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自招和领军有什么区别?

 海纳川369 2016-03-11



3月10日,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公布。

招生的条件和去年完全一样,包括三类:研究创作类、突出才能类、学科奥赛类,但和去年的简章相比,没有了2015年简章当中规定的'入选资格人数'。因此,具体获得多少加分尚未可知。

很多家长疑问就来了,到底自主招生和清华暑期学校获得资格的领军计划,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结论,从2015年的情况来看,自主招生通过初审和最终加分的学生基本上是竞赛获奖、国学特长等等特殊才能的学生,而领军计划则包括暑期学校的学生和通过年级排名自荐的学生。

接下来,让我带你盘点2015北大清华自主招生,四个计划的前前后后。


14年9月,自主招生改革开启,这是近五年来,自主招生看似最大的一场变动,9月,一纸国务院文件将自主招生挪到了高考后,自主招生名额要要严格控制。

家长、学生陷入一片迷茫,自主招生这条路,看起来好像也断了。

15年3月,落到实处的各校自主招生招生简章公布,首先公布的是北大和清华的自主招生简章。

北大简章内要求,学生有竞赛奖项或参加过北大夏令营或学科营并获得优秀,或有专利、参加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

同时北大自招开放的专业有限,没有给出光华、经济这样的王牌专业。

清华也同样苛刻,直接公布了预计通过的数量,总量在400多左右,基本上也是竞赛,专才,以及创新的给出了国学类这个15年才有的特别方向。


此时,不知后续将如何发生的同学们、家长们,纷纷感叹,从清华给出的名额来看,自主招生看来是不行了。最终北大自主招生初审通过1900人,清华546人

然后10天后,峰回路转,北大、清华分别通知,将再出一个新政策,北大命名为博雅人才计划,清华命名为领军人才计划

针对各个学校中,年级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且参考竞赛成绩、是否参加过夏令营,并会根据高中学校的水平以及推荐情况,北大要求年级前1%,清华要求前5%。(事实上,这个比例后面悄悄跟了俩字“优先”或者“为主”)

此时的家长学生,看到了自主招生又给出的一线曙光,纷纷尝试去报名。此时,有评论说,看北大这个要求,分明和清华招生分数线差不多,就要凸显一下自己的要求高吗?

带着一丝怀疑,和一丝希望,各位学生、家长报名了上述的四个政策。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北大自主、北大博雅有区别吗?在筛选的时候,通过率有差别吗?

第二,清华自主人数限制那么少,北大自主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4月的初审结果公布,让同学、家长大跌眼镜。

北大自主招生、博雅计划分庭抗礼,各通过近1900人,总初审通过人数3800人,虽然比往年初审通过人数要少,但是要求此3800人均需要在高考后前往北京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笔试面试均需要参加。

清华自主招生仅通过549人,领军人才计划通过5399人!大惊,这是什么情况!为何清华的政策下,领军计划通过这么多人,自主才500多人?

故事讲到这里,各位看客,铺垫也差不多了,悬念也设置下来了,情节算不上跌宕,但是当时的高三家长其实已经过山车了。

清华自主招生的500余人,基本上除了国学等专才招生计划,绝大多数是通过竞赛,已经和清华签约的学生,所以这个自主招生,纯粹是设计出来了,只是一个过场。

领军人才计划,等于成为了真正的自主招生。初审通过5300,高考后6月12日先在各地笔试,笔试通过后6月16日到北京面试。看懂了吗?

其实清华的自主招生,和往年自主招生除了时间发生了变化,放在了高考后以外,实际并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初审-笔试-面试的流程。


反观北大,在报名阶段,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孩子非常优秀,自主招生3月初报名,因为也有竞赛成绩,二话不说先报名了。

但是真正博雅计划发下来的时候,由于高中老师的想法不同,很多高中老师都会希望给更多同学机会,机会不要重叠在一个人身上,结果没有拿到博雅计划的资格。

但是实际上,博雅计划和自主招生两个计划的通过率大不相同。创知路了解到的数据来看,博雅计划初审1800人,保守最终获得加分800人,但是并没有公布。

自主招生部分,阳光高考网上通过的人数是700多人,但是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提前签约的学生,所以实际上通过的人数非常少,招生组告诉的数据是非签约通过就200多人甚至更少。

1900人参加考试,签约的同学400多,那实际加分就300多人,占排除签约的1500人的五分之一,也就20%。


很多家长在考试后对于北大的政策很不满,“孩子是夏令营优秀营员,有竞赛一等奖,本来可以报名清华,就想着北大把握比较大,结果是这样”。

最关键的是,北大不知为何,一直不公布考试的科目,清华则很早就告知理科考察数学、物理,文科考察语文、数学,并在6月9日给出了模拟的样题,诚意满满。

北大最终博雅考察了语数外+理化(理科)或政治历史(文科),北大自主令人惊讶的只考察语数外,原因大概是在各个夏令营的时候,多个科目已经考察过,所以就想着考简单一些,殊不知,语数外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同学们最不愿意考的方式。

“我是一个理科生,如果理科你考我数学物理,我数学物理不如竞赛同学强,我就认了!但是考语数外,语文外语这么大分值,我不能接受!”一名来自非省会城市的同学,对于语文、外语这种带着强烈地域差别的科目,抱怨道。


虽然在自主招生结束后,北大校长给全部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没有获得加分,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安慰没有获得加分的同学们。作为一名没有获得加分的学生,这封信,并没有什么用。

高考成绩公布后,今年北大在很多省份的招生工作异常艰难,很多家长因为对今年自主招生的整个过程不满意,在分数足够的情况下,带着怨气,选择了马路对面。

这就是2015年清北自主招生的全部故事。纵观全局,我只想说,不作死的自主招生,才是学生喜欢的自主招生。

我们知道,现在自主招生考试是没有问题的,非常公平,但是家长和学生有时候输在信息不足,高校不能指望家长收集信息的能力。一个已经习惯了的政策,如果要改,也要尽可能与之前保持一致,让家长、学生能够理解。


虽然考试科目公平,但是只要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把本身公平的东西,弄得不公平,总有人能够提前了解考察的科目,中学校长也在不断打听、家长也是,其实打听到了,也没什么用。

毕竟高考后就一两天时间,但是不清楚的家长就会给高校带上一顶不公平,有猫腻的帽子,把本来公平的东西,染上不好的颜色。为何就不能就直接告诉大家呢?

英语这个科目,绝对是自主招生考试中,最不公平的科目,有些人肯定说,那高考不也是吗?自主招生的英语难度在4、6级难度左右,难度提升后,地区差异明显,省会城市、沿海城市优势巨大。况且,13年已经去掉的科目,为何又要倒退回去呢?

这么大的一次自主招生的改革,最终结果,两校加分人数均在1000多人,与往年基本保持了一致,不就是初审严格了,最终结果没变化吗?自主招生已经是一种高考改革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了,这是2015事实告诉你的。


如果今年的政策按照我们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基本不变,对于没有竞赛奖项但是年级排名优秀的同学来说,领军计划/博雅计划才是今年自招的重头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