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 | 电机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新能源汽车会否重蹈燃油汽车的覆辙?

 ixhixh 2016-03-11


 

了解更多请猛戳“阅读原文”


- 导语 -


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后,中国的电机隐忧开始浮出水面。这个全新的市场会重蹈燃油汽车的覆辙么?


  


随着政策的有力推动,2015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容忽视的是,争议和问题也随着市场的扩大而逐渐暴露。被誉为电动车心脏的电机,其技术含量决定了我国电动汽车未来是否会像燃油汽车一样被外资所主导。


但究竟我国电机技术处于何种水平,业内居然标准不一。《能源》杂志记者在走访后发现,和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相比,本土电机技术水平显得不温不火。


“如果电机技术无法突破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会走到传统燃油汽车大而不强的老路上去。”


中国电机技术到底有着哪些隐忧?市场狂热带来的投资热潮真的可以拯救中国的电机隐患么?《能源》杂志记者走访企业、专家,为读者解读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背后的电机隐忧。


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我国电机技术水平的事实究竟怎样?至少在部分技术和零件上,中国并不落后。


“我国在电机驱动及控制系统方面,部分零部件和技术已实现国产化,拥有多项自主产权,在低能耗、轻量化、安全性等方面有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


据《能源》杂志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能够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厂家有30家左右。本土厂商中,能够为整车厂进行批量供货的生产企业有15家左右。整车厂中,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均自主配套;独立电机或汽车零配件生产商中,电机企业综合实力较为突出的主要供应商包括北京精进、上海电驱动、大洋电机等。




但是,涉及到电机最核心的关键零部件,中国还依赖进口。像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薄膜电容、高性能磁钢等零部件,中国企业缺乏开发和供货能力。在高速电机减速齿轮、高速精密轴承等各种精密设备方面,也需要从国外购买技术和设备。


以比亚迪和奔驰合资的“腾势”电动车为例。由于比亚迪最核心的技术来自电池制造,因此他们希望能用更强大的电池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而这就需要具备更高电压的IGBT模块。为此,德国企业英飞凌专门为比亚迪定制了一款1200V IGBT产品,用以支持腾势的投产。


核心部件的受制,直接扼住了中国电机技术的进一步前进。而僵局的打破,也并非没有时间表。


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国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科技体系和产业链。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垄断,提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加快新一代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研发,将成为“十三五”的重点突破方向。


在科技部发布的2016年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试点专项中,即包括新能源车行业。此次专项重点围绕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等6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38个重点研究任务。在电机驱动控制器功率密度倍增技术方面,考核指标为电机控制器峰值功率密度≥17kW/L,最高效率≥98.5%,匹配电机额定功率20kW至60kW,功能安全满足ISO26262标准ASCIL C级的要求,设计寿命达到15年或40万公里,装车应用≥10000套。


蓄势待发的外企


大量依赖进口零部件也带来了巨大的替代空间,国内已形成了IDM模式和代工模式的IGBT完整产业链。一名熟悉大洋电机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大洋电机与中科院电工所合作研发IGBT封装项目进展顺利,正在北京做试验线。此外以南车、比亚迪为代表的厂商已实现技术突破,成功实现国产化IGBT在高铁和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而伴随着整车产量的高速增长,电机行业的兴起也引爆了资本市场。除了传统电机企业,越来越多的新进入者也想分一杯羹,万向钱潮等燃油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以参股或收购的方式进入这个领域。


大洋电机35亿收购上海电驱动,合并后,两家公司总市场份额超过30%。有机构预测电机系统市场四年后有望达到千亿规模。根据大洋电机等10家电机企业的半年报显示,80%企业的净利润都是正增长的。


外资品牌中,丰田、本田等整车企业已在中国设立汽车电机工厂供应自有产业链;博世、采埃孚等汽车零配件企业已与内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雷米电机等独立电机供应商已在中国设立工厂。


“现在国内新能源车电机市场主要是由自主企业撑起来的,但是一些国外的老牌制造企业迟早会强势介入。”一位业内专家对《能源》杂志记者说。


大陆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PeterRankl说:“现在电机已经进入第二代。在第三代研究中当然会有新一轮的推进,未来将会重点关注中国的市场。并且希望在中国全面推进电机的研究,希望第三代有更大发展,并且将这些整合之后服务于中国市场。”


除了技术上和零部件国产化的挑战,未来国内电机企业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恐怕将是如何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


鉴于本土企业在技术水平上目前还处于劣势,可能不多的利好消息就是,国家会更多的给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提供多的补贴,以保护本土市场不被外资所垄断。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明确表示:“未来将提高政策补贴门槛,突出对技术优势企业的支持,在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大幅度提高标准,使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


有业内专家分析,这样的政策走向势必促使新能源汽车选择性能更优的电机产品,届时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行业洗牌,质量不过关的电机产品将会被市场说淘汰。电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版权声明|稿件为能源杂志原创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名称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