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厅也“混血”,异域文化的美妙化学反应

 真友书屋 2016-03-10

混血儿总有一种让人捉摸不定的吸引力,东西交融的外形和气质产生了神秘又有趣的美感,餐厅也是如此。

园林、花鸟等东方元素,被描绘在“葡萄牙蓝”瓷砖上,让人想起《马可·波罗游记》,这面充满个性的背景墙来自香港的意大利餐厅208 Duecento otto。


藻井式的天花设计和西方工业风格的铆钉铁皮装饰,在强调东方风情的同时也显示着他的意大利基因。

在异域餐厅与fusion餐厅层出不穷的当下,不妨看看还有哪些美食界的“混血儿”脱颖而出。


China Chilcano 美国的大红灯笼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中国红的又一种新表达方式,灯罩、天花板使用的木托架、霓虹灯和座椅靠垫全都染上了浓郁红色。

而榻榻米,外墙和分隔屏风则保持了素雅清新的原木色调,一浓一淡达到微妙的平衡。此外,餐桌上还设置了中餐馆特有的转盘。

艳丽的牡丹花背景墙上,五官立体的欧美模特儿暗示着餐厅的“混血”属性。


红色玻璃吊灯,既富有美国式的现代感,又和中国的大红灯笼高度神似,与吧台上方鹅黄色的爱迪生灯泡作一场东西方的对话。



KesSalao 德国的地中海阳光

当德国的严谨遇上地中海的自由洒脱,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Kessalao鲜明活泼的门面打破了人们对德国的刻板印象。这种大胆的高饱和度用色能让空间迅速充满生气。明亮的红黄蓝三原色组合,让人联想到地中海的日升、日落和澄澈蔚蓝的海洋。

除了菜单看板,块面全部使用原木质地处理,线条则用鲜艳的金属材料勾画,朝气蓬勃又不至于眼花缭乱。扣带装饰让简洁的空间妙趣横生。


Nozomi 西班牙的东瀛町屋 

混凝土森林里的东洋风情,犹抱琵琶半遮面。和熙熙攘攘的日本小巷不同,清水混凝土墙面营造出清静的氛围,坡屋檐下入口只开了一半,如同在金发碧眼的人群里惊鸿一瞥的东方面孔。

日式木地板被平滑的混凝土地面取代,但木檩条、格子门、美浓烧陶碗,依然高度还原了充满亲切感的日本町屋场景。

旋转开启的门窗,摒弃日本传统的格栅图案而采用了更为现代的细条纹装饰。灰色布艺餐椅取代榻榻米,以适应西方客人使用习惯。

风格截然不同的洗手间,清水混凝土加长条镜子,毫无冗余的极简设计。

西班牙没有樱花,但是在Nozomi,混凝土空间里开出的剪纸樱花永不凋谢。


Happy Panda 厄瓜多尔的清明上河图

现在,在厄瓜多尔也能看到清明上河图了,就在Happy Panda中餐厅里。


简化了的中国歇山屋顶,檩条上不刷朱砂,清明上河图也处理成水红色线稿,凝重的中国范儿瞬间变得轻盈。

在留白的墙面上用纹理做文章,冲孔而成的海波纹淡淡地呼应着主角《清明上河图》,没有喧宾夺主的色彩,但有效地增强了中式气氛。


Dishoom London 英国的孟买老时光

老式时钟、沿用了四五十年的老款皮座椅、樱桃木吧台以及斑驳的墙壁,一个蒸腾着雾气的孟买咖啡馆就这样浮现在眼前,屋顶的吊扇发出窃窃私语一样的嗡嗡声,向孟买咖啡馆致敬的Dishoom餐厅就是一个印度移民时代的缩影。

英国境内的孟买咖啡馆从六十年代的四百多家锐减到现在的不足三十家,它们中的大多数和历史一起消失在风里。如今的孟买咖啡馆“买少见少”。

Dishoom的压纹墙纸和镜面装饰,给复古的风格带来一丝清新的现代气息。

在“混血儿”餐厅里,地球是平的,异国文化触手可及,何不就从这里开始,向世界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