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琴棋书画: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清乾隆皇帝);《大观茶论》(宋
一道茶情,更是一道人生。悟茶、悟情、悟境,悟人生。
题记:
《荐福茶烟
睛霏冉冉上松枝,莫莫堂中茗事迟。欲访赵州消午困,趁渠蟹眼未生时。
武夷茶诗:中国诗海中一朵奇葩。19世纪初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写诗赞美武夷红茶:
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有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拜伦
茶对联: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宋 杨万里)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元 耶律楚材))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明 佚名)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佛诗
茶书法:《苦笋帖》
《苦笋帖》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绢本
音乐:《西山兰若试茶歌》(南音演奏南音:词典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
演奏: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衬托画面: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茶女采摘着
《西山兰若试茶歌》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背景音乐:《茶韵》竖琴演奏:演奏者 泰蕾.卡萨斯(委内瑞拉)
当你的手指划过,我的身体抖颤,发出非常美丽的音调。她所有的弦、二重奏,从我们的身体播传。
背景画面(西画):《饮茶图》( 爱尔兰画家: N. 霍恩);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国茶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茶文化是琴棋书画、是诗情画意、是风花雪月。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从唐代、从山色空蒙水光潋滟的武夷山,传来了远古的呼唤、——
唐代武夷茶诗中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一朵绽放的奇葩《尚书惠蜡面茶》,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夤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含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宋 景佑三年
望中酒旗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东湖荐福寺:唐开元年间创建。在此期间,故乡茶饮之风,就已盛行。不但农户扩大种植,而且庙宇之地也往往以种茶为主要产业之一。荐福寺、近水楼台先得月,早已在寺院所属土地上辟有茶同,盛产绿茶。
《题荐福寺衡阳岳师房》(唐)戴叔伦
戴叔伦在荐福寺建有“读书堂”。“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戴叔伦的读书堂,演绎了故乡的第一抹茶情: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范仲淹任职鄱州守时,荐福寺茶同所产的“白眉”佛茶已为上贡之品。范仲淹曾有一对联赞“白眉茶”:“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咏眉上茶》
荐福有茶园,碾出眉上白。老僧具风炉,饮此湖中客。活水汲来活火烹,蟹眼沸过鱼眼鸣。得卢仝茶七碗,两腋习习清如风。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荐福寺
画面:《卢仝烹茶图》宋元钱选;《雪中梅花图》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茶艺:娇环、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焚香静气、丝竹和鸣。
音乐:焚点檀香,古筝独奏,纤指香凝弦上飞,声声柔情寄茶语《高山流水觅知音》。
画外音乐:《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仲淹
武夷山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须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菇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千般袅娜、万般旖旎的中国茶文化,如一幅绵绵的画卷,徐徐地展开。文人骚客,唐诗宋词,佛道儒释,点缀其中;宋、元、明、清,缤彩纷呈,各领风骚,
画卷首页是盛唐的茶韵,从远古传来了梦幻绮丽的古典茶音乐〈禅乐〉《茶趣》(洞箫长笛演奏)
伴随柔柔的音乐,伴随袅袅的香火,画面弹出品茶佛诗《七绝题朱勋禅茶一味图》:
唐玄宗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
唐
李白、中国伟大的烂漫主义诗人。诗酒伴随着他的一生,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是能吟的酒,酒是能醉的诗。因而、他被称为“诗仙、酒仙”,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这是李白唯一的一首咏茶名诗,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仙人掌茶因了李白的这首诗,声名远扬,流芳千古。
明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竹涛声,从一座山
江西上饶信州
茶圣陆羽晚年,曾在此辟山种茶,开亭凿泉、啸竹吟花,其忘年交大诗人孟郊为其作诗一首:
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画卷徐徐地展开、画面定格在宋代的茶文化:宋代茶文化晶莹剔透、流光溢彩,是中国茶文化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是镶嵌在中国茶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画中的油画(宋代茶文化已融入西方元素)、是花中的牡丹、是音乐中的多重奏和交响乐。
唐与宋的审美情趣在美学上的表现形式:盛唐是雄壮豪迈、气象万千的景象,那么宋代则是返璞归真、格物致知的质朴姿态;盛唐整个审美就像朝气蓬勃、恣意汪洋的青春青年形象;而宋代就像一位历经沧桑、闲庭信步的中年成熟人士。这种审美情趣的迥异更多地表现在茶文化上,尤其表现在茶具的选材风格和艺术造型上。
唐瓷:雄浑、高远、旷达、辉煌、瑰丽;宋瓷:清纯、寄情、思辨、理性、婉约。
沧桑美:冰裂纹。本来是烧坏了,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经历时间后,叫开片,宋人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本来是败笔,损坏却变成美。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这种审美情趣更多地演绎在茶具上。
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写过关于武夷茶的诗。苏轼、陆游、范仲淹等著名的文人雅客穿越时空、浮出画面。
苏轼: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丝竹和鸣、岩泉初沸)
《和钱安道惠寄建茶》 苏东坡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胸中似记故人面,中不能言心自省。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这是苏轼咏叹武夷岩茶的代表作,成为历来岩韵比喻的滥觞。而著名的诗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便源自他的另一首咏茶名诗《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壑源新芽”是北苑茶之一种,产于武夷山南的岩茶。
陆游: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建安雪》陆游
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
范仲淹
这是范仲淹在武夷山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两句诗。其中“黄金碾”和“碧玉阻”,都是宋代珍贵的茶具。作者以此衬托武夷岩茶的优美,让人感受到名茶与茶具的珠联璧合。
范仲淹的斗茶歌旋律
故乡小镇 东湖畔 荐福寺
《荐福茶烟》:浮洲寺下丽人行,荐福寺前春水生。几认红妆一声浆,小舟摇到伴鸥亭。
荐福寺
莫莫堂茶座范仲淹和戴叔伦、姜夔等文人正在品茶吟诗(意境:虚幻玄妙空灵)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窗外潺潺的雨夜,屋内融融的炉火,闲闲地一捧香茗,一卷诗书;品茶斗诗;是夜,茶香满室,杯中茶由淡变浓。浮浮沉沉、聚聚散散,苦涩清香中慢慢感悟,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画卷将展开到元代。元代、中国茶文化比较沉寂的朝代。元代的几位著名的政治家、画家、诗人将次弟浮出画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