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马微电子打入国际高端显示;面板产业周期波动规律

 leeziyong 2016-03-11




1.厦门天马微电子打入国际高端显示市场;


本月底,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第5.5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器)及彩色滤光片生产线有望实现全面满产。这条总 投资70亿元的生产线具备年加工36万片阵列玻璃基板和72万片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生产能力,年产值超100亿元。

  

  由于核心技术缺失,我国液晶显示产业中上游环节非常薄弱,高端显示产品特别是LTPSTFT-LCD产品长期被日韩企业所垄断。

  

  近年来,天马微电子开始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掌握自有的TFT-LCD关键材料及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获得TFT行业专利技术数千项,其中LTPS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就超过100件,在欧美等地区也有该领域专利。

  

   “今年1月,我们已签约SONY并批量出货,这也是中国自有LTPS产品首次进入国际高端显示市场。”公司一名内部人员介绍,目前天马微电子已与国内一 级大客户“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成为华为、联想第一大供应商和宇龙酷派中高端智能机主要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终 端、车载显示、娱乐显示、工业仪表、办公显示等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稳坐国内市场占有率头把交椅,并正努力打入苹果手机的供应链。

  

   庞大的产能和广阔的销路,也带动上游材料和相关设备的本地化产业配套快速进展。据介绍,多晶硅面板的上游配套产业供应商主要以日韩为主,地区配套率很低。 厦门天马微电子上述生产线投产后,不仅促进FPC(柔性电路板)供应商弘信电子等地方自有品牌发展壮大,还带动全世界三大液晶基板玻璃制造厂商之一——日 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投资的“日本电气硝子液晶基板玻璃项目”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东南网



2.行业分析:液晶面板产业周期波动规律;


对于任何产业而言,企业重大投资、扩张产线以及产品调整,都要顺从市场规律,而在液晶面板领域,还有一条公认的液晶规律,即以供求为核心,以价格为表象,以厂商产能稼动率为表现,液晶面板产品价格规律性波动。

  这条液晶面板产业的周期规律,已经成为众多液晶面板厂商投资扩产的重要参考。从2008年开始,由于液晶规律下行走向与当时的金融风暴并行,大大加深了液晶规律对于液晶面板企业的冲击,并由此造成了似乎液晶规律已经不灵的假象。

  事实上,随着这些年液晶面板产业的产品结构以及产业转移的调整,液晶面板产业已经开始重新走向了稳步发展的节奏,在金融风暴影响日渐消退之下,液晶面板产业周期波动规律再次浮现水面。

   从最近的液晶面板价格走势也可以看到,价格高涨带来的市场繁荣再现,部分厂商高调宣布产业投资计划,依稀可见2007年的荣景。在盛世之下,应该多想想 苦日子,从2007年走过来的液晶厂商,对于产业的乐观明显有了保守的想法。于笔者而言,似乎又一个轮回即将开启,未来何去何从,对于新入的国内厂商而 言,更应该思考对应策略。

  2014年液晶面板价格涨势不断

  自2014年第二季,来自于液晶电视领导品牌的强劲采购需求及出货计 划,致液晶电视(LCDTV)面板供需趋紧,主流尺寸(32、40、42、48/49英寸甚至50及55英寸等)面板已经持续自第二季到第三季呈现价格上 扬。在2014年第三季,部分领先的电视品牌,如三星电子(Samsung)及LG电子(LGE)调增2014年度LCDTV出货计划分别到4800万台 及3400万台;强劲的面板采购需求造成液晶电视面板,特别是OpenCell半成品,仍旧短缺。此外,国内电视厂商也积极备货以迎接第四季度旺季来临及 中国农历新年的需求。

  根据DisplaySearch最新产业动态分析,全球前15大液晶电视品牌已于今年8月份生产1550万台液晶电视, 达成2014年产量最高的一个月。然而,预估在9月的LCDTV生产数字将再度突破纪录来到1870万台,与2013年同期9月的出货量1720万台相 比,年成长率达到9%。由于液晶电视品牌不断地提高生产量以满足强劲的渠道需求及年底旺季(如北美黑色星期五的促销及中国双11光棍节购物狂潮)的到来, 预期前15大的液晶电视生产量在10月将达2110万的出货,与2013年同期10月出货量1840万台相比,年成长率达15%。

  不过,2110万的生产与出货量不仅仅是今年的出货高峰,也会是历史出货的单月最高纪录。预期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单月的生产量将会减少,但与第三季相比仍旧处于较高的产量。

  “从各液晶面板厂商刚刚报给我们的11月份产品报价,32英寸面板价格又上涨3美元,整机厂商要想盈利必须提价了,彩电涨价这是过去10年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部总经理刘棠枝感叹说。

   而实际上,国内液晶面板过去4个月的价格上涨了接近10美元,上涨幅度接近10%。一项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表明,电视面板供给吃紧的情况在今年10月份 仍然持续着,并且可能会持续到11月份。这使得电视面板的报价在2012年10月下半月持续有所上涨,包括32英寸、40-42英寸、46英寸、50英寸 等尺寸电视面板的价格,均分别较上半月上涨1-3美元不等。而在10月上半月,面板价格也上涨了1-2美元。这样算来,整个十月,液晶面板价格涨了2-5 美元,平均涨幅2%左右。


  “国内液晶面板过去4个月的价格上涨了接近10美元,上涨幅度接近10%。一项来自调研机构的数据表明,电视面板供给吃紧的情况在今年10月份仍然持续着,并且可能会持续到11月份。”

  液晶面板价格上涨顶点即将到来

  从第二季度开始都现在,液晶面板产品价格已经持续7个月不断上涨,整体上涨幅度接近了10%,笔者认为,尽管下半年的销售旺季已经到来,但液晶面板价格的上涨已经接近顶点,后续涨价动力不足,价格顶点即将到来。

   首先,从价格上来看,我们看到最新10月份的液晶市场价格数据,观察每月价格变动情况可以看到,各类液晶面板价格涨幅呈现逐月下降趋势。我们观察液晶显 示器用19英寸宽屏LED液晶面板价格,在6月份出现1.5美元的涨幅,此后价格涨幅逐月下降,到10月份,价格涨幅已经低至0.2美元,价格上涨趋势明 显放缓。笔记本电脑用14英寸宽屏LED液晶面板价格,在5月、7月分别出现1.73美元、2.78美元的涨幅,其他月份涨幅基本保持在较低幅度,甚至在 8月份价格下跌了1.68美元,而到了10月,整体价格涨幅仅为0.03美元,几乎保持不变。

  表一:2014.05-10部分液晶面板价格变化表

   其次,从市场端来看,此次大尺寸面板成为涨价的最大动因以及表现面,当笔者以为,从根源上是市场对面板现金价格低于成本价格的一个调整,目前的市场需求 热点降低了大尺寸面板的产能,从而对供求关系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长远来看,支撑价格高企的需求因素并不具备长久性,价格上涨达到顶点也在预料之中了。

  传统液晶行业规律在发生新变化

  对于传统液晶行业规律而言,波谷与波峰之间的周期性摆动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不过随着中小尺寸智能电子产品的兴起,包括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传统的液晶行业规律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TCL集团总裁、华星光电CEO薄连明日前就表示:“由于智能移动终端大规模应用液晶显示屏,液晶面板产业周期已经被熨平。” 随着巨大的产能释放,市场竞争势必进一步加剧,整个产业会否由此进入新的周期低谷,也成为业界普遍担忧的问题。薄连明对此并不担忧:“整个行业周期波动已 经趋于平稳,以前是长周期,现在是小周期。”

  “按照两年一个周期的规律,我们原本预计今年是一个低谷期,结果这个低谷期仅仅持续不到3个月, 从今年3月份下旬就开始转向高潮期了,而且一路高歌持续到现在。”薄连明解释道,过去面板两年一周期主要受电视应用市场影响,现在看的周期不仅仅要看电 视,还要看移动终端的周期,因为这些细分市场都会占用液晶面板的产能,大部分生产线既可以做大尺寸也可以做小尺寸。

  “电视、手机和Pad(平板电脑)周期规律不完全一致。”薄连明认为,在电视、手机、Pad等几个细分市场不同周期交互作用下,液晶面板行业过去两年一个周期的波峰波谷被熨平了,呈现出更多小周期的特征,而且短期的周期性波动更加频繁,一年可能出现多个小周期。

  “在电视、手机、Pad等几个细分市场不同周期交互作用下,液晶面板行业过去两年一个周期的波峰波谷被熨平了,呈现出更多小周期的特征,而且短期的周期性波动更加频繁,一年可能出现多个小周期。”

  “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正如经常发生小的地震,大的地震就不容易发生。”薄连明说,如果一个产业一路高歌,走了五年高潮期,然后出现下滑,这样的下滑是不可收拾的,行业内企业都会受到牵连。而小周期越来越多,无非是考验经营能力。

  本土液晶面板厂商面临关键时刻

  对于中国本土液晶面板厂商而言,液晶下行规律作用必将带来市场与产能的饱和,而在未来的一两年内,本土液晶产业液晶面临着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市占率拓展、新技术应用以及下一代显示技术布局,对于产能日趋庞大的中国本土面板厂商而言,应对之道尤为关键。

  从刚刚结束的2014中国平板显示高峰论坛上传出信息,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产能将超过日本,占据世界第二位,其中最适合生产TV屏的8.5代生产线的产能将位居世界第一。

  以2014年上半年的4K电视面板为例,台湾企业的产品已覆盖了全球所有知名品牌,韩国企业的产品除满足自身品牌需求外,对日本和大陆的品牌积极渗透。而国内面板企业其产品仅供给本土品牌且渗透率都不太高。

  因而,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在今年上半年中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自二季度起稳步向好,面板价格持续上涨,部分电视面板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下,京东方的毛利率还是同比下滑了1.72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年的3.26%下滑到2.38%,与家电行业的下滑同步。

  从过去国内8.5代线一条没有,到现在液晶面板产能稳居第一,未来会面临饱和,都是业内过去受制于“缺芯少屏”困扰。为了尽快摆脱这一局面,国内企业仅从自身的需求着眼,纷纷跑项目上马自己的高世代线,而作为管理层却没有在审批上严格把关。

  这再度暴露出电子产业的计划性很差。都是一窝蜂上马,只看眼前的赚钱,只看前三年挣钱,不问后五年受损。这实际是对产业健康发展伤害最大,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特别是在上游液晶面板产能的扩张上,投入打了水漂,受损的是企业利益,但最终冲击到行业的长远。

  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新技术导入和应用提速,本地化配套能力逐渐形成四个方面。但这种态势一旦受到产业布局的扭曲,出现企业一哄而上的抢占市场份额的话,未来产业的竞争形势难以乐观。

  规律之下,2015年产业走向趋于平稳发展

  对于2015年,整体液晶面板产业将在荣景之后出现平稳发展局面,我们将从面板价格、市场供求、关键零部件供应情况进行分析,剖析未来2015年市场发展大势。

   从研究机构数据来看,2014年TFT-LCD液晶面板的需求增长率按面积计算预计为7.6%。面板价格方面,进入2014年后,32英寸以及40英寸 和42英寸有所上涨,不过整体价格基本稳定。年初到第二季度,按惯例是品牌公司和流通渠道调整库存的时期,国际电视大品牌公司大量采购电视用面板,因此原 本担心“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库存的担心消失。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用面板甚至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除了平板电脑用面板 外,2014年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目前TFT液晶面板需求按面积计算增长率较高,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DisplaySearch预测2015年这种状态会继续保持。预计2015年TFT液晶面板供货面积的增长率约为6%。虽然低于2014年的7.6%,但作为成熟产业来说已经算比较高的增长率了。

   对于液晶面板而言,玻璃基板、偏光片以及驱动IC等关键零部件产能将很大程度上印证面板产能的变化。就目前来看,由于液晶面板预测供货面积的增长率稳 定,一般来说对面板零部件的增长率也会做出相同的预测。不过,2015年的面板零部件供货出现了紧张或者不足的迹象。因为生产玻璃、偏光板和驱动IC的主 要厂商基本没扩大产能。例如图1显示,玻璃的产能扩大落后于TFT液晶面板的状况在2015年仍会持续。另外,薄板玻璃的需求增长,有些面板厂商要求使用 0.25mm玻璃来生产高端IT产品的面板。

  图1:玻璃基板的需求和供货量增长率

   从理论上来说,玻璃变薄的话,成本会降低,效益会提高。但由于成品率低和品质问题,反而陷入了产能降低的状态。而且有些玻璃厂商很难生产厚度在 0.4mm以下的玻璃。玻璃厂商最近几年基本没扩大产能,另外中国玻璃厂商才刚刚开始生产。因此,2015年玻璃可能会出现供货紧张或不足的情况。

   同样,偏光板行业最近也基本没扩大产能。前三大偏光板厂商中,只有韩国LG化学扩大了产能。我们推测,主要偏光板厂商都接近满负荷运转的状态,基本没有 增产的空间。驱动IC的需求也随着面板的高精细化不断扩大。不过,驱动IC主要利用收益性较低的200mm晶圆生产,因此芯片厂商更喜欢生产其他产品。好 像不打算投资扩大驱动IC的产能。

  大型零部件厂商都预测今后的供求状态趋于紧张。这种预测也许会促进扩大产能的投资,不过各厂商可能会疑虑 “目前的状态是长期持续还是短期就结束”。零部件供给是否紧张也会受到面板厂商2015年计划的影响。2015年TFT液晶面板供货面积的增长率低于6% 的可能性非常低,零部件行业的反应或将影响2015年的TFT液晶面板行业。

  编者注:下一个轮回何时到来?

  在可以预估的这个周期,我们又将见识一场价格、产能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协调变化带来的产业盛宴,或许有出局,或许有崛起,但更多地,我们还在期待,是不是在下一个技术领域,又出现如此的轮回之变呢?

  在众多新兴产品的兴起之下,液晶行业规律已经出现了众多变数,不过笔者以为,尽管已经出现更多的新元素,但只要还是面板,就离不开这个轮回,多看一次轮回,就多一份思考,产业成熟期的到来,或许没那么简单,您觉得呢?中华液晶网



3.金龙机电携利达光电打造类蓝宝石薄膜面板主供应商;



 12月03日讯 金龙机电(300032)12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12月3日与利达光电(002189)就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显屏用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合资合作签订意向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拟于2015年1月20日之前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名称拟定为“河南美之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500万元,其中利达 光电和金龙机电分别以现金投资5000万元,占股均为40%;利达光电核心技术管理团队以现金投资1875万元,占股15%;金龙机电核心技术管理团队以 现金投资625万元,占股5%。合资公司主要生产触显屏用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及功能性薄膜。


  根据规划,首期,合资公司将利用 金龙机电天津工厂已形成的月产300万片面板前道加工能力,并于2015年3月在利达光电新厂区建成月产300万片超硬无反光薄膜生产线,形成月产类蓝宝 石超硬无反光面板300万片的整体能力,二期,合资公司筹划建设月产600万片的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自动化生产线,拟在2015年9月建成投产, 成为国际国内主要品牌厂商的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供应商。后续规范上,合资公司3年内筹划形成月产1000万片以上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生产 能力,成为全球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面板的主力供应商。


  金龙机电表示,利达光电是我国光学薄膜装备水平最高、规模化生产能力最大的 企业,掌握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的制造技术,并在国内申报了相关专利;公司是微型马达行业内的主要制造商,在智能终端面板领域,掌握包括切割、成型、钢 化、丝印、防水镀膜技术在内的面板前道加工技术,良率达90%,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双方此次合资合作大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智能终端触显屏用类蓝宝石超硬 薄膜面板,成为全球类蓝宝石超硬薄膜面板的主要供应商。


4.夏普搭上小米快车 时隔4个财年实现逆市盈利;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日讯(袁志丽)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消息,夏普2014上半财年(4-9月)的业绩时隔4个财年实现了盈利。面向中国智 能手机厂商的液晶面板销售坚挺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火车头。但是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上握有全球最高份额的日本显示器的对华业务则出现减速,自3月上市以 来,被迫3次下调业绩。为何夏普和日本显示器会形成鲜明对比呢?


  中国手机厂商崛起 日本显示器为何预亏?


  据外 媒消息,世界最大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厂商——日本显示器公司将于2016年4月关闭生产智能手机用高精细面板的深谷工厂。日本显示器2014财年(截至 15年3月)的最终损益也从预计盈利268亿日元陡然转为亏损100亿日元。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正在持续增长,业绩随之增长的零部件企业也不在少数。为何日 本显示器却出现了预亏呢?


  对三星电子和索尼的供货由于受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崛起的影响而陷入了增长乏力。因此,日本显示器主力的茂原工厂的开工率表现低迷。今年夏季,按玻璃基板计算月产5万枚的计划降低了近30%。


  日本显示器也向小米的新型智能手机供应高精细面板,但有意见质疑其盈利性。日本显示器面板的平均销售价格4~6月比上年同期下跌了10%。不少观点认为对中国的面板仍将持续价格下跌势头。


   2014年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同比增加20%,达到12.5亿部。TDK在4~6月面向中国的供货量同比增长了50%。TDK社长上釜健宏表 示,“7~9月也有望保持坚挺”。而日本显示器自3月上市以来,此次已是第二次下调业绩预期。该公司10月17日的收盘价为330日元,跌到了公募价格的 三分之一。


  夏普时隔4个财年再盈利 逆市突起受关注


  据悉,10月15日,日本显示器将2014财年(截止 2015年3月)的最终损益从原来预估盈利268亿日元下调至亏损100亿日元,这令夏普感到不安。原因是面向中国厂商的液晶面板价格出现下降。尽管夏普 对股市相关人士解释称:“对华业务表现坚挺”,但是16日夏普的股价还是比上一交易日下跌了226日元,跌幅达4%。


  与此同时,夏普 10月31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14年4-9月的最终损益时隔4财年首次实现盈利(47亿日元)。在面向中国厂商的液晶面板销售坚挺的背景下,液晶业务 的营业利润增至上一年同期的2.4倍,达到208亿日元。同一日,夏普社长高桥兴三自信地表示:“上半财年的对华销售额约为1千亿日元。下半财年将超过上 半财年”。


  夏普和日本显示器的业绩之所以形成鲜明对照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中国新兴智能手机厂商小米科技的影响。在全球整体供货量增长25%的背景下,小米的增速异常突出。而夏普向小米大量供应液晶面板。一位夏普高管表示:夏普搭上了一列快车。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美国调查公司IDC统计显示,从2014年7-9月全球的智能手机供货量来看,小米仅次于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苹果,位居第3位。小米7-9月期的供货量为1730万部,增至上年同期(560万部)的3倍。



5.11月营收/胜华 大减52%;


胜华(2384)昨(3)日公布11月合并营收为27.26亿元,较10月衰退52.67%,年减67.99%。胜华持续进行生产与人力精简,造成营收下滑,小米是支撑营运的主要客户。


胜华今年前11月合并营收为630.75亿元,年减8.41%。胜华虽然声请紧急处分获法院裁准,但因第3季每股净值不到5元,证交所已公告停止交易。


胜华为求生存,启动人员精简计画,台湾厂部分,中工厂停工,幼狮厂保留一条产线运作,人力集中潭子厂,且规划中国大陆东莞、苏州、松山湖等三厂寻找策略伙伴或是出售。


胜华台湾厂区进行裁员,先前台中市政府不允许,一直无法进行。


九合一大选落幕,选后第一天,胜华就公告分批解雇610名员工,已通报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台中分处,并按照劳基法及相关规定予以办理。经济日报



6.大陆本土显示器产业链茁壮成长



全球液晶显示器供应体系近期看重中国大陆市场,国际品牌商无不希望在市占率上有所突破,如韩系的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乐金电子(LG Electroics),日本的Sony等龙头企业,上游零组件供应商包括面板厂等。他们更是希望通过各种关稅优惠,确保大陆广大的內需市场需求。


然而,大陆刻意扶植本土显示器产业的实际成效渐渐显现,包括面板大厂华星光电、京东方、天马微电子等势力崛起。从陆工信部对外发布资料可以得知,大陆本土显示面板产业在规模、技术、创新、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都持续提升。


大陆政府政策支持 新技术面板产线持续开出


据其统计,2013年大陆平面显示器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人民币1,070亿元,年增44.6%,在全球市占率已经来到11.4%,液晶面板产量达到2,088万平方公尺,年增27%,销售量达到2,085万平方公尺。


大陆面板厂在政策支持下,新技术面板产线陆续开出,如天马微电子厦门5.5代LTPS液晶面板产线、京东方鄂尔多斯5.5代AMOLED产线等,华星光电也已经量产55英寸4Kx2K液晶电视面板、研发出30英寸以上AMOLED面板样品等。


针对大陆面板厂的技术进展,台系厂商如友达、群创等业者透露,目前在高阶产品领域,台厂估计仍保有2~3年左右的技术领先,光就主攻高阶移动装置中小尺寸面板的LTPS低温多晶矽技术,大陆厂商的良率并不如预期,这些技术也并非仅依靠添购设备、人力即可完成。


但尽管如此,大陆面板厂仍一步步拓展版图。事实上,面对每年约4,500万~5,000万台TV市场规模,加上陆系TV品牌开始开展外销布局,2014年成为陆厂首次杀入欧美感恩节旺季促销,面板自给率提升成为大陆平面显示器产业的首要目标。


而 据大陆官方统计数据,以液晶电视面板来说,自给率已经超过35%,大陆本土厂商进口与出口液晶面板贸易逆差约为66.95亿美元,已经缩小了22%。不 过,目前陆厂锁定的几个TV面板尺寸,皆为8.5代厂切割的32、48/49、55吋等,TV尺寸产品线相较台韩厂不够齐全,尽管全球液晶电视主流尺寸仍 是32吋,台厂近期已经淡出该尺寸面板生产,中高阶的4K、大尺寸面板部分,仍以台韩厂为主力。


大陆显示器产业首要目标 提升面板自给率


展望后续数年的发展,电视供应链业者则陆续提出不同警讯。如全球最大液晶监视器代工厂、第四大TV代工厂的冠捷集团(TPV)相关高层表示,冠捷大股东中电熊猫8.5代线2015年下半也将量产,尽管初期良率可能较低,但冠捷面版采购比重势必变化。


在北美市场站稳脚步的Vizio,相关业者也表示,短期看来台面板厂的4K、大尺寸面板仍很有优势,如鸿海夏普合资的10代线60、70英寸面板,群创、友达的50、65英寸面板等,不过估计大陆面板厂商积极崛起下,技术领先优势大约也仅有3年左右。


而 大陆厂商推进的脚步未曾停歇,据DIGITIMES Research预估,大陆地区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应用产能的全球比重,将由2011年的15.5%,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35%。大尺寸方面,产能占全 球比重将由2011年的5.3%,大幅增加至2017年的25.5%。


从大尺寸、中小尺寸出货量全球占有率来看,DIGITIMES Research预估陆系本土业者在2017年时可达到17%及33%的高比重。陆厂京东方2014~2017年可望保持大陆最大平面显示器厂商地位,占 陆本土业者面板营收比重将达38%,2018年以后可望挑战4成。整体大陆厂商在TFT LCD面板营收的全球占有率,可望在2017年时达到17.4%。


对于南韩、台湾、日本等液晶显示技术发展较快的厂商来说,陆平面显示器 产业链的崛起影响巨大。从终端品牌竞争来看,尽管在大陆市场不易切入,但韩系三星、乐金在全球市场的龙头地位稳固,而日本品牌节节败退,全球市占率持续缩 水,大陆品牌除了在本土市场市占率高外,近期更强化海外市场战力,也吸引全球面板厂希望能够与大陆传统彩电品牌与新兴品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如4K UHD TV等产品,大陆厂商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大陆显示器产业崛起 带动终端品牌影响力


而日本品牌如Sony等近年在大陆市场推展并不順利,包括大尺寸终端的液晶电视与中小尺寸的智能型手机等,甚至一度传出Sony有意退出大陆市场,不过随即遭到Sony发言系统的否认。


但 日品牌终端产品销售不如预期,确实影响到相关TFT LCD供应链体系,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厂Japan Display Inc.(JDI)于10月15日宣布将于2016年4月关闭埼玉县深谷工厂,JDI原本预估2014会计年度(2014年4月~2015年3月)财测为 获利268亿日圆,后来已下修为亏损100亿日圆。


事实上,日厂也意识到不能仅仰赖一般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尽管JDI生产的高阶中小尺寸 面板出货给苹果(Apple)、三星电子、Sony等智能手机大厂,但三星与Sony出货受到大陆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导致订单萎缩,加上日本夏普 (Sharp)以及韩系、台系、陆系等面板同业竞争激烈,因此JDI也将调整自家策略,比如该公司已经宣布,将于2018年內抢下美国车用面板市占率的3 成,锁定稳定、高价值的应用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大陆显示器产业的崛起也包括终端品牌业者影响力的提升,如小米、中华酷联等业者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手机大品牌,TCL等垂直整合、集团式经营的大厂更是挟带面板零组件、系统、品牌于一身的巨人,昔日山寨,今日品牌,大陆整体面板产业链未来数年內将更为茁壮。中华液晶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