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湾) 杭口镇隶属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故里。也是南宋丞相章杭山的家乡。杭口自古人才辈出,在宋朝仅双井村黄氏一族就出了48位进士,其中5名官至尚书。
双井人文历史璀灿,自然风物独具佳境。这里是宋代文化名人黄庭坚的故里。在宋朝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48名进士,其中4名官至尚书,一时间人才荟萃,群星灿烂,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不仅宋代罕见,就是自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也是凤毛麟角。被山谷老人称为“云腴”的双井茶属上等佳名,宋以后被列为朝庭贡品,苏东坡、黄庭坚均有诗为赞。双井自然景观有山谷陵园、高峰书院、进士墓群、十里秀水、明月弯、双井、仙人垂钓台、笔架山、上天梯等20余处。其中山谷陵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享誉海内外。
传说,有一年月亮娘娘下凡到人间,看到这里的山色奇特,景色迷人,就动了凡心,决定留下来。这样她就把河流变直,使北岸堆积成一片广阔的冲击洲,形成幕阜山中难得的膏腴之地------双井明月湾。 明月湾边一石临江突起,高30余米,其上平整如台,可蹲3~5人。传为黄庭坚少时垂钓之处,台上还有放钓竿的痕迹,台下崖壁上曾刻有黄庭坚书“钓矶”两字,后人为将其保存,连石带字凿去了。 高峰书院因后有一高峰而得名,原来是黄庭坚幼时就读的黄氏私塾所在的,现四合院式格局始建于明代,清代增修,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我国唯一以书院命名的山村小学。书院以“承贤、启智、修身、报国”为校训,开有国学,国画、书法、山谷文化等特色课。
双井绿茶
双井绿茶产于修水县双井村,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非常喜爱家乡的双井茶,常常将双井茶分赠给好友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等,并赋诗赞赏。欧阳修的《归田录》中还将它推崇为全国“草茶第一”。后来,双井茶的品质不断得到提高。1985年在江西省名茶评比鉴定中,被评为全省八大名茶之一,并荣获名茶证书。1984年以精致的小包装参加庐山茶叶展销会,博得中外客商、游人、消费者的高度赞赏。 名胜古迹 黄庭坚墓在黄家村西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还有杭山、白鹤寺、杭口老桥。 杭山 以南宋丞相章杭山名字命名的杭山矗立在修江岸边,削壁千尺、怪石嶙峋、云蒸霞蔚,十分壮观。 白鹤寺 傍山而筑的白鹤寺,望江而立,终年香火不绝,相传古代一位白鹤仙师贪恋杭山的秀丽风光而栖居于此,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建立了这座古寺。 杭口老桥 相传是南宋丞相章鉴所建,距今已有800余年,桥为双孔,长100余米,宽4米,青色水磨石砌成,既秀丽又坚固。桥下流水淙淙,桥头古木参天,凉风习习,人到此处,如入洞天府第,有爽心悦目之感。
国家扶助带来了社会资金的投入,几年间当地百姓仅新扩茶园便逾1000余亩,并成立了茶叶生产专业茶合作社和养猪生产专业合作社。杭山茶叶生产合作社于2010年与北京隆和企业联姻,并成功将新开发的“山谷双井”茶打入北京高档茶叶市场,同时一个高起点的茶叶文化生态园正在着手建设中。今年五一期间,迎来了日本亚洲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日本中国茶叶检定会长棚桥篁峰到双井考察。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双井村的简介和传说
双井
是“修江八景”之一,双井进士村所在乡镇是杭口镇,杭口是个出人才的地方,除黄庭坚外,宋右丞相兼枢密使章鉴就是杭口杨坊人。章鉴(1214—1294),字公秉,号杭山,宋理宗淳佑四年以别院省试及第,累官枢密院御史、中书舍人,左侍郎、迁知政事。咸淳十年拜右丞相兼枢密史。时值元兵入侵,他积极主战,支持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抗元主张。后因韩震殿帅之死,与曾渊之子明震同遭*党左丞相王轮迫害,被罢相归田,又被诬告家藏宝玺,经突然搜查,家中除有一玉杯外另无其它值钱物品,方知其本色清政。章鉴为官清廉,政事严谨、宽厚与人,一生忧国忧民。文天祥的《上章鉴杭山书》和《谢章鉴杭山书》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赞其“一生事业居民计,千里山河救国心”,在他返乡隐居时,文天祥还作词赞其是“国之遗老,时之清臣,政教区画,风俗维新;富贵不淫,患难奚恤;神明其心,始终厥德”,宋咸淳十年(1274)诰赐“宰相第”碑刻,章鉴的墓茔就葬在坑口。
双井村缘于前面河中有两口相连的井而得名。上口井深四丈,下一口井深六丈,两井相距不过数尺。这井很怪,遇涨水时,河水漫井而过,但泥沙不流入井中。这井水很特别,用井水煮泡当地所产的双井绿茶,味道特别香甜;用井水做的凉粉冻,格外晶莹透亮。听当地人传说,小孩如一眼就发现河中双井,长大必聪明;如能用一颗石头投中双井,长大必定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黄庭坚起先没有准备投石子,经他这一激,倒想试试了。可石子拿在手中,又犹豫了:“这么一颗石子,要投进两口井中明明是不可能的,自己贸然来试不也是要出丑吗?”想到这里,他举起的手不觉又垂了下来。那小孩又起哄说:“快看行的人呀!”一名话,引得小孩都笑起来了。
|
|
来自: 老刘tdrhg > 《十六、名胜/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