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童: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外国小说

 昵称JDTWtBsL 2016-03-13

“雷德利亚神父在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景。”这是《佩德罗·巴拉莫》中的某一节的开头,大家是不是觉得眼熟?当然,这令人想起著名的《百年孤独》的开篇部分,比较具有戏剧意味的是,人们通常把这著名的句式当做马尔克斯的注册商标,却不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对另一个伟大的作家的脱帽致敬。

一位优秀的作家,往往也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他藏在百宝箱中的那份“秘密清单”,不仅是打开其创作世界的钥匙,也为我们展现了浸润着私人经验的,有色彩有温度的文学版图。这个周末的夜晚,分享苏童《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外国小说》,并推介《小说月报》2016年3期选载的苏童短篇新作《万用表》。更多新刊精彩,敬请期待。



苏童,1963年生,江苏苏州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碧奴》《河岸》《黄雀记》等。长篇小说《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妻妾成群》《人民的鱼》《私宴》《拾婴记》《香草营》《她的名字》分获《小说月报》第四、十、十一、十二、十四、十六届百花奖。



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外国小说



文│苏童



孩子们打开他们的百宝箱,箱子里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心目中的宝物,但一定是箱子的主人所珍爱的,一堆杂物,因为凝结着收藏者的感情和记忆,自然闪烁着珍奇的光芒,百宝箱便也有了毋须商榷的价值,现在我做的这件事,其实就是把自己的百宝箱从床底下拖出来,打开的时候有一种强加于人的粗鲁,一意孤行的执着,好在里面的都是小说,不读不知好歹,就像孩子们用天真烂漫绑架别人的目光,选家用自己的记忆绑架别人的阅读时间,我想这是现实世界上唯一可以容忍的绑架了。


当然,关键词仍然是影响。


影响——一个意味深长的词汇,加西亚·马尔克斯对胡安·鲁尔弗《佩德罗·巴拉莫》可以倒背如流。他从来没有掩饰过他对后者的狂热。“雷德利亚神父在很多年后将会回忆起那天晚上的情景。”这是《佩德罗·巴拉莫》中的某一节的开头,大家是不是觉得眼熟?当然,这令人想起著名的《百年孤独》的开篇部分,比较具有戏剧意味的是,人们通常把这著名的句式当做马尔克斯的注册商标,却不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对另一个伟大的作家的脱帽致敬。


“发现胡安·鲁尔弗,就像发现弗兰茨·卡夫卡一样,无疑是我记忆中的重要篇章。”马尔克斯在谈及胡安·鲁尔弗时强调了一个前辈作家如何占据了一个后来者的记忆。记忆,散漫的或者有条不紊的记忆,这恰恰是一个作家对另一个作家产生影响的本质体现。


《胡安·鲁尔弗中短篇小说》出版于1980年(当时的书价为0.79元。如今是再也找不到有如此性价比的小说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还很年轻,无端地蔑视传统,对于当时最新的翻译小说的阅读更像是一次次的技术解密工作。但是《佩德罗·巴拉莫》带给我的是震惊,震惊之后是一种崩溃感,这是一个文学青年在遇见一座奇峻的小说高山之后的崩溃,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小说文本。不知道是写作者的思想还是回忆在飞翔,不知道是写作者的身体还是心灵在穿越,穿越一个个村庄,“这个村庄充满了回声”,“有的村庄具有一些不幸的味道”。穿越一个个传奇的佩德罗·巴拉莫(这个英雄是幽灵还是一个活人?),我所有的生活常识和文学常识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在这样的作品中,试图勾勒什么是徒劳的,因为文字的魔力使人晕眩并且失去了抒发读后感的能力,《佩德罗·巴拉莫》是一部无界线的小说,叙述与想象没有界线,死者和活人没有界线,真实和虚幻没有界线,时间和坐标都被消灭了,被消灭的还有我迷信的定向思维。从此我知道小说的空间不是文字与世界的简单二维空间,它是一个神秘的不可预设的多维空间。


这里选的另一部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也事关二十年前的阅读记忆。我上高中时用有限的零用钱买了一本《当代美国短篇小说集》,读到了李文俊先生翻译的这篇《伤心咖啡馆之歌》,我至今说不清楚我对这部小说的偏爱是出于艺术评判标准,还是其他似是而非的标准,偏爱也许是不讲道理的,可以怀疑的一点是:我对那类仿哥特式小说有本能的兴趣,这是一个曾经钟情于侦探推理小说的青年人觉醒之后的合理延续。小镇酒馆“有钱的爱密利亚小姐”“贫困潦倒的罗锅表哥李蒙”组合成一个充分满足猎奇心的舞台(尽管现在看来那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小镇的舞台)。百叶窗开开合合,室内光线阴暗,女主人“脸上有一种严峻粗犷的表情”,而且“有点斜眼”,性格乖僻对人充满敌意,男主人是个无家可归的可怜的驼子,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舞台边缘站着永远无所事事飞短流长的小镇人。这样的一个舞台,上演什么样的戏合适?当然是一出阴郁怪诞的神秘恐怖的戏(多少带有一点血腥味的),哥特式小说的圈套诱惑你怀着低级的向往期望着什么,但渐渐地你发现所有的主题都被巧妙地偷换过了,阴郁怪诞的是爱密利亚小姐对驼子热烈的爱情,神秘恐怖的是驼子李蒙表哥的内心世界。没有谋杀,但有比谋杀更加残酷的羞辱与背叛,没有血腥味,但有比死人更伤心的结局。我想这也是英年早逝的卡森·麦卡勒斯小姐给这部小说取名的由来。


巧合的是我喜欢的威廉·福克纳的短篇《献给爱米丽的一朵攻瑰》也是被认为带有哥特式小说风格的,我不得不承认它与《伤心咖啡馆之歌》读来有息息相关之气,从写作时间上推断,《伤心咖啡馆之歌》有可能是受了这一朵“玫瑰”的影响,但这不是我要探讨的问题,我一直想努力和读者一起弄清楚的是:一部好小说的外部动力可不可以是二流的甚至不入流的小说?众多热爱福克纳的人会下意识地反问,为什么把低级的哥特式小说与伟大的福克纳相比呢?我打赌这不会是福克纳先生本人的反应。最优秀的作家在写作上可能是最民主的最无成见的,不耻下问不仅是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艺术态度。《玫瑰》区别于福克纳其他波澜壮阔深刻沉重的长篇巨制,显得那么精致易读,在我看来,与其说他借助了哥特式小说阴沉怪诞的叙述气氛,不如说是这类小说中人物推开沉重大门的动作给了他非凡的灵感,于是他在短短的篇幅中完成了两个推门动作,一扇门是爱米丽小姐居住的破败宅屋的尘封之门,还有一扇门是爱米丽小姐的内心之门,这么直接,这么精妙绝伦,我们最后看见的是比《伤心》的结尾更加惊人的场景,看见爱米丽小姐尘封四十年的房间,死去多年的情人依然躺在她的床上,看见“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爱米丽小姐其实也是躺在那儿的,她的内心一直孤独地躺在那儿,是一颗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之心。读哥特式小说是要让你害怕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当然也让人害怕,不过由于圣手点化,恐惧不是因为恐惧引起,是为了一种尖锐的孤独和悲伤。


说到孤独、孤独的不可摆脱和心灵的自救是肉眼见不到的现实,孤独是人类困境中最大的沼泽地。优秀的文学家关注着这样的现实。霍桑《威克菲尔德》这个短篇带给我的震动不比他著名的长篇《红字》弱小,一个离家出走的男人,他的隐秘的栖息地竟然是离家不远的另—个街区,一个离家出走的人,每天可以路过家门,暗中观察家人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设置首先就先声夺人了。这个男人要干什么?他恐惧什么?逃避什么?离家出走的直线距离不到千米,反而让人有兴趣丈量别的更多的距离,比如离开社会的距离,离开道德的距离,自由的最佳距离等等,以我的理解,这是一个孤独者极其智慧的自救方式,躲在近处,失踪二十年后再回来,这几乎是某些人在暗夜里的一次胡思乱想,霍桑在一百年前就将它昭示于天下,写出来,竟成了一部鬼斧神工的小说。霍桑对人的困境的解决方法当然不可复制,在博尔赫斯《第三者》中,相依为命的贫苦兄弟不巧爱上了同一个风尘女子而不能自拔,为了免于不坚固的爱情破坏坚固的兄弟之情,他们的选择是摆脱爱情,摆脱的方法却是充满罪恶的,他们杀了那个女人。也许读者会惊讶于优雅的博尔赫斯写出如此暴力的结局,而且他让令人发指的暴行在小说里顺理成章,成为人物的最后的出路,我也觉得意外,但我想这是因为最优秀的作家不给自己设置任何法令吧,他无须回避暴力,因为他不宣扬暴力,他所关心的是人的挣扎,人的境遇,以及种种有效或无效的自救方式。


作家总是会用作家的手段表达人类境遇,比如象征,比如反讽,无论它多么古老陈腐,多么容易让人识破,却像是农夫手中无法抛弃的农具。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广为人知,自不必多说。在贝内德蒂《阿内西阿美女皇后》中,失去记忆作为一次性象征贯彻始终,极其有效地渲染了人的困境,而集体性的失忆(以身份不明的美女和心怀鬼胎的嫖客为代表)似乎可以看做一次对人的情感统计,尽管这统计消极到令人沮丧。更加直接而令人不快的统计发生在迪诺·布扎蒂《七层楼》中,那个意大利作家干脆用七层楼统计一切,下降是他对人的处境的所有看法,由此,他异常麻利冷酷地把人物一层层推下去,从七层推到一层,直至推向深渊。而君特·格拉斯《左撇子》相比之下显得孔武有力,但我们看到两个矫正左撇子的人最后是用枪解决问题时,我们不幸地回到了象征手法的基本温习中,左撇子到底是谁,用枪解决的到底是哪些问题,谁的问题?这一问也许多余,问小说的意图,有时候问得人忧心忡忡起来,也不知是好是坏。唯一确凿的是象征的力量永远不死,或许可以说,没有落伍的艺术手段,只有落伍的使用者吧。


貌似平静的世界潜藏着太多不平常的细节,而平常与不平常都不可忽略,好多作家都在记录这样那样的细节,它们来自于所渭的日常生活。记录因记录者的姿态和性格各异,你会闻到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气味,各种各样人的气味(包括体味)。细节永远是深入人心的。这类的小说帮助我们回味他人的生活,也回味自己,帮助我们更深地认识他人,也认识自我。我本人一直钟爱的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就是这么个传达生活的气味的人。卡弗对当代普通人生活有着细如发丝的洞察力和一种天然的平等温暖的视觉态度,他的同情心和他的简洁朴实的文风一样毫无矫饰。《马辔头》里的霍利茨一家破产以后从头再来,等待他们的依然是破产,一家人再次迁徙,留下一只马辔头,散发着无比悲凉的气息,掩卷之后,人走茶不凉,读者是可以清晰地闻到那种气味的,是令人心冷的铁的气味。有点酸楚,有点沉重。生活和人的灵魂同样充满褶皱,褶皱中有严重的挫伤,有好多暧昧不清的地方,作家要指给人们看,有的像雷蒙德·卡弗用粗壮有力的手指,有的则用细长灵巧的手指,比如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她的《办公室》只是记叙了一个家庭妇女租用一间办公室写作的故事,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几天交往,如此日常化的叙述手段,却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准地翻开那些褶皱,让我们看见了别人或者我们自己深藏的污垢。与《办公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普里切特《潜水夫》约翰·契弗《巨型收音机》等等,它们都让我们看见了某些被遮盖的事物,让我们听见了寻常生活中某些不寻常的回声。


作为一个选编者来说,我已经说得太多。或许小说没有写什么的问题,只有怎么写的问题,而怎么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个宽阔到无边无际的天问,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永远的诱惑。所有来自阅读的惊喜,终将回到不知名的阅读者身体内部或者心灵深处。另外,就像童话之于我们的儿女,我一直觉得短篇小说很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深夜挑灯,在临睡前借助一次轻松的阅读,摸一摸这个世界,让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多好。当然阅读从来没有时限,《圣诞节忆旧》中那个善良而孩子气的老妇人在十一月的早晨醒来时会大声对孩子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如果我们在“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醒来,为什么我们不能说,这是读小说的好天气?!



——苏童选编《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小说·外国卷》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苏童:影响了我的二十篇外国小说


[乌拉圭]马里奥·贝内德蒂《阿内西阿美女皇后》

[德]君特·格拉斯《左撇子》

[加拿大]艾丽丝·门罗《办公室》

[英]伊弗林·沃《勒弗戴先生的短暂外出》

[英]维克多·普里切特《潜水夫》

[意]迪诺·布扎蒂《七层楼》

[法]诺尔·夏特莱《美女与怪物》

[奥]弗兰茨·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美]约翰·契弗《巨型收音机》

[墨西哥]胡安·鲁尔弗《佩德罗·巴拉莫》

[美]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

[美]纳撒尼尔·霍桑《威克菲尔德》

[俄]安东·契诃夫《万卡》

[法]居伊·德·莫泊桑《羊脂球》

[美]艾萨克·辛格《傻瓜吉姆佩尔》

[美]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

[阿根廷]豪尔赫·博尔赫斯《第三者》

[美]杜鲁门·卡波特《圣诞节忆旧》

[美]雷蒙德·卡弗《马辔头》







苏童: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



谈及短篇小说,古今中外都有大师在此领域留下不朽的声音。有时候我觉得童话作家的原始动机是为孩子们上床入睡而写作,而短篇小说就像针对成年人的夜间故事,最好是在灯下读,最好是每天入睡前读一篇,玩味三五分钟,或者被感动,或者会心一笑,或者怅怅然的,如有骨鲠在喉。如果读出这样的味道,说明这短暂的阅读时间没有浪费,培养这样的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始于平庸而终止于辉煌,多么好!


当然前提是有那么多好的短篇可以放在枕边。


首先让我谈谈读霍桑《威克菲尔德》的感受,我觉得它给我的震动不比《红字》弱小。一个离家出走到另一个街区的男人,每天还在暗中观察家人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设置本身已经让作品具备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个男人恐惧什么?这个男人在逃避什么?这个男人离家出走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一千米,但是我们作为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丈量他离社会的距离,离开伦理道德的距离,这就是《威克菲尔德》的鬼斧神工之处。一个离家出走几百米的男人因此比许多小说描写的飘洋过海的离家出走的人更加令人关注。而老奸巨滑的霍桑却不想摧毁什么,他让威克菲尔德最后又回到了家里:“失踪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一天傍晚,威克菲尔德习惯性地朝他仍称为家的地方信步走去。”霍桑让这个人物“晚上不声不响地踏进家门,仿佛才离家一天似的”。就这样,在发出一种尖厉的令人恐慌的怪叫声后,霍桑也善解人意地抚慰了我们不安的感官,也扶正了众多紧张的良心和摇晃的道德之树。


辛格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朴拙的小说观,他总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气,固执己见地种植老式犹太人的人物丛林,刻画人物有一种累死拉倒的农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饱满得能让你闻到他们的体臭。《傻瓜吉姆佩尔》就是他最具标志性的人物文本。与辛格相此,我们更加熟悉的大师福克纳一直是在用人类写作历史上最极致的智慧和手段为人类本身树碑立传。《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评论认为是吸收了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哥特式小说与伟大的福克纳相比算老几呢?这是众多热爱福克纳先生的读者下意识的反应,但这不是福克纳本人的反应,他是不耻下问的。我们所读到的这朵“玫瑰”最终是经过圣手点化的,所以它阴郁、怪诞、充满死亡之气,却又处处超越了所谓“艺术氛围”,让人们急于探究爱米丽小姐的内心世界。她的内心世界就像她居住的破败宅第,终有一扇尘封之门,福克纳要为我们推开的是两扇门,推开内心之门更是他的兴趣所在。所以我们看见门被打开了,看到爱米丽小姐封闭四十年的房间,看见她的死去多年的情人的尸体躺在床上,看见枕头上的“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我们看见爱米丽小姐其实也躺在那里,她的内心其实一直躺在那里,因为福克纳先生告诉我们那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之心。我们读到这里都会感到害怕,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为了孤独。


孤独的不可摆脱和心灵的自救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和文学大师们关注这样的现实。博尔赫斯《第三者》不像他的其他作品那样布满圈套,这个故事简单而富于冲击力。《第三者》叙述的是相依为命的贫苦兄弟爱上同一个风尘女子的故事,所以我说它简单。但此篇的冲击在于结尾,为了免于不坚固的爱情对坚固的兄弟之情的破坏,哥哥的选择是彻底摆脱爱情,守住亲情,他动手结果了女人的生命。让我们感到震惊的就是这种疯狂和理性,它有时候成为统一的岩浆喷发出来,你怎能不感到震惊?令人发指的暴行竟然顺理成章,成为兄弟最好的出路!我想博尔赫斯之所以让暴力也成为他优雅精致的作品中的元素,是因为最优秀的作家无需回避什么,因为他从不宣扬什么,他所关心的仍然只是人的困境,种种的孤独和种种艰难却又无效的自救方法,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细节。


沉重的命题永远是我们精神上需要的咖啡,但我也钟爱一些没说什么却令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作品。就像乔伊斯《阿拉比》,这是《都柏林人》中的一篇。写的是一个混沌初开的少年的感情世界,也许涉及了少年的初恋,也许什么也不涉及。少年手里抓着一枚银币,夜里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远处的阿拉伯风格集市,他原先想买什么的,原先大概是准备送给“曼根的姐姐”什么的,但他辛辛苦苦到了集市,却什么也没买,而集市也已经熄灯了。这就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你可以作出种种揣摩,对作家的意图作出深层次的理解,但我想对这样的作品,想象的补充是更加有趣的。想象一个少年夜里独自坐在火车上,想象他独自站在已经打烊的集市中的心情,回忆一下,你在那个年龄有没有类似的一次夜游,这也许更贴近了作家的本意。这也是对短篇小说的一种读解方法。同样的方法应该也适用于卡波特《圣诞节忆旧》。严格地说这不像一篇虚构的小说,它很像一次无所用心的回忆,回忆作家幼年与一个善良而孩子气的老妇人苦中作乐过圣诞节的琐事。正因为无所用心而使叙述明亮朴素,所有悲伤全部凝结成宝石,在我们面前闪闪发亮。尤其是写到老妇人之死,作家是这样写的: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了,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应该说《圣诞节忆旧》不是一篇很著名的小说,但我确信读者会被这么一种散淡而诚挚的作品所感动,并且终生难忘。


我之所以喜爱雷蒙·卡弗,完全是因为佩服他对现代普通人生活不凡的洞察力和平等细腻的观察态度,也因为他的同情心与文风一样毫不矫饰。这篇《马辔头》里的农场主霍利茨是卡佛最善于描写的底层人物,破产以后举家迁徙,却无法在新的地方获得新的生活,最后仍然是离开,去了更陌生的地方。这个失意的不走运的家庭人搬走了,却留下了一只马辔头,让邻居们无法忘记他们的存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只马辔头散发的悲凉的气息。卡佛不是泛泛的“简单派”,因为他的节制大多是四两拨千斤,我们总是可以感受到他用一根粗壮的手指,轻轻地指着我们大家的灵魂,那些褶皱,那些挫伤,那些暧昧不清的地方,平静安详就这样产生了力量。


我并不认为张爱玲是在国产短篇小说创作中唯一青史留名者。我推崇《鸿鸾禧》,是因为这篇作品极具中国文学的腔调,是我们广大的中国读者熟悉的传统文学样板,简约的白话,处处精妙挑剔,一个比喻,都像李白吟诗一般煞费苦心,所以说传统中国小说是要从小功夫中见大功夫的,其实也要经过苦吟才得一部精品。就像此篇中两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子二乔和四美,她们为哥嫂的婚礼精心挑选行头,但张爱玲说,虽然各人都认为在婚礼中是最吃重的角色,但“对于二乔和四美,(新娘子)玉清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而她们则是精彩的下期佳片预告”。张爱玲小说最厉害的就是这样那样聪明机智的比喻,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因此它总是显得微妙而精彩,读起来与上述的外国作家的作品是不同的,这也是我推崇《鸿鸾禧》最充分的理由。



——苏童选编《枕边的辉煌——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苏童: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


[美]纳撒尼尔·霍桑《威克菲尔德》

[俄]安东·契诃夫《万卡》

[法]居伊·德·莫泊桑《羊脂球》

[美]艾萨克·辛格《傻瓜吉姆佩尔》

[美]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

[阿根廷]豪尔赫·博尔赫斯《第三者》

[美]杜鲁门·卡波特《圣诞节忆旧》

[美]雷蒙德·卡弗《马辔头》

[中]张爱玲《鸿鸾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