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本体学专题讲座——开悟的前提

 天地虚怀xia 2016-03-12

思维本体学专题讲座——开悟的前提

    主讲:清凉月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开悟的前提,开悟回归如来藏是佛教的根本任务,因此这部分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开悟的原理,这部分内容主要在《思维现象基础研究》这本书里面,大家如果要深入学习的话,详细看一下。

下面我们开始详细的谈,住于思维本体是回归思维根本状态(也就是回归如来藏)的前提。我们的思维分为思维根本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思维根本状态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如来藏,思维衍生状态就是我们说的“妄心”的状态。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执着心”,思维衍生状态是建立在“执着心”基础上,因此我们只要能够破除“执着心”,也就能够回归思维根本状态,这样就能够回归如来藏。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执着心”,“执着心”是一种功能,它是一种波动很大的心力,我们从思维根本状态进入我们当前现在这种思维衍生状态的时候,我们会突然产生一种很强大的心力,这种心力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它是思维的一种功能。这就像我们看海水和浪花的关系一样,浪花是由海水形成的,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海水的一种功能。同样的我们用一个例子,也可以通过电机来进行认识,电机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它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在通电之后,它形成一种功能,就开始轰隆隆的运转,通电的这种状态,就是它的一种功能的状态,思维衍生状态也是这样的。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明白,“执着心”是一种功能,任何功能都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执着心”也是这样的,它也具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演变过程。它是怎样演变的?我们来看,执着心具有产生的念头和运作念头的两大功能,其产生念头的功能是执着心的基本功能,这个功能只要执着心存在,你是绝不可能消灭的,它是和执着心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只要念头还在产生,它表明执着心是存在的。

在高级禅定也是这样的,念头之所以会自动的产生,那是因为“执着心”没有消失、没有排除,而运作念头是“执着心”的一个比较复杂的功能,它是“执着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了选择性思维。

我们通过对思维本体的理论学习我们知道,从思维根本状态进入我们思维衍生状态的时候,刚开始是出现这些单独的念头,这些念头并不展开相续性。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念头的时候,也就是我们执着于其中一个念头,这时候念头就展开相续性,也就是说念头之所以展开相续性,是因为选择性思维形成,选择性思维导致了念头展开相续性运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到,运作念头是“执着心”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形成选择性思维后才产生的一种功能,是一种较为高级、较为复杂的功能。

对于这两种功能,我们在实证中应该怎样解决?这是由实证的原理,由我们实证的目的决定的,我们实证的目的是回归如来藏,是回归思维根本状态。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两种功能进行认识,并认识破除这两种功能的基本原理,这就是我们破除“执着心”基本的原理。

在生活中我们有一种经验,我们还用电机的例子来说吧。我们把电机它的功能降到最低,然后突然给它施加一个高电压,这样就会彻底的摧毁电机,因为电机在低速运转的时候,它不具备高速的反应能力。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当我们处于静的时候,我们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很差的,不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这时候突然受到惊吓,我们就会一下子丧失了反应的能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应对这种突发的情况,完全丧失了应变的能力,这种现象我们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的。

从这里我们看出,当我们把某种事物的功能降到最低的时候,然后给它施加突发的外因,施加一个突然的因素,这样就会摧毁它的能力,因为事物的功能降到最低的时候,就失去了快速应变能力。对“执着心”的破除也是这样的,我们把“执着心”的功能降到最低,这时候在突发外因的作用下,瞬间就能够摧毁“执着心”的功能,摧毁“执着心”的功能,这样就彻底摧毁了“执着心”。这样我们就必须了解“执着心”的功能,产生念头是“执着心”最基本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证中,必须把“执着心”的功能降到最低,降到哪种情况下?降到产生念头这个功能,唯一保留这个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突发外因就能够摧毁“执着心”,摧毁它的产生念头的功能。通过摧毁它的产生念头的功能,摧毁“执着心”,因为什么?“执着心”和产生念头这个功能是严格对应的,只要有“执着心”就一定有产生念头这个功能。反过来,破除了它这个功能,也就破除了“执着心”。

在仅仅保留产生念头这个功能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这时候念头会自生自灭,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任何一个念头都无法展开相续性思维。

我们将来在实证中就会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你会发现,念头是自己产生,自己消灭,它就像鱼在下雨天跳出水面,大雨将要到来的时候,鱼从那个水面跳出一样,它自动跳出来又自动落了下去,就是自生自灭。而我们现在这种状态是念头出现之后,你要想办法让它熄灭,你必须观它才行。在那种情况下,你不需要做任何主观方面的努力,它就自己产生,自己消灭,自己产生,自己消灭,这种现象我们就称之为住于思维本体。

在这种情况下,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任何一个念头都无法展开相续性思维,这样我们就住于思维本体了,很显然住于思维本体就是住于“执着心”的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产生念头的这个功能,而排除了运作念头的那个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能够在突发外因的作用下,回归思维根本状态(回归如来藏)。

由此可见,住于思维本体是回归思维根本状态(是回归如来藏)开悟的前提。在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和愣神,受这惊吓时的愣神这种现象作对比。我们在受到突然惊吓的时候,尤其是在静的情况下,我们在受到突然惊吓的时候,你会同样表现为手足无措,念头也无法产生,这种情况很多人容易把回归如来藏进行混淆。因为很多人在实证中,他不由自主会住于一种静的状态,这时候突发外因到来的时候,也能使他一下子进入一种愣神的状态。

怎样把这种状态和回归如来藏状态进行鉴别?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回归如来藏的前提,也就是在进入这种愣神状态之前,你是住于什么样的状态?你是住于思维本体吗?你能观到念头的自生自灭吗?很显然,我们平时是往往是住于静中的,静是一种心理的状态,心理的体验,它同样是一种相续性思维,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相续性思维,是一种心理的体验,由于你是住于这种相续性思维,并没有住于思维本体,并没有观到念头自生自灭,因此在受到突发外因作用的时候,你是进入了愣神的状态,而没有证入如来藏状态。所以当你从这种状态脱离的时候,你无法观到一对对自动产生的念头,也无法体验到那种突发的心力。这种现象,我们需要对它深入的认识,要不然我们在实证中,很多人会把这种现象误认为是回归了如来藏。对这种现象更深层的认识,我们可以参考《思维现象基础研究》这本书中的相关的章节。

总之来说,要想回归如来藏,我们必须住于思维本体,这是我们回归如来藏,我们开悟的前提,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们是无法回归如来藏的,佛教的任何修行方法,只要你是希望回归如来藏的,你就必须做到这一点。无论是在动中观,还是在静中观心,都是这样的,今天咱们就谈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