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台北故宫特展作品选辑)

 书法初步 2016-03-12



     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典范与流传」范宽及其传派作品特展,共计陈列四十五件画作。依作品性质,划分为「谿山行旅图的传续」、「范宽的传称作品」、「范宽画风的影响」三类 ,系统地展示继范宽之后,历代画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学习范宽「雨点皴」、「矾头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宽风格的传续脉络。本次辑取部份展品及范宽其它作品高清图及相关介绍,以飨读者!



  范宽(约950-1031间)是北宋的山水画大师,籍贯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字中立,一说名中正,字中立,因个性温厚,卓有大度,关中人习称性缓为宽,故名。其画初学李成(916-967)、荆浩(10世纪),后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院藏〈谿山行旅图〉是存世繫于范宽名下的山水画中,最受肯定的真迹。此画在近、中、远三段式的基本构图中,巧妙地藉助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渺小行旅与主山巍峨崇高的对比等手法,缔造出一种如临真境的壮伟意象。幅右下角树隙间,暗藏有「范宽」二字签款。
 
另幅〈临流独坐图〉,虽无作者名款,同样被视为具备范宽风格的钜製。此作中,山顶攒簇密林、山石轮廓用重墨勾勒,以及水际作突兀大石等特质 ,均与〈谿山行旅图〉一脉相承,惟皴笔已呈显较为规律化的侧锋小斧劈,故推断成作时间与李唐(约1070-1150后)相去不远。
 
此次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范与流传」特展,共计陈列四十五件画作。依作品性质,可划分为「谿山行旅图的传续」、「范宽的传称作品」、「范宽画风的影响」三类 ,系统地展示继范宽之后,历代画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学习范宽「雨点皴」、「矾头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宽风格的传续脉络。


《宣和画谱》所记载的御府收藏,范宽作品凡五十八件,但其中并无〈谿山行旅图〉之名,今名应是依据诗塘上董其昌(1555-1636)跋所订定。


谿山行旅图的传续



〈谿山行旅图〉在北宋初年,为「巨碑式」山水树立了最佳的典范,此作中除了范宽本人的签款外,另有宋代钱勰(1034-1097)及明、清两代的印记,可略见其流传的脉络。后世传摹此画者亦不乏其人,以院藏作品为例,即有明董其昌题〈放范宽谿山行旅图〉、清人(原题范宽)〈行旅图〉、唐岱(1673-1752后)〈放范宽山水〉等数幅。上列作品,各有立轴和册页的不同形式,虽布局大致相彷彿,惟均远不及原作之壮伟。


宋 范宽 谿山行旅图

范宽(约950-1032后),字中立,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擅画山水,初学李成(916-967)、荆浩(10世纪前半),后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

本幅採三段式构图,近景为下方居中的巨石,中景则是驴队所在,远景画一高耸主山。山腰下藉云雾留白,凸显空间远隔之效。全幅以方折墨线钩勒轮廓,再藉短簇如雨点般的皴笔,模拟土石质感。庞大山体与画中的行旅驴队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慑人的雄壮气势。右下方树荫下署有「范宽」名款。


宋 范宽 行旅图

本幅《石渠宝笈续编》原题作〈宋范宽行旅图〉,与范宽(约950-1032后)〈谿山行旅图〉相比,结构完全相同,惟溪桥位置稍有高下,尺幅亦较〈谿山行旅图〉为小,欠缺范宽原作的雄伟与高峻之感。

此作画曾为王时敏(1592-1680)所藏,左右方裱绫有王氏八十岁(1671)及宋骏业(?-1713)丙子年(1696)的跋语各一,入清宫收藏后,高宗(1711-1799)亦作有御题一首。画幅的笔墨秀润工整,俨然有清初画风的特色,据近人研究,很可能是出自王翬(1632-1717)所仿。


范宽的传称作品


存世繫于范宽名下的山水画,以本院典藏的〈谿山行旅图〉、〈临流独坐图〉、〈雪山萧寺〉、〈秋林飞瀑〉,天津博物馆的〈雪景寒林〉和波士顿美术馆的〈雪山楼阁图〉等作声名最著。

〈临流独坐图〉纵非范宽原作,但主峰居中耸立、山头点簇密林等特质,明显溯源自〈谿山行旅图〉,惟画山石的用笔已採用侧锋砍斫,成作年代应更近于南北宋之间的李唐(约1070-1150后)。馀如〈雪山萧寺〉、〈寒江钓雪〉、〈群峰雪霁〉、〈秋林飞瀑〉等作,时代均晚于〈临流独坐图〉。明、清时期,更有众多託名作伪者,已去范宽风格远甚。



宋 范宽 临流独坐图

本幅无画家款印,清代著录将作者定为范宽(约950-1032后)。双拼大轴,画中央,主峰堂堂耸立,造型雄伟;山顶密林丛生,构图明显传承自范宽〈谿山行旅图〉。惟岩石画法,已由「雨点皴」转化为侧锋砍斫,再佐以湿墨染晕,俨然具备「小斧劈皴」的概念。而独坐临流的点景人物,减笔草草,形象也与〈谿山行旅〉中赶驴的队伍不同,据此研判,〈临流独坐〉的成作年代,或更近于南、北宋之间的李唐(1049-1130后)。


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画中描绘数峰高耸,山顶遍佈密林,其下岗岭相连,林木深邃,并点缀古寺﹑关隘﹑寒泉及行旅。通幅山势极为健硬有力,章法严整而富有变化。墨色染出阴霾的天空,益能衬托出雪岭高寒的气氛。和〈谿山行旅图〉相较,此幅的皴法与树法已略呈概念化的倾向,推测成作年代应稍晚,但仍不失为理解范宽风格的重要参考。


 范宽 秋林飞瀑图 


范宽画风的影响


南宋以降,受范宽影响的画家不乏其人,如萧照(12世纪)〈关山行旅〉、夏珪(活动于1180-1230前后)〈山水〉二作中,势如铸铁的刚健笔触,即与〈谿山行旅图〉声息相通。

明、清两代画家,于作品上题「放范宽」、「法范华原」、「拟范中立」者,为数尤多,虽风格与〈谿山行旅图〉不尽相侔,仍可据以理解范宽在后世画家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本次选展之沉周(1427-1509)、文徵明(1470-1559)、蓝瑛(1585-1664后)、王时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王翬(1632-1717)、唐岱(1673-1752后)、周鲲(18世纪)等人的作品,俱属此型。即使到清末、民国时期,犹不时有人在作品题跋中述及范宽,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宋 萧照 关山行旅


萧照(12世纪),濩泽(山西阳城)人。靖康之难(1126),流入太行山为盗,后随李唐(约1070-1150后)南渡,并从其学。绍兴(1131-1161)年间,任画院待诏。

本幅收在《集古名绘册》第十幅,无作者款印,旧题归为萧照。在斗方格局中,图写群山环抱,云气涌现,景致高旷。行旅结队,徐行于山间小径上。通幅笔致刚劲,皴线黝黑凝重,形如刮铁,风格与范宽略近。惟构图已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转化为仅刻划高山一隅,可视为南宋时期范宽传派的演衍与变革。


明 董其昌 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册

此幅相传为范中立,特以范山头多作蒙茸草数,有相似耳。顾此法乃不始于范,范画虽厚,亦与此幅门户不伦,谛玩之,其古雅简淡,有摩诘之韵,兼巨然之势,定是李营丘也。世人闻米元章欲作无李论,遂以李画皆题为范,痴人前不得说梦,此之谓也。戊戌六月廿叁日雨霁检诸画题。其昌


清 王翬 法范宽山水


王翬(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江苏常熟人。画艺曾得王时敏(1592-1680)、王鑑(1598-1677)指授,并广泛临摹历代名迹,能笔参古今,兼融南北,被誉为「清初六家」之一。

本幅收在恽寿平(1633-1690)王翬《花卉山水合册》,画秋山红树,行旅缓行于道中。左方自题:「用范华原法」。近景山石,殆沿用范宽(约950-1031间)的雨点皴法,落笔繁複而细谨。群聚的树丛,兼施石绿和朱砂,赋彩明丽,并与远方的峰峦及天色交互辉映,极得虚实疏密之妙。



王鉴仿范宽山水图

王鉴(1598年-1677年),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南太仓人。王世贞曾孙。任廉州府知府,世称“王廉州”。工画,早年由董其昌亲自传授,董其昌向王鉴表示“学画唯多仿古人”,“时从董宗伯、王奉常游,得见宋元诸名公墨迹”,与同族王时敏齐名,王时敏曾题王鉴画云:“廉州画出入宋元,士气作家俱备,一时鲜有敌手”。 吴伟业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并作《画中九友歌》。康熙十六年(1677年)卒。


江参  摹范宽庐山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范与流传」特展清单

谿山行旅图的传续



朝代人名品名形式本幅尺寸
范宽谿山行旅图205.5x103
诗塘
31x103
范宽行旅图155.3x74.4
董其昌题仿范宽谿山行旅图
放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60x31.9
唐岱仿范宽山水
画墨妙珠林(申)
63.3x42
范宽的传称作品



范宽临流独坐图156.4x106
范宽雪山萧寺图182.4x108.2
范宽秋林飞瀑181x99.5
范宽群峰雪霁图
名画琳琅
40.7x27.3
范宽山水
宋元集绘
26.9x23.3
范宽寒江钓雪
名绘集珍
23.3x25.3
范宽山水
唐宋元明四朝合璧
27x24.5
范宽秋景山水 
唐宋元明集绘
24.6x25.6
范宽海山图100.8x41.8
范宽霍童仙界图
天下名山图(贞) 
62.8x42.7
范宽画风的影响



萧照关山行旅 
集古名绘
24.2x26.2
夏珪山水47.6x32.5
江参摹范宽庐山图183.5x99.3
盛懋画雪景151x27.3
沈周仿范宽山水
摹古册
48x44
赵左仿范宽山水
山水册
23x21.5
蓝瑛画雪景268.2x69
蓝瑛仿范宽坐凭樛树
仿古册
32.4x55.7
蓝瑛山溪垂钓
放古山水写生
31.4x33.8
蓝瑛临范宽画法
山水册
25.8x29.5
文徵明画十万图册
万山积玉
32x39.2
赵澄仿范中立飞泉栈道图
仿古山水
31.5x22
董其昌题仿李成雪景
清放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60x31.9
王时敏云峰古寺
国初人山水集绘
31.8x37.8
王鑑拟范华原秋林萧寺图
仿古山水
52.5x27.4
王鑑溪山深秀162.5x62.5
王翬法范宽山水28.5x43
王翬临范宽雪山图187.7x115.5
王翬画孟浩然诗意123.7x55.3
王翬仿范宽雪图
王翬图绘册
34.2x27.4
王原祁山磵林庐
仿宋元人山水
43.4x35.2
王原祁丛林兰若
仿古山水
32.5x36.6
王原祁画山水54.4x33
上诗塘
26.8x33
下诗塘
45.5x32.8
周鲲仿范宽关山行旅
仿古山水(一)
31.5x28
周鲲仿范宽洞庭晓色
仿古山水(二)
31.4x28
唐岱仿范宽画幅287.2x155.2
唐岱放范宽山水123.5x69.3
张雨森仿范宽山水
画册
31x37.1
弘旿画万壑祥云112.2x53
民国钱崖山水扇面19x52.7
民国关山月贵阳花谿图44.8x338.5
拖尾52.4x87


附其它各大博物馆藏范宽作品


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绢本水墨 193.5×160.3厘米 天津市博物馆藏


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泻染,屑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此图历来受到广泛重视。清代收藏家安岐称其为“华原生平杰作”。因此在范宽有限的传世作品中尤其难得。名款“臣范宽制”四字,隐于前景树斡中,因年久字迹漫漶不易辨认,关于此图是否为范宽之作,近年在绘画史家间尚有不同看法,但说它是宋画中代表范宽画派的重要作品,则是大家公认的。据收传印记,可知历经清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入内府,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 

本图以三拼绢大立幅图写北方冬日雪后山林气象。画上群山重重壁立,气势苍茫,深谷危径,枯木寒柯,隐现寺观,山麓水边密林数重,后有村居屋舍,一人张门而望。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此图是否为范宽真笔,鉴赏家尚有争议,但公认为北宋范氏流派中之杰作。 


赝品画



明人画 范宽山水 181.9×76.1厘米 弗利尔美术馆藏



宋 佚名 仿范宽山水 美国大都会艺术馆藏

 


宋 范寬(傳) 雪山樓閣圖 軸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北宋 范宽 雪山行旅图(明人画)215.9 x 120.6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范宽 踏雪寻梅图 故宫博物院,明人画,张伯英误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