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 瓦 壶 镜瓦壶,所谓的镜瓦是以汉瓦、铜镜取材造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镜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自称一派,文人照鉴,女美见容,纷纷见诸笔端,一面镜子,照进了多少情真,多少唏嘘?在铜镜产生之前,人们常盛水于鉴或瓦缶之类的器具照影,战国之后,才大量出现铜镜以供照影,所以铜镜也称之为鉴,相照相鉴,也逐渐成为士人文客修身之则。 此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最初陈鸿寿和杨彭年合作的《镜瓦壶》上的铭文“鉴取水,瓦承泽,泉源源,润无极”,其造壶之意是不言而喻的:“以鉴取水,可得鉴戒;以瓦承泽,可得惠融。如是下去,泉有源而源源不断,隐喻文思如涌,生境活活;自然,其大得必是福润于永也。因为‘润无极’暗喻一个永字,即水上来水,源源无尽而达三江四海是也”。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造壶铭文作为精神财富留于人间。壶身直似瓦筒,口大、盖平似铜镜,盖面刻放射状圆形图案。嘴曲上平下圆,把外平内润,钮似壶身缩小之微型,基于造型法则,在变化中求统一。
横 云 壶
横云壶为“曼生十八式”之一。壶身铭文:此云之腴,餐之不癯 ,列仙之儒。
横云壶典故:
初夏之季,好友二泉喜得贵子,陈曼生前往贺喜,归途之中,暴雨突至,于一溪旁草屋避之。转瞬雨骤停,一道美丽彩虹横挂于天,一头隐于云端,一头没于溪间,有如彩虹渴饮清泉。曼生本文人,观如此美景,岂不痴迷,久久不愿离去,至飞虹消散,犹恋恋不舍。及归至家中,有感而发,绘稿数十种,成得意之壶式。因心恋彩虹汲水,乃起名“饮虹”,但觉不足以抒怀,苦思冥想,终有所获,以“横挂彩虹,飘于云端”为意,而终定名“横云壶”。
此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流畅造型、色泽明丽而显华美高雅;壶身铭文寓意深远,乃文人壶之代表。赏其风格可曰“纤秾”,细腻纤秀而格调明朗,浓郁华美而清新流畅。正所谓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壶之精者莫过于此。 刘小酩 横云壶>>>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