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说: “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 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毕加索14-16岁作品 毕加索晚年作品 终其一生, 毕加索画了一个追寻赤子之心的圆。“ 抚平你狂乱躁动的心情,我们再来看两幅大师画作 —— 彼埃·蒙德里安 荷兰画家彼埃·蒙德里安 创作于1929年的《构图第三号》, 售价:$50,565,000 —— 杰克逊·波洛克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 杰克逊·波洛克 绘于1948年的“滴画”《作品5号》, 售价:$1.62亿 当然,许多艺术爱好者朋友们可以在以上作品中瞬间解读出:平衡的艺术、人性的自由或是宇宙的奥秘等等,但不能否认的是,多数朋友对这样天价的画儿会表示:“费解”。 “对不起,我 看 不 懂!” “没关系,我 也 看 不 懂!” 因为: 绝大对多数画家在创作的时候, 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品是对彼时彼刻他们心境或遭遇的倾诉, 并不像台上偶像歌手连蹦带跳需要观众的参与和互动。 所以: 画家…… 也许并没有打算让你看懂。 就好像, 鸟叫的动听极了, 但你也不懂…… 因为: 他们真正追求的是忠于自我的表达, 是脱离技法未经雕琢的纯粹, 是自由抒发的天性…… 所以: 对他们来说,最高的境界, 也许就是像孩子一样, 没有思想包袱, 没有世俗观念, 看见什么表达什么, 无拘无束,真实自然。“ 孩子的世界,原本就是饱满且生机勃勃的。 “那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她只有九个月大,就这样爬过来,手上沾满颜料,在画布上涂抹,或许她要勾勒出她脑中的世界。”被誉为“世界十大神童”的Aelita Andre的父亲感慨于孩子能够用绘画做出如此炽烈而生动的表达。 (看见9个月大的孩子手上沾满颜料马上打算开始涂抹,那一刻没有颤栗和惊叫阻止的父母朋友,此处快给自己掌声!) 锵锵锵,本文主人公: 9个月开始创作, 2岁办画展, 4岁入百万, 9岁名满天下的澳大利亚天才小画家 Aelita Andre 隆重登场! 现在Aelita的作品的价值 已经达到了每幅上千美元的高价, 买家遍布全球, 作品的限量印刷版都要卖到680美金。 她的画色彩缤纷、灿烂奔放,弥漫着轻快明亮的感觉,展现出一种自然纯真、无忧无虑的风格。或许这正是Aelita Andre 画作受到如此多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原因,自然流露、未经雕琢的美好童真、童趣,永远都是那么打动人心。 Aelita 通过喷溅、挤压、堆积、涂抹颜料进行创作。 就像孩子们到了沙滩上会爆发创造力用各种方式玩沙子一样。她让颜料肆意的在画布上旋转、爬行、挥洒。她还把生活中收集到的树皮、树枝、纽扣、羽毛和小玩具也加在画中,使得成人觉得画面的整体效果极具质感和深度。 在Aelita的世界,没有“失误”,一切于创作中发生的事,都可能成为灵感来源。她曾创作的一幅作品《Island of Spring》,是跟随音乐起舞时,用沾满颜料的脚踩出的一幅画,画作中加入了沙子、七彩闪粉和羽毛,这些元素在她眼中,寓意春天来临,“我在画上起舞,却把画布踏穿了,于是我把这个位置变成画布的嘴巴,把羽毛和珍珠填在里边。”Aelita解释说。 ![]() ![]() ![]() ![]() ![]() ![]() ![]() ![]() ![]() ![]() ![]() ![]() ![]() ![]() ![]() 看到这里, 想必各位都发现了同一个问题: Aelita的作品与开头杰克逊·波洛克价值1.62亿的作品 甚是相似啊! 没错!Aelita创作时的样子, 让媒体感觉像是看到了 “抽象派大师”杰克逊·波洛克 再世创作一般。 原来,这看起来的“瞎画” 竟然是有门派的!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 杰克逊·波洛克自1947年开始使用“滴画法”,他把棍子或笔尖浸入盛着颜料的罐子中,把颜料滴到或甩到钉在地上的画布上,凭着直觉和经验从画布四面八方来作画。他的创作不作事先规划,作画没有固定位置,喜欢在画布四周随意走动,以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画成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网,人称“行动绘画”。 ![]() 此刻,屏幕对面的你,是不是正在想, 这样泼洒?我也会! 那么请快快, 带着孩子们, 一起创作起来吧! 也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Aelita! 今天的分享, 不知你是否感受到了 儿童与艺术家创作的相想通之处? 艺术家探索如何像孩子那样绘画,他们认为打动人心的才是最美的,而这样的审美价值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浪漫、自由、极富稚趣。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守着已经降生、未必是天才的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是否能够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许人类的智商可以通过智力开发而提高。家长越肯花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创造性地游戏玩耍、经常给孩子读书、和孩子进行有趣味有思想的交谈,孩子的智力发展就越健康。相反,如果家长牺牲这样的天伦之乐,把孩子交给陌生的早期教育专家,让他们用过分学术化的课程占据孩子的童年,或者用大量生词卡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可能变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