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牙痛在欧洲各医院多次就医未果!回国后专家给出的诊断竟是癌症......

 板桥胡同37号 2016-03-12


邵逸夫医院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来自丽水的X女士就差点因为“牙痛”丢了命,鬼门关上走了一圈,不过,她倒不是疼得无法忍受,却是因为隐藏在“牙疼”背后的真凶让她差点丢了命。


  X女士长期在欧洲生活,4个多月前因为左侧面颊部疼痛,考虑为“牙痛”,先后在欧洲多个国家就诊,就诊的医院不乏国际著名医学中心,国际知名教授。可无论怎么治疗,疼痛无法缓解,无奈之下,春节前,她借着回国的机会来到了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一查吓一跳,原来隐藏在“牙痛”背后的居然是颊粘膜鳞状细胞癌!看着这个病理结果,简直就是晴空霹雳,X女士以及她在欧洲的儿女、兄妹们根本无法接受!上海再次检查,依旧是同样结论。


为什么这些国际著名医学中心会出现如此重大的漏诊呢?

  邵逸夫医院肖芒博士在详细了解他们的就诊经历后推测,由于X女士发病初期表现为牙痛症状,局部也没有明显的新生物形成,而首诊的医生又是牙科医生,很容易往牙科疾病上考虑,治疗失败后接着求诊的著名牙科教授却仅会诊了X女士的牙齿X片,没有去检查她的周围粘膜病变,本末倒置,酿成大错。


  颊粘膜癌是口腔癌的一种,为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口腔癌因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分别称之为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口底癌和硬腭癌等。口腔癌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长期嗜好烟、酒,咀嚼槟榔;

(2)不注意口腔卫生,为口腔内滋生和繁殖细菌或霉菌创造了条件,极易促使癌症的形成和发展;

(3)长期异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如假牙、咀嚼刺激性食品等;

(4)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的长期缺乏,如锌等,久之导致粘膜损伤而癌变;

(5)口腔粘膜白斑和黑痣等癌前期病变未及时处理。


不同部位的口腔癌其症状大致相似,主要表现为:

1

疼痛

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磨擦感,如出现溃破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

2

斑块

口腔粘膜变粗糙、变厚或呈硬结,特别是发生在白斑、色斑及黑痣的基础上,要考虑已有癌变。

3

溃疡

口腔粘腊局部变硬,边缘隆起,中央凹凸不平,甚至糜烂出血。

4

颈部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很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变大。


  由于口腔癌的症状不是非常典型,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疼痛和溃疡,常常自我把疼痛归因于牙痛,把这种癌性溃疡同正常情况下的口腔溃疡相混淆。 如果溃疡持续时间较长(2-3周),经排除病因或诊断性治疗2周后仍然未能好转,应及时到医院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或血清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


  原发性的处理颊粘膜癌的手术切除应有足够的边界,一般在1.5~2.0cm以上,还要有足够的深度,即时是较早期的病例,亦必须切除深度包括粘膜下脂肪筋膜层。如已侵及粘膜下者,切除深度必须超过肌层。肿瘤波及皮下者,应做洞穿切除。累及颌骨时,应切除相应的上/下颌骨。术后缺损需一期修复,切除面积不大,未超过肌层的浅表性缺损可游离植皮或邻近粘膜瓣修复。超过肌层的缺损可选用颏下皮瓣、前额岛状皮瓣或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洞穿性缺损可用胸大肌肌皮瓣瓦合修复。


  X女士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耽误了病情,幸运的是回国后得到了后续措施得当的治疗。邵逸夫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美联合头颈颌面肿瘤中心肖芒博士医疗团队为X女士进行手术,精准的保护面神经功能正常并完整切除了她口腔粘膜的病变部分,并进行了复杂的重建手术,从她左手前臂取了一块游离皮瓣,显微镜下通过微血管重新吻合,移花接木移植修复口腔内的缺损,最大程度的保障X女士的功能。幸运的是,病变未侵犯到骨头,不需要全部切除下颌骨,因此她术后的脸部外观几乎没受到影响,咀嚼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


来源:邵逸夫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肖芒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