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化驱使软件服务走向大平台小应用

 李茂国 2016-03-11

  在云与移动互联时代,新的技术架构催生企业软件新的发展变化。一直以来,软件服务领域企业软件服务模式正在追随客户IT 需求发展而急速变化。因业务技术而生对企业软件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新需求,驱使软件系统走向碎片化。

当前,企业软件服务商也面临转型,引导客户向新一代特征的企业应用架构迁移,实现微应用加大平台的IT 建设,成为主流趋势。围绕所谓“大平台”与“小应用”议题,阿里云、瑞友科技及普元等企业软件及服务提供商均从不同角度作了阐述。

拥抱企业微应用大平台

其实架构“小核心大外围”的体系一时成为人们的解决手段。以浦发银行为例,其新一代系统采用的模式即如此。将大系统拆分成多个模块,且将每个业务模式做得更专业。诸如将风控系统、计费系统的客户签约系统等都独立发展且能为所有系统提供相关服务。而非以前风险系统放在信贷系统中。使得其他系统要使用风险系统时数据和业务都难以关联。由此系统变得更小且客户体验越来越个性化。从而碎片化服务为其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应用。

普元CTO 焦烈炎说:“现在建行新一代系统也提出能否由普元来为其客户自定义现有业务流程,以微应用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服务。做这样的小核心大外围系统,我们希望用微应用大平台的模式。”由此解决传统烟囱式应用系统所导致的数据不一致及业务不连贯的问题。面对个性化需求,碎片化微应用服务的实现面临更大困难。

采取将多个能力放置一个平台,将复杂程序屏蔽,而以微小流程应用来满足客户体验快速响应其需求。这样的架构听起来很美,但是面临更复杂的技术处理。

大平台重点解决应用间的标准统一、差异屏蔽、组件复用,同时也不得不考虑移动设备的适配性、统一认证、授权给第三方的开放能力等等,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软件应用运营与创新支撑。

PCworld 为技术革命备战

IT 技术迭代更新,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新技术正在给企业应用架构带新的革命。

软件是组织DNA,也是组织神经网络。过去的企业软件多是“部门级”的“大”软件,如HR、财务、OA 等等,这些软件往往模块众多,功能复杂,以适应部门级的企业团队协同工作;但在移动互联的驱动下,人们工作的流程从长流程变成短流程,鼠标点击变成手指触屏,线性协作变成点状聚合,大软件系统不得不适应而被拆解为更小功能服务的小软件服务。智能移动设备推动软件碎片化,让工作无时无处不可以被处理,而越来越多的碎片化的需求又进一步反过来强化更多智能设备的推广使用。未来,企业用户将被更强大的移动互联力量裹挟,进入碎片化应用时代。

只有更“大”的平台,才能支撑更“小”的微应用。大平台将复杂封包,对外暴露简单的标准与公共接口,从而催生出无穷的微应用创新—它们基于服务形态,连接于流程,包含有数据。大平台与微应用

将让企业应用架构焕发新生。

微应用与大平台倡导者普元专注于平台软件超过十年。2001 年成立伊始,提出企业软件组件开发,2006 年推动SOA 应用架构标准在中国落地。普元在2006 年与IBM、oracle、微软等一道加入SOA 国际标准组织OSOA,并是其中关键标准 SCA/SDO 的主要参与制定者,也成为国际电子商务标准组织OASIS 的核心奠基成员。

十年平台研发进化,普元拥有国内顶尖的平台Studio 技术及应用引擎架构能力, 软件研发成熟度达到CMMI5 级别,并结合CMMI、敏捷开发以及IPD(集成的产品开发模式)思想,形成了独特的iPALM—集成的敏捷软件研发方法论,对平台研发进行先进、完全的量化管理。

软件即服务驱动颠覆式创新

谈到云计算时代的软件服务,阿里云移动云总监杨名认为,云计算就是大计算和大存储;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的发展即所有一切趋向服务化。当前,诸多公司开放其计算能力,通过API、云让所有服务回归到互联网互联互通的本质。在软件即服务的今天,软件朝着所有即服务的方向发展。包括PAAS、SAAS 在内都强调服务。在云计算,服务触手可及,但是却不是原来的功能性。

当前,软件服务模式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互联网提供SAA 服务。这类企业本身以互联网模式来提供其软件服务;二是类似用友、普元等,以大型项目为主解决企业问题的服务。阿里云则是基于大型企业的“IOE”层面提供服务,并会倾向于与普元等软件合作伙伴一起来为诸如金融等大型企业为以降低成本而去“IOE”提供云计算相关的软件解决方案。

此外,软件服务移动优先。包括SAP都在强调SAAS 化,重视使用体验。在SAP上海研发团队就正在改造其传统的ERP,其改造即突出移动优先。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大型软件公司都将所有出口向移动端推进。

同时,软件设计思路也趋向互联网化。所有的软件设计不再像软件而更像是互联网化的产品,基本颠覆了传统使用软件方式,而整个互联网化概念也被引入到企业管理软件领域;平台不断被开放出来,让更多第三方软件企业接进来。

并且,大数据驱动软件服务走向创新。大数据不是帮助企业做BI 改进业务流程,而是基于大数据做创新,颠覆传统。今天,软件不再基于功能而开发,而是基于大数据做创新。

而在阿里内部有诸多基于大数据而做颠覆性的行业应用。阿里的小贷业务没有一个信贷员,全靠互联网进行操作,这就完全颠覆了传统银行行业的生产模式。余额宝也是由大数据支持。在阿里所收购的中信21 世纪平台上,通过药检销量数据来判断相关地区出现疫情等。所有大数据对于软件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并非对现有软件的改造而是一种创新性的颠覆。

杨名说:“从编程角度看,面向云开发是明智的选择。小核心、微应用体系即是如此。某一家软件公司基于自己的技术体系搭建能力是非常困难。现在我们发现多家公司已将自己的能力开放出来,将自己的业务和数据开放,包括阿里云开放API、高德开放位置服务等。”

做接地气的小应用服务

企业软件公司如何运作才能从以往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瑞友科技IT 应用研究院副院长池建强倾向于从切入小应用的更具“接地气”的云服务中可以较快地寻找到出路。

一直以来,企业级软件服务提供商遭遇到的诸如硬着头皮接项目,导致难以实现正常盈利,从而导致企业被大项目拖死,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软件产品无创新,企业发展由此受阻。

上述问题不仅在软件提供商本身更也在于客户需求。客户所提出的复杂的需求与其捉襟见肘的投资额之间无法匹配。以互联网模式做企业软件那是梦想,企业软件公司无法解决即满足客户需求又获得正常盈利从而留住技术人才两方面的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上述矛盾?池建强说:“首先要基于工具和平台提供服务,有工具、平台和懂业务的人,将这些打包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客户需要什么软件就用这些工具平台做什么软件,最后按人员结算。”

再就是尝试做垂直小软件。如4S 店的软件就是花几年时间打包成好用的小软件,通过代理卖给全国各地的4S 店服务商,虽然走的是传统软件路子,但是一个活得较好的案例。

其三,从某一小的应用切入其中,采用互联网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和数据服务是另一种途径。如云存储是一个路数,能够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的数据服务等。

其实,面向企业或者互联网服务,软件提供商应该做平台。关于定义平台,池建强建议采取自主研发与开源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将业务分层,在设计变化平台时引入驱动设计。驱动设计的核心就是将大类拆成小类进行共享。另外,在平台定位上,由于平台面对的是程序员,开放是第一位的。将程序员不愿写的代码全部分装成框架,让他们写不重复性的诸如表单等代码。

而写代码涉及到产品理念,做产品则要注重用户情感需求。写有价值的且能提升自身能力的代码这其实就是技术创新。

当前,企业走向互联网化不仅解决技术问题,其实包括盈利模式、组织结构等都会对转型速度产生影响。企业必须整体考虑持续优化资源,吸纳先进企业的运作方式,结合自身优势转型。而这个转型过程往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