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品赏是需要用心去品的,品茶是一种艺术,一种情感的升华。某著名女作家曾说过,饮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人生充满了酸甜苦辣,苦在其中;生命越过一道道的艰难险阻,就能苦尽甘来;历尽人世沧桑,蓦然回首人生就如淡淡的微风,三道茶寓寄着“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用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代酒,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良风美俗。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其核心为和,具有深远的哲思。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达到身心的和谐;品味生活,把握生活节奏,享受生活;品味人生,人不能总是斤斤计较于生活中的琐事,把心胸放开点,将心态调整好点,常怀感恩之心,那么生活也会流光溢彩。 在酒足饭饱之余,找一处幽静的之处,慢慢品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陶冶和情感的释放,让蘸满智慧的茶香慢慢浸入我们的生命之中。人生本是一杯清茶,苦也溢香,香中蕴苦。 生在茶乡,从出生起,生活的空气中就弥漫着茶香的味道。在清明前后,春雨绵绵,泡一杯绿茶,坐在藤椅上慢慢摇曳,回想那些走过的时光记忆,似乎每一丝的记忆里都有一阵茶香飘过。 6岁上小学,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大水壶,妈妈泡好一壶自家炒出的新茶,然后放凉,再从玻璃瓶子里倒一勺槐花蜂蜜放进去,用舌尖上的中国的语言来说,茶水和蜂蜜的味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槐花蜜的清香能起到很好的镇定作用,绿茶又冲抵了蜂蜜过分的甜腻。伴着这份甘甜一路成长,弥漫整个童年。 16岁的年纪把成绩当成了所有。一次月考的失利,就觉得人生悲伤得不得了。16岁的倔强个性,让自己不懂得放肆大哭也是解脱的一种方式,默默地一个人躲在角落,抱着自己的茶缸,隐忍着眼眶的泪水,以为这样就是青春期的骄傲,可是眼泪还是顺着脸颊无声地掉在茶水里,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在茶里荡起,然后被收纳平静,喝一口炒青收拾心情,淡淡的苦涩在味蕾里散开,不知是茶水的苦涩,还是眼泪的味道。这大概就是黑色六月伴随出来的味道。 18岁的时候,第一次一个人背着行囊,离开父母的庇护。来到大学校园,裙舞飞扬的年纪,一切都自由而明亮,这里的人们更喜欢红茶,我试着尝试品味它的特殊味道。可是在最美的时光里,我依然无法接受陈旧的它,就像我在这座城市呆了四年,一切自由和新鲜劲头过去之后,更深切地想念我的故乡——信阳。山美、水美、人美,忽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舍得离开那块人杰地灵的土地。想念它甘甜的泉水,想念它所有的滋味,想念它口舌生津的清爽,想念它的鲜嫩颜色。 26岁已经开始怠倦繁华世界的喧嚣,漂泊心一直找不到归宿感,躲开繁华的诱惑,回到小城开始自己独立的步伐。回到最熟悉的地方,先泡上一杯信阳毛尖,细细地品味,莫名地被这份久违的熟悉口感感动到泪流满面。无论在哪里,从来没有觉得有哪一种茶叶能比信阳毛尖的滋味更鲜醇,从来没有哪一种水让我觉得比故乡的水更甘甜。这才是我想要的归宿,父母的牵挂,朋友的期盼。这片土地养育着我,我也深爱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 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删除,谢谢! ↓↓↓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参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