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种子既没有鲜花的娇艳,也没有果实的甜美,无疑是最容易被众人忽略的对象。然而,在台南,有一对夫妻20多年来收集了超过500种种子,打造出一座隐藏在繁华都市中的“秘密花园”——千畦种子馆。对参观过种子馆的人来说,这里是他们有生以来看过最多种子的地方。
小颗粒,大世界 从台南火车站搭乘出租车,只需10多分钟即可到达位于东丰路巷内的千畦种子馆。破旧的大门、低矮的围墙、手写的馆名……毫不起眼的外观,让人不经意就会将它错过。只有从围墙上冒出来的郁郁葱葱的绿意,向人们暗示着围墙里是一个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世界。 推门进去,立即被眼前的景象震住:近百袋种子挂在屋梁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晃。那些保存在玻璃瓶里的干燥种子,形体各异,有着让人惊奇的颜色。旅人蕉的种子呈艳丽的蓝色,散发着珠宝般的光泽,是画眼影的天然妆料;油棕种子表面有3个天然气孔,形成的“表情”很像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里那张扭曲的脸,十分具有戏剧张力…… “这里所有的种子,几乎全部来自街道、公园及校园的常见植物。我们不会为了收集种子就四处粗暴采集,会伤害植物的事情绝对不会做。”这句话,是千畦种子馆的主人——别65岁的梁昆将和63岁的赵英伶夫妇接待访客的常用开场白。 25年前,夫妻俩租下这块缓坡上的土地,经营千畦林业公司,也作为收集种子的基地。当年在大门入口处亲手种植的掌叶苹婆树苗,如今已长成镇馆的参天大树。但是,最初定下的“顺其自然”的种子收集原则,却一直坚持至今,从未改变。 听赵英伶介绍各种种子真是一种享受。“你们听过沙盒树种子爆开的声音吗?”她拿起南瓜状的果核摇起来,一阵沙沙的声音响起,“它爆开的时候,就像烟火升空的巨响,可以持续两三分钟。”在介绍耳荚相思树的种子时,她一边告诉大家耳荚相思树是含羞草科的常绿乔木,也是台湾南部适合裁种的植物,一边将两只干燥的荚果戴在一位年轻女访客的耳垂上,竟然十分相配。
“整个千畦种子馆,就只有一颗种子来自高山植物。”听赵英伶说,观众个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只见他从一只玻璃瓶中拿出一颗像松子的种子,颇为神秘地说:“还记得电影《冰河世纪》吗?这是小西氏石栎的种子,电影里那只松鼠拼了命也要追到的就是它。这颗种子好厉害,电影已经演了4部,松鼠都没有追到。”语毕,访客们被赵英伶的幽默逗得开怀大笑。 难得的是,赵英伶并没有因为这颗种子的“唯一”就对它珍爱有加,而是大方地请大家拿在手里摸一摸。这是她一贯的做法,在她看来,虽然将种子卡通化可以激发人们认识种子的兴趣,但少了眼观、耳闻、手触的真实体验,对种子的认识必将显得空洞。“和种子亲密接触后,我们可以领悟很多,即使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只要有一点露水、阳光和微风,就能点燃生命的火花,生根发芽,展现无穷的力量。”
像傻子一样执著 有意思的是,千畦种子馆不只是种子博物馆,也是种子艺术馆,门廊连接的3个展间,其中一间展示的全是各种种子创意作品。 梁昆将等候在门口,手里端着的大盘子里放着许多小玻璃杯,里面盛着像清水一样的东西。“来,请喝一杯植物纯露,有养颜的效果哦!”梁昆将介绍,纯露是利用当季植物蒸馏出来的水,富含草本精华,是天然芳香的水品。喝一杯,神清气爽。 ▲简洁环保的种子名片,生动有趣的种子乌龟,漂亮时尚的果荚高跟鞋……千畦种子馆不仅是种子博物馆,更是种子创意艺术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小小的种子在主人的一番巧思设计下,竟能变成各种新颖有趣的饰品。薏苡种子串起来,成为漂亮的项链;搭肉刺的荚果上勾勒几笔,便神似已故台湾著名画家刘其伟笔下的婆忧鸟;桃花心木种子爆开的果荚制成了高跟鞋,名为“桃花仙履”……几乎每一件,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自从6年前开放参观后,千畦种子馆吸引了大量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超过400人次。在这期间,因为土壤被踩得太硬,让大树无法呼吸,好几棵大树因此死去。看着人潮进出,梁昆将与赵英伶夫妇越来越担忧。 “我们不希望这里变成一个景点,也不希望来的只是走马观花的游客,我希望游客都是跟我们一样对植物有兴趣,或是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秘密的人。” 梁昆将说。于是,经过商量,夫妻俩决定针对每位成人访客收取100元新台币作为导游讲解费,参观前需预约,以提高体验质量。 在旁人眼里,梁家夫妇完全没有经济头脑,白白断送了一条不错的财路。并且,为了补充种子馆一些特别的种子,他们还拿出养老金在屏东里港开辟出一片林场。“我经常采新的种子回来更换。”梁昆将说,虽然种子每年都会开花、结果,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找不到了,将会是生态上的一个缺口。几十年来,虽然并未发现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但夫妇二人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忧虑。 “很多好朋友都担心我们饿肚子,但我们认为,体验式自然教育一定要在台湾推动,我们不做,又期待谁来做呢?反正世界上的傻瓜也没几个,我们就做这少数的傻瓜吧!”在夫妇二人心里,千畦种子馆的存在,能让老人有所回忆,让小孩有所盼望,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一起来认识种子吧
▲狐尾椰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