴隆大家庭)尚未建筑。照片上可以看到中街与朝阳街的路口,盛京饭店与玫瑰大酒店。沈阳商业城的工地还处在工程建设中。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这是1992年的沈阳市铁西副食品商场,老百姓称呼它——铁西圈楼,这是它的北门。如今早已被后来的房地产取代。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这是1992年的位于大西边门附近彩塔街的沈河副食品商场,它里面也是个圈型的商业格局。如今也早已被商业地产取代。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这是1992年也算得上是当年最著名的沈阳副食品公司直属的和平副食商场,面对太原街上的角门。人们称它为太原街“圈楼”。这个“圈楼”原来就有两个门,一个南门,一个北门,这个冲着太原街开的东门原本没有,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打开的。这里文革前后曾经出了一个沈阳著名的人物,那就是“买菜大嫂”后来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李素文。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这是1990年位于东顺城路,也叫东行的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店,它应该算是建在沈阳的古城墙位置上。它的左侧的工地是修建现在附近门古迹,后面也由原来的大东菜行建成现在的大东农贸市场。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1991年位于长江街上的皇姑副食品商场,它的里面也是个圈型的格局,不知为什么沈阳当年沈阳的好多副食品商场都是圈楼的结构。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1990年的沈阳和平区副食品公司的民富副食品商店,从照片上的排队买菜人群状况上看,当时的蔬菜供应还远没有现在这样好,因为当时的菜农往城里送菜还是要经过市区蔬菜批发站分配供应。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4年沈阳太原街的周日高销日,因为太原街有自己的管理机构,所以在周日在这条步行街上设立了临时摊档,小商贩能够借机卖些商品,街道管理机构也可以收到一些管理费。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5年的沈阳中华路与南京街的路口,当时的北方宾馆还在,它的后面是省外经外贸公司开设的国际商城,卖一些进口家电产品。它的对面就是现在的欧亚联营公司。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这是2000年沈阳市和平区友好广场上的原来辽宁省五金交电公司的大楼,当时它已经不能正常经营下去。这栋楼原本是日伪时期建筑,后来也被商业地产开发而拆除。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位于胜利南街的华夏民俗村餐馆,这家餐馆算得上是最早推出东北地方土菜的餐饮机构。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0年位于沈阳太原街步行街北口的沈阳第一百货商店,它的右侧是辽宁省外文书店。这两座建筑原本也都是早年日伪时期留下的,可在十年前为了开发商业地产而被拆掉了。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2年位于中街西路口的文化用品大楼二楼学生用品柜台,刚刚放完寒假的小学生在这里购买学生用品。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的沈阳和平区与太原街一街之隔的天津北街上的沈阳风味楼,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东北饭店。如今这里早已在十年前就被后来的五洲商业广场取代。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的位于沈阳中山路与开明街附近的沈阳市医药公司医疗器材批发站。由于这时的医疗器械市场早已放开,它原本独家生意不再好做了,最后也只有专制破产的结果。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的位于沈阳市铁西兴华街的和平影剧院,它算得上是比较早的政府为了开发商业地产而拆掉的一家影剧院。如今这个地方是大商集团新玛特商厦的位置。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位于沈阳市和平南街上的解放电影院,这座电影院也是日伪时期的建筑,现在也是早已被商业地产开发项目所替代。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位于沈阳市胜利大街与南八马路交口上的辽宁省农机配件公司的老楼,它的对面是当年的沈阳煤气公司的煤气生产加工厂,这里有两个巨型的煤气储存罐成为了地表建筑物,所以这个地方被沈阳老百姓成为“嘎斯罐”。现在“嘎斯罐”和这里的建筑早已不存在了,仍然是房地产开发的结果。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的位于沈阳广宜街与西顺城附近的太清宫大门洞,那时想进太清宫一定要是从这个大门洞进去,现在这个大门洞与这座楼都没有了。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0年4月沈阳在城北发现了这个所谓“怪坡”,这是最早发现“怪坡”时,人们用机动车体验上坡不用加油门的感觉时拍的照片。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这是2000年位于沈阳市南京街与北二马路交口上的沈阳和平区消防队的照片。这个消防队的观火楼是早年日伪时期这一带最高的建筑。现在这里早已是被新开发的房地产高楼大厦所取代。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与沈阳卷烟厂一路之隔的天主教堂。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9年的沈阳北二马路与应昌街的路口,可以看到当时沈阳冶炼厂的大烟囱,但是由于工厂停工,烟囱已经不再冒烟了。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9年沈阳市铁西区齐贤街与北二马路交口附近。这段路旁的建筑也是当时沈阳冶炼厂的大墙和车间,远处向西可以看到沈阳变压器厂的办公大楼。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9年的沈阳北二马路与保工街的路口上,沈阳蓄电池厂的建筑。它下面的那个雕塑给当时的沈阳人特别是铁西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如今这里也早已是新的房地产项目。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这是1999年位于沈阳市太原南街与民主路附近的辽宁电影制片厂厂址。这里当年曾经是令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只是它还从未拍过一部在全国有什么太大影响的电影,据说过去一直是拍新闻专题片了。如今这栋很有特点的沈阳早年建筑物也早已被商业地产的开发而被拆除。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5年沈阳站的客运段共青团组织在候车大厅里设立的学雷锋义务理发服务组,年轻的站务员正在给等车的旅客理发。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1992年辽宁省建筑二公司为大龄男女举办的鹊桥联谊会,看照片上的感觉像是男多女少。

沈阳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照片(十)发完    2000年的沈阳铁西广场,铁西区委区政府门前在搞什么大型公益活动的照片。铁西区委区政府是个十分务实的政府,它们把自己处在铁西广场的黄金地段的办公楼和大院转换成为了商业地产,而它们却搬到了经过重新装修的原沈阳电缆厂搬走后留下的那栋又高又大的办公楼。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是沈阳房地产由初起开始走向高潮的年代,在这段时间里,很多的城区老建筑都被置换成了房地产项目,现在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年那些已经被拆除的建筑,是不是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