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学好中医 我希望那些对中医感兴趣的爱好者,特别是医学院的毕业生,感觉中医入门不易的新手们,认真的关注一下这篇文章,一定会有你平时接触不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医是一门“唯象”科学,所以,要想学好中医一定要在自己的心目中(脑海里),树立起较完整清晰的轮廓形象(影像);具体指那些方面的轮廓形象(影像)? 1,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图景; 2,人体病理、致病之因、病理变化(即中医讲的病机、传变)的演变场景。 3,治疗方法、方药的选用与机体的实时匹配的动态图。 古人讲画竹子要有“成竹在胸”,这就是轮廓形象(影像)的例子!好的中医要做到对人体内什么状况,怎么变化,怎样引导才是合理的变化,心中有数,了然于胸,就是这个意思。 有人讲中医不科学,西医科学,因为西医明明白白,一切靠指标、数据说话;我们承认这些数据是检测人体动态变化的手段,而且这种动态变化只有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才能说明肌体结构的稳定、生命迹象的稳定;但我们反过来要问,通过检测得出的各种指标值,也就只是一个数据而已,数据之下人体是怎么运作,怎么变化出来的呢?所以,这个幕后隐藏、“黑箱”之中的变化规律,才是我们所要掌握的重中之重。 我们熟悉中国古文化的时候,有“象、数、理”这样的概念,就是任何事物都会存在“象、数、理”三个方面;象是事物存在的直观现象、场景;数是用来定性、定格事物状态和范围的指标;理是用来描述事物存在和变化规律的道理;这三者可以说是同一事物存在的“一体三面”;这个道理怎么理解? 就是当我们用象、数、理来描述事物状态时,一旦明确或建立联系,只要知道事物象、数、理的任何一方面时,都可以准确的预知或推测事物的其它两个方面的特征;用点具体的事例来解释:不说古代的《易经》、《推背图》、《梅花易数》等等,那些太炫;就说我们现代的------地球仪的经纬度就是象、数的结合;其它,如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当获悉地球所在的轨道角度时就知道地球与太阳的即时位置关系,从而知道季节气候将在下一刻有何转变;再说个比较现代化一点的,人类火星登陆,茫茫星空中我们设定了火星的轨道,当登陆器所在的数据确定,其所在的位置也就确定。。。。。。所以,象数就是包含时空在内的大统一,而知道了象、数、也就知道了其中蕴含的规律----理;相反知道了“理'之后,象和数也就跃然而出,在我们心目中(思维中)轮廓(形象)清晰。 其实,西医在很多方面也用到了象数理统一的原理;比如,根据患者的症状(现象)推知内在(诊断);把心电、脑电转化为直观波形(但它已不是人体内部的直观状态),CT、MRI等影像(但这些已经是定型,形成实体的象)。。。。。。所以,当西医在借助仪器的时候,因为仪器目前的局限性(毕竟是中间媒介与载体),常常不能很好的表述其中的规律(理),例如:当有些人感觉心脏不适的时候(心律不齐的象),即便24小时心脏监测都做不出来;而有些病如癌症,一旦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还有,所谓亚健康状态其实是有它的病象,而西医因为检查不出指标,故而显得无能为力。 很多人把中医所说的“治未病”当做笑话看,殊不知,这确是比西医技高一着的地方;西医捕捉“象”的信息是借助于机械仪器,而中医则是利用医者人体这一更精密的“仪器”;在诊断上“望、闻、问、切”是根据“有诸内而形诸外”的原理来获取“象”的信息(其中有很多也是在后世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在另一方面,追溯中医最古老的起源,有理由相信,在当时的社会、自然、工具欠缺等环境下,中医人(包含巫医)运用了他们自身的某些功能特征,比如:内观、感应、感知等等方法,故很多道理显得更直接和直观;通俗的讲就是:中医研究是以人来同步活人,西医研究是以仪器来定位“死人”;所有,中医理论源流与现代西医的发展技术完全是两种认知方式;只有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中医在药物等运用方法上,采取“取象比类”的合理性。 存在即是合理,存在必有依据;所以,我们不能排斥中医或者西医各自的见解和所走过的路子,只有在相互糅合,相互补充中才能还原世界的真实,才能说透现象,看透本质,这是未来医学的方向,中医发展必将借鉴西医的科技成果,同时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把人体诊疗技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才是医学的圆满。 这种有机的结合,又必须落实到人体,探索有形与无形的变化,在有形的物质结构的解剖上,西医长于中医,而在无形的功能联系及转化关系上,中医长于西医;所以,我们即将要走的路子,它不是简单的粘合,而是在人体结构和功能模型上实现全面展现和重组,以达到内与外,器与道,脏腑与功能认识观的完整统一。 下一讲: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模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