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樱美如春心

 姚顺宇 2016-03-11



赏花不稀奇。


地球上哪里都有花,有花就有人赏,但好像唯有日本人把樱花赏得教世人(世界的人)惊奇。奇的是他们那赏法——成群结伙在花下痛饮。




近代诗人大町桂月说:“樱花的确是日本国民之花。若说樱花的特质,其色淡红,无怪味,不刺眼。啪地一下子开了,又哗地干脆落了。适于成群,呈现满山皆花的壮观。若说日本国的特质,淡泊、达观、不贪恋生死、非个人的,作为团体很强大。樱花是日本国民的象征。”




樱花逐渐观念化,被当作日本人及其文化的象征。




其实关于樱花,中国人似乎比日本人更来劲儿,简直不把它当花。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赏樱花?




李白的《久别离》中劈头第一句就是:“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别离之后多少年没回家了啊,玉窗前的樱桃花都开了五回……




不过写樱花的诗人,还在后面。


开成三年(公元838),春天,有一对唐代诗坛好基友去赴宴,在园中池子旁边,樱花盛开,如雪如霞。其中一个人看着花树说:“这繁华的樱花,在春日的斜阳里。我自从漂泊洛阳,已经看它开了十次。这样烂漫的花难道是无心的吗?它为你占据了一年最美好的时光啊……(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烂熳岂无意,为君占年华。)”




另一个人听了他的哀叹,劝解道:“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王孙宴其下,隔水疑神仙。在这样的时候赏月,几人能有你我这样的华丽筵席?快喝酒吧,不要推辞,好好醉倒,可以让你安逸整整三年。(杯行勿遽辞,好醉逸三年)”




这对好基友,一个叫白居易,一个叫刘禹锡。


白居易是个喜欢樱的人,他的诗里,跟樱有关的,多达29首,为唐代第一。他经常在樱桃花前感慨流光易逝,人生苦短:“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樱桃昨夜开如雪,鬓发今年白似霜。渐觉花前成老丑,何曾酒后更颠狂。”



后主一生崇尚任纵纯真,他眼中看到的是樱,笔下写的却是情。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谢新恩》南唐 李煜




据说樱花,是在宋朝传入日本的。宋朝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花很美,木也美,裂纹也可以构成美,美无所不在。




宋诗中的樱花开得格外灿烂。




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划色青。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题山庵》宋 王洋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入村》宋 方岳




樱花已熟酴醾放,春去虽忙意尚夸。叶底红圆珠映树,架边香瘦玉开花。有书可读常无暇,对月方闲柰忆家。始悟渭城寒夜唱,饼炉须是小生涯。——《晚春有感》宋 卷刚中




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宫中裁白苎,犹怯剪刀寒。——《阳春曲》(节选)元 郭翼




近现代的樱花诗亦有佳作。赏樱已成为人们日常,像饮茶一样风雅有味。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七绝·本事诗》苏曼殊




寿艳樱花秋艳枫,夏初嫩绿间深红。高僧九十声如罄,日饮清泉伴古松。——《清水寺访大西上人》老舍




樱花在古代中国虽然开得灿烂,但连个像样的名分也没有,到了日本,却大行其道。樱花符合日本物哀的审美,它继续寄托着日本人民对美和生命的理解,每到春天就轰然开放。




相比之下,还是我国的樱花活得轻松些。




青岛


红砖绿瓦,碧海蓝天,一座岛城,一树樱花。

 



武汉


珞珈山上,早樱已经缀满。




无锡


充山隐秀和樱花谷已经有些粉紫色的樱花绽放了,

待阳光温热,桥上芳香溢满,桥下流水逐花。

 



苏州


三月的苏州,草长莺飞,花开成海,

上方山、穹窿山都是赏樱花的好去处。

3月底早樱伴随二月兰、油菜花等一起开放,

5月还有杜鹃、海棠配着晚樱。




云南


都只知道云南有茶花,

可谁曾想云南的樱花也如此惊艳。

什么叫做世外桃源,

这就是——别样的樱花风情。




 

台湾


台湾向来是个不缺乏文艺的地方,

阿里山除了有美如画的姑娘和壮如山的小伙,

还有唯美的樱花季。

樱花盛开,晕染开了层层绯红,

当你乘坐小火车从粉红色花海下穿梭而过时,

就仿佛成为了一阕美艳的诗篇……




陕西


樱花盛开的美,陕西青龙寺不容错过。




三月樱花之美,灿若少女之春心。



更多精彩内容:


太多的人,不配先生

古书之美

裸遍全世界

何谓中国式的雅致生活


点赞是种态度,转发是以思想与朋友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