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隆双河烂坝子农民“土地会”

 国之档案 2016-03-11

       1928年上半年,中共涪陵縣委為了貫徹省委重慶會議關於“組織全川暴動”的指示,決定以涪陵羅雲壩為中心,聯合墊江、豐都、武隆等地的“土地會”,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武裝暴動,建立遊擊根據地。武隆雙河鄉爛壩子一帶的農民在共產黨員劉伏洋的領導下,遵照中共涪陵縣委的決定,成立了雙河爛壩子農民“土地會”,為“暴動行動”作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武隆雙河爛壩子(原屬涪陵縣第二分區雙河鄉),位於仙女山北側,海拔1400餘米,是涪陵、豐都、武隆三縣交界的邊遠山區。早在1927年春,當地農民就在秦興隆、左傳合的領導下,自發地組織了農民武裝——“神兵”,發展“神兵”100多人,他們提出了“打款滅稅”、“打倒爛團爛甲”的口號。

       1928年3月,中共涪陵羅雲黨組織派劉伏洋以小商販的身份作掩護,來到武隆雙河爛壩子發展“土地會”。到了雙河鄉後,他利用“袍哥”名義廣交朋友,與爛壩子“義號”上的執事麼大(袍哥組織頭目之一)繆孝成交情甚篤,由於繆孝成是雙河鄉團正王煥亭的親外侄,因而劉伏洋很快就取得了合法經商的身份,在雙河站穩陣腳。劉伏洋一麵經商,一麵尋找機會與繆孝成接觸,推心置腹地擺談,宣傳馬列主義和共產黨的綱領、政策,使其逐漸接受了共產黨的革命思想。劉伏洋又通過繆孝成先後發展了王國仁、李永祥、羅春和、敖朝忠等積極分子。1928年4月22日,雙河爛壩子“土地會”在灣裏(今雙河鄉中心村二社)李永祥家宣告成立,推舉繆孝成為會長,王國仁為副會長,李永祥任文書,有會員16人。

       1928年6月17日,共產黨領導的羅雲壩土地會暴動取得勝利,繳了團防的槍支,殺掉了20多個惡霸地主。為了配合羅雲壩“土地會”暴動,爛壩子“土地會”原定在6月21日攻打大地主羅辛岩、王西晉,收繳民團的槍支,以迎接羅雲壩暴動隊伍來武隆建立遊擊根據地。
       6月20日,國民黨涪陵縣政府下令縣民團主任楊德銓帶清鄉軍“圍剿”羅雲壩。由於形勢危急,黨組織立即派人通知爛壩子“土地會”延緩暴動,暫時疏散隱蔽,保存力量。7月1日,羅雲壩黨組織又先後派“土地會”會員陳茂勝和共產黨員羅少清、鍾方儀到雙河爛壩子恢複革命工作,並將爛壩子農民“土地會”改名為“同心社”。
       雖然武隆雙河爛壩子農民“土地會”暴動未成,但它積蓄和保存了組織力量,為1930年四川二路紅軍遊擊隊進駐爛壩子奠定了群眾基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