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书评|《边城》就是没法感动我

 熙熙dmhsk 2016-03-1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57 《边城》读后感 来自外滩教育

看点  少年书评也是外滩教育的一个全新栏目。外滩君邀请所有热爱阅读、敢于提问、喜欢写作的同学来写书评。本期作者是上海中学高一学生王亦瑒同学,她对现代文学经典《边城》的解读不同一般,冷峻的质疑笔调显示出她对人生、爱情等基本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理性认知。王同学也是樊阳人文公益讲坛的成员,本文就是公益讲坛上发表的习作。下面,您可以一边听王亦瑒同学的朗读,一边来看她的这篇文章。


文 | 王亦瑒(上海中学高一 )    


读完这篇小说,我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叹息惋惜主角三人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相反,其实我的内心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震撼或是感动,我发现,我无法将自身的感情带入。


之前在质疑中,我想问此文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是否并未显得那么真实?并非说心理描写不够细腻,沈从文先生确实运用了许多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而是,人物的感情过渡有些令人难以捉摸。



无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因为生理上的激素分泌等等会渐渐渴求爱情,但那往往是一种虚幻的生理需求而已,当时间真正沉淀过后,回过头来也许会发现年轻时所谓的爱情是那么虚幻可笑,那么心浮气躁,这想必沈从文先生并不会不懂。


然而,对于翠翠爱上了傩送的过程,几乎是一笔带过。确实,翠翠在成长,她的心里想法在渐渐变得复杂,变得成熟,甚至出现一些神奇的幻想,这都极能让人感同身受。见过了傩送一面,在心里默默留下特别的印象,甚至是好感,这都很正常,但也应远远谈不上爱。


如此来看,表达爱意更清楚的天保,不也算好的?至少他应会认真待她。说到这里又出现了矛盾,天保又是怎么爱上翠翠的?难道只是因为她的标致长相?难道是因为她是老船夫的外孙女所以应该擅长家务?他们二人连话都未曾说过几句,就这般轻易的许给了终生(天保对翠翠)?


难道,这种只凭一些些想法、听闻就确立的情感,真的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中的爱情?同样,这个疑问也存在于傩送身上。假设换一个人,假设中寨人的女儿同样美丽,同样娇俏,同样擅长家事,傩送是否也会不计一切的爱上她?还是说,这只是沈从文先生为了追求一种戏剧化的效果,而故意落笔?若真是如此,那么这种戏剧化,也太让人失望了。


真正捉摸不透的,是老船夫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百度上述说的形象很官方,“爷爷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


他也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然而,我并不认为这真的是老船夫的所有性格。


人性必然是复杂的,文中老船夫的心理、动作所费笔墨甚至多于几位主人公,这必然不仅仅是在塑造一位“中国好爷爷”的形象。无疑,老船夫对翠翠的关爱是不可抹杀的,他曾非常舍不得翠翠离开自己身边,后来又想通了,觉得翠翠迟早要找一个终生的依靠,或者担心翠翠走了她母亲的老路,所以想要为她找个好归宿,这完全符合百度上的解释。


然而,老船夫在文中做了很多事完全是多此一举,他想探听天保的心思,却又无法从翠翠那里得到指向性的答案,于是瞻前顾后,给不了交代还吊着人家胃口,甚至有几分前后比较、奇货可居的味道,在得知天保坏了,傩送态度冷淡时,“心中大不快乐”,“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减少了,对于翠翠方面也不大注意了。翠翠象知道祖父已不很疼她,但又象不明白它的原因。”


若真是全心为着翠翠,表现也许并不会如此,也许他会唉声叹气,但可能更应该注意起翠翠越发细腻的心思吧?不得不说,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无法感觉到这是一个疼爱外孙女的好爷爷,在文章前段尚且还能感受到他的豪爽淳朴、踏实无私,在文章后段的东拉西扯中,他的形象已经不再那么令人有好感了,说的直白点,让人厌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