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坊的故事,不多不少,正正好好

 荷叶的图书收藏馆 2016-03-12
淮海路上的巴黎春天旁
有一幢装饰风格的大楼
在大楼大堂式的走廊中
仔细的行人,应该不难发现“淮海坊”三个字
这是一个精致而内敛的上海梦的里子
这是老上海典型的“新式里弄”,不过这个“新式”却是西式的,“淮海坊”是仿法式的,但不是法国人建造的。1924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普爱堂投资建造了这里,它最初的名字叫“霞飞坊”。
普爱堂,其实是天主教会的一个办事处,主要给来中国的外籍教士学习汉语和办理圣母圣心会所属教区所需要的经费和采购等事情。

“淮海坊”当年还叫“钱家荡”,普爱堂从这里的业主钱文祺等人的手中“永租”了这块土地,“霞飞坊”就这样被建了起来。
在这个占地26亩的土地上,有混合结构联列式单间新里住宅167幢,大多是3层,少数为2层,建筑面积27619平方米。基本是一幢一户,也有一户两幢打通内墙的。

由于每幢房子的月租是关银58两,约折合银元82元。义品洋行和美国美业地产公司先后都负责过这里的经租业务。由于租费的昂贵,这里的租户都是殷实的工商业者、中高级官员还有高收入的文化人、高级职员和医生、律师等。
这自然是一条不平常的里弄,1927年10月,徐悲鸿就住进了这里的99号,这位从法国学成归来的画家将他的画室设在这里的三楼。这一年的圣诞节,徐悲鸿的长子徐伯阳在这里出生。满月的时候,郎静山送了徐伯阳金锁片。
还是那年的冬天,他与田汉和欧阳予倩成立了南国社,这个志在“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的组织开始了它的生命。
许广平在鲁迅去世的1936年10月,也搬到了这里的64号,不过她住在两楼,周建人夫妇住在三楼,不过之后他们搬去了四明新村,三楼成了鲁迅遗物对的存放地,大家所熟知的鲁迅的藤椅和他逝世后拓制的石膏面模都放在这里。亭子间成了许广平整理鲁迅文稿的地方。不过,为了防止丢失,鲁迅的手稿还被藏在厨房墙角的煤堆中。
在1937年后,这里的居民猛增,一下子变成了430户,一共1909多人。
在这里居住时间最长的要属于巴金了,他从1937年9月搬入59号开始,总共居住了18年,不过,他一开始与好朋友索非同住,不过索菲夫妇住在二楼,他住在三楼,三楼的房间并不大,除了占去一半的书橱,余下的就是临窗的写字台和一张床,还有几把椅子了。不过这里的光线并不太好,“猛的走进去,黑洞洞的”。1940年去了大西南,抗战胜利后住在这里,到1955年搬迁到武康路。
——巴金的书房
住在这里的巴金几乎都是白天读书,晚上九点后开始写作,一写就一直写到深夜,一般是一两点,有时也会写到四五点钟,夜静悄悄的,不过一杯浓浓的沱茶总是在他的写字台上。不过,这里对于巴金来说应该会有一丝感伤。

在这里,他送走了自己的三哥李尧林,作为小说《秋》的第一个读者的三哥,留下的只有一把燕京大学发给优等生的刻有他名字的金钥匙。老人还是给“淮海坊”留下了他的礼物——小说《团圆》,而人们更为熟悉的名字叫《英雄儿女》。
随着霞飞路更名为“淮海路”,“淮海坊”也被叫开了。在弄堂里居民的记忆中,弄堂口总会出现在每天上午九、十点钟在自家小桌子上剥豆拣菜扼“爷叔”;

每天中午弄堂里搬着躺椅打午觉的“伯伯”,晚上有些家门口也会有看着晚报的“老爷爷”。从这个繁华马路的后台,能够看到的是生活原本最朴实和真实的一面。
现在这里,
一样的红砖墙,
一样的大弄堂套着小弄堂,
弄堂里不时会有自行车经过,
不变的是那棵枇杷树
和在门口捡菜的“老阿婆”。

这一排排红砖墙的房子,
倒像是历经了岁月洗礼的迟暮美人。
周围环绕着的喧嚣,
又仿佛像世俗的影子笼罩在她的身旁。
隐藏于繁华的深处,
才是最真实的上海生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长按二维码查看馆藏
长按二维码查看馆藏
上海图书馆信使
做专业的阅读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