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中心详情

 雁南飞香 2016-03-11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归纳总结

 

1)从阅卷看,考生答题的突出失误是:答不准,答不全,答案乱。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不懂阅读规律与答题技巧。

2)程序:浏览→ 看题 → 细读(友情提示:题目本身就可以帮你理解文本,把握重点、探究主旨)

3)重视审题:几问?问点?

4)规范答题:几问几答,抓住要点,分点作答,突出要点,适当分析,字数适中

5)题型:①词语含义与赏析;②句子含义与赏析;③段落作用;④筛选;⑤概括(一段、几段、全文);⑥主旨;⑦手法(描写、修辞)。重点是句子题;概括题;筛选题。

现代文涉及的思维方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总—分,表—里,浅—深,果—因,现象—本质,物质—精神,形—神

专题一  散文

分析作品结构题

一、整体思路:简析时先答出运用了什么结构思路(结构类型:总分、总分总、分总),然后再具体分层答层意。

二、照应:首尾、题目、文中前后句的照应;铺垫

三、过渡(承上启下)

四、线索、伏笔、悬念

五、记叙的方法、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六、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伏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铺陈、铺垫、点面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七、构思技巧:文眼、以小见大、线索、情节、形散神聚、点面结合、悬念、意外(逆转、戏剧性、欧·亨利笔法)、巧合《五三》P246后表二、文学作品构思技巧

六、作用类(涉及:内容上、结构上、特殊表现手法)题目涉及到结构

()文首

1、结构和思路:①点明主旨,总领下文;②引出描写对象,为下文做铺垫;③点题,交代起因或缘由。

2、内容:考虑句子本身表达的意思,与写作对象和主旨的联系以及对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要考虑富有特色的语段(如反衬、对比、比喻、),要结合这些特殊性答出妙处,如引人入胜,自然的引出下文,吸引读者,与下文构成对比、抑扬,激发读者深思,或交代文章写作思路等。

(二)文中

内容上;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特殊表现手法:

(三)文末

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写作对象什么特点,深化主旨,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

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特殊表现手法:

概括段意、主题题

一、归纳段落内容:分析句间关系,划分层次,抓中心句,抓关键词

二、归纳文章主旨:1、解读题目法;2分析首尾法;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法

体会语句含义题

尤其:理解含蓄句 、理解主旨句

1、从关键词语入手;2、从分析修辞入手;3、从文本主旨入手;【结合文本分析】

4、从特殊位置入手;5、从相邻句子入手;6、从结构层次入手

鉴赏形象题

一、人物形象

1、性格特点、形象特点(综合分析外在特点、身份、性格、精神品质、情感、归属结局)

2、作用:内容——主旨、情感上的;形式上(结构)的作用

3、注意艺术手法

4、主要人物(主旨、情节)和次要人物(线索、情节、陪衬)作用

二、物象作用

1、形象特征(外在—内在、物质—精神、形—神)

2、其他同人物形象作用(内容、结构、艺术手法)

鉴赏技巧题

一、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1、记叙。

⑴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⑵记叙的方法、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

⑴描写的技巧:

  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   

  动静、虚实、正侧

③借助修辞描写

④选取某某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

⑵写景的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听、味、嗅觉等(绘声绘色、绘形绘色)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点面

③写景顺序:远景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

⑶景物(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环境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为下文作铺垫  象征 暗示主题

3、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人写己、叙事抒情)

4、议论:夹叙夹议

二、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想象、联想、类比、烘托、对比、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等(包括上面的):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高考常考),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

三、修辞方法(侧重具体段落和句子):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四、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伏笔、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铺陈、铺垫、点面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五、构思技巧:文眼、以小见大、线索、情节、形散神聚、点面结合、悬念、意外(逆转、戏剧性、欧.亨利笔法)、巧合

六、语言特点与风格(补充:语言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选用、风格的鉴赏、表达方式)

 

专题二  小说

情节概括题

1.以情节发展的过程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以线索为中心概括

3.以人物形象角度概括

分析某处情节的作用题

一、解答此类题需考虑“四对关系”

1.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

对这一方面又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

①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作用。

②引起下文式,往往起到铺垫作用。

(4)就结尾来说:

①出人意料的结局(逆转、戏剧性、欧.亨利笔法)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②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③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5)就中间行文来说:有伏笔铺垫式,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

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考虑

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

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二、掌握常用答题模式

这类题型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体现点。

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

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

常用答题模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三“探究情节结构是否合理”类题目的解题方略

1.解答思路

(1)亮出见解(合理或不合理) →上下情节合理性分析 →主题上分析     →从写作时代上分析。

(2)亮出见解(合理或不合理)→从情理上分析     →从文本叙事形式上分析 →从现实的实际上分析。

线索的作用:

①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始终;②对人物形象、主题、情节上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题

1、自然环境:①点名时令,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②渲染故事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③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作品主题

2、社会环境:①交代人或活动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小说主题  ③暗示小说结局

鉴赏小说形象题

注意是“形象特点”还是考查“形象”,是“概括”还是“赏析、分析、说明”

一、解答“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5个思维角度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结局等方面入手——性格、思想感情。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

(3)从分析情节入手。

(4)从分析环境入手。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及其他人物的议论(评价)入手。

二、人物刻画的作用

1.手法: ①正面描写:肖像、行动、细节、语言、心理

②侧面描写:景物衬托,人物烘托,人物反衬(显示两方面完全相反的内容,但都要说)

2.作用: ①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烘托)了……的人物形象;

②表现或揭示主题;

③为下文做铺垫等在故事情节上的作用;

④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三、小说的主人公:①贯穿始终;②矛盾冲突的中心;③与小说主题相关;④可不止一人

分析主要人物作用题

运用“三考虑”思维,找准答题切入点。

1.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

2.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3.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分析次要人物作用题

第一,根据文本内容、主旨及题干要求,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明确答题的思维方向。

第二,掌握答题的思维角度,“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