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摄影的反差是指构成黑白照片的影像,黑白灰各色阶的过度以及明暗对比的程度。由于没有色彩的存在,黑白摄影中一切魅力都源自于深浅不一的黑白灰呈现。 1丨老师介绍 琥珀,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中国摄影教育优秀教学奖获得者,从事摄影教育十年,指导学生获国际国内摄影奖项逾百项,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加华杰作摄影协会副主席,加拿大国际摄影师联盟(IPF)高手组成员,2015多伦多国际摄影节“杰出国际摄影师勋章”获得者。
下图有四个深浅不一的颜色,从最黑到最白分成四个色阶。 如果上图看的不是很清楚的,可以看下这张图从最黑到最白分成了8个色阶,是一个色彩递进的过程,就像从一楼到二楼一样,从白到黑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我们说的反差。
这个人物是一位庙里面的喇嘛,左图因为他处于阴影中,所以颜色比较重,正因为反差比较大,所以让他特别突出,和背景脱离出来了,很容易成为我们的视觉中心。对比一下很直观的可以看出区别。 同一张画面我们有计划的对它进行处理,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这张照片是2015春节琥珀老师在福建拍摄的闹春田,当你看到这张画面的时候眼睛一定会落在中间这个人身上。我在处理这张照片时候首先把握一个调性,把它处理成一个中调的调性。
再看下图1图和2图颜色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中间黑色的区域,右边黑色都提亮了,反差缩小后,你会明显感觉到画面比较细腻圆润。左边感觉比较犀利、硬朗、轮廓清晰,我们经常说的一个人脸型棱角分明其实就是反差。 右边这张照片反差变弱后明显感觉到扁平、不清晰、柔弱,左边这张黑白灰层次分明,你会觉得更有力量感,更能吸引你的眼球。由此可以看出反差大的图片更有视觉冲击力。反差小就不好吗?也不是,每件事物都有优劣势,重要的是扬长避短。 在画面中,反差和层次是矛盾的关系。反差越大层次就不细腻,反差越小,层次越细腻。 这张图由于反差大,作为视觉中心是当仁不让的,有强烈的空间感。由于人物暗,有一种厚重感。当把人物提亮后厚重感也慢慢消失了。 同样的图如果把暗的地方调亮,把细节都强调出来,你可以感觉到人物变的清、和背景融合后变的平面化。 当我们处理一张黑白照片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确定影调,是高调还是中调、低调?然后要计划画面的反差如何控制?这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这是在山东的金路造船厂拍的一位工人,正午去拍摄的,我把他处理成黑白,采用了中高调的调性,抒发对劳动人民一种敬仰之情!靠自己的双手活着的人是值得敬佩的! 接近高调,有高雅的感觉!反差相对比较小,基本处在同一调性。所以视觉冲击力不是太强。为什么不通过增加反差而提高视觉冲击力呢?因为人物是一种放松平和的状态,为了尊重他本身的这个精神状态,所以用反差不大,比较平和的状态来体现他。同时他的笑容微微笑,让人想到蒙娜丽莎的微微笑,不张扬不露骨,令人细细品味! 这张是在杭州的灵隐寺拍摄的进香的人,明显反差比较大,强调光感。沐浴在佛光里,有种佛光普照的感觉,对生活充满希望。所以特意强调光感。影响反差的因素,首先是被摄体本身的颜色、表面结构、物质组成,它的反光率和透光率等等都会影响到反差。如果光照度比较强,人穿的衣服又是反光率比较高,即使穿的比较深,它也会接近亮的颜色。黄色比红色转黑白后更亮! 影响反差的第二点是光照条件,光源的照度差别、光质的软硬、光比的大小、光色的差别等等。阴天的光线比较柔和,阴天是散射光,比较软,脸上的皮肤反差变弱,皮肤就会很细腻,适合阴天拍人像。晴天和正午光线比较强烈,明暗反差比较大,光线硬。 第三点是,镜头的分辨率、敏锐度、杂光系数等等都有影响。这个是镜头技术的原因,分辨率高会有比较细腻的过度,比较小反差。还有,有没有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也有关系。这种差别一般放在电脑上很难分别它的差别,放到很大的地方就会很明显感觉到它的差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