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风十里正如你

 莫遵义 2016-03-13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扬州 侃侃 - 轻夜留声

春风十里正如你


文/ 王玉


扬州,我是没有去过的,不过在李白的诗歌里,却是旧相识了。

 

遥想盛唐的三月,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前不期而遇,把酒言欢。这两位风流倜傥的大诗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这明媚的相聚和淡然的离别被李白裁成了一段情义写入了诗笺,代代相传: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该是扬州城最好的广告。

 

陌上几度花又开,而我一直在诗歌里想象着扬州城的模样,是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还是暖日凝花看不足,春风管弦歌悠悠?


扬州,南临滔滔长江,东依静静运河,风光秀美、人文荟萃。这是一座文人笔尖滋润出来的城市,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来往往,为这座城市写下了数不尽的动人的诗篇。

 


说起扬州,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隋炀帝,一个便是李白。

 

史书中的隋炀帝一向是荒淫无度、昏聩役民,可是他当年耗尽财力开凿的大运河,却不止是连接了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工程,更是华夏文明的凝聚之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或许可以算是扬州的大恩人。他不但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留在了扬州,也把自己的荣辱、功过和争议都留给了扬州。


或许当年的杨广也曾意气风发,胸怀远志,他复开科举、编纂典籍,发展经济,开通运河,只不过他过于好大喜功,伤了国本,留下了千古骂名。很难想象,如果历史上没有杨广一意孤行地开挖贯通南北大运河,后世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又会怎样?后来的扬州城还会不会富甲天下,盛极一时?




也是在那个春光明媚、柳絮纷飞的三月,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们一路乘龙舟沿大运河南下,在桃红柳绿春风荡漾间,欢颜看尽扬州花。他是料想不到啊,自己被叛将宇文化及绞杀,最终命丧扬州。

 

历史业也呼啸去,留待功过后任评。

 

李白,我一向喜欢,他的诗文是那样明媚地点亮了盛唐的天空,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便让扬州城穿透了历史的烟云。三月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是一派看不透、望不尽的阳春烟景。这里曾经雅士云集,佳作不断,一叶兰舟,一壶醇酒,管弦觞咏,笙歌微醺,江南的文化绵延,让扬州城在诗歌里一直摇曳生姿。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是刘禹锡在扬州初见白居易时的赠诗。同年同龄,情投义合,惺惺相惜的两人相逢扬州,喜出望外,竟至“荣辱皆忘”,形影相随地在扬州游玩半月有余,在扬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扬州的诗文里穿行,这里走过李白、走过白居易、刘禹锡,还走过那个出身名门、文采风流的杜牧。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据记载,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邀,杜牧曾在扬州任节度推官、掌书记、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客居扬州的日子里,风流倜傥的杜牧文思才涌,写下大量优美的诗篇。




杜牧生不逢时,大唐王朝随着安禄山的叛乱而变得满目疮痍,支离破碎。他不能以自己的满腔热血去实现理想,也只有转身逃避,放浪形骸:


落魄生活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或许杜牧的爱情,已大部分蹉跎在了这个城市里,带着或忧伤或浓烈的印记,一去不返,所以他才会在离开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




扬州佳丽地,才子自风流。杜牧笔下的十里春风,该是何等的缠绵悱恻,他的爱情或许正是那时花开: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世事如梦,人生亦如梦。二十四桥的明月照不见玉人何处教吹箫,

瘦西湖的水载不动他壮志难酬的叹息: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也成就了杜牧的诗名。这里的十里长街、美景风物、红颜知己都成了他笔下的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城也是一座浮在月光里的城市。扬州的月就和杭州的水一样,是江南风物中最具意义的代表。张若虚也在这里写下了曾被称为“一诗压百篇”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据说诗文所写的景象就是扬州南郊曲江一带月下的自然风光。遥想当年,诗人一袭长衫,羽扇纶巾,踱步江滨,春江潮水拍打着他的情思,明月洗炼着他的诗笔,夜风传送着他的浅吟低唱。




月照扬州,诗人早已惆怅离去,一经千年。走过盛唐的繁花似锦、走过晚唐的支离破碎,再走进南宋的烽火扬州路。不得不说,扬州上空一直群星璀璨,流光溢彩。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重生到须惊,纵豆蒄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犹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年方二十岁的词人姜夔路过扬州,战争过后的扬州城萧条沧桑,诗人也只有到梦中去找寻杜牧笔下的十里春风了。


这里不但文人荟萃,更是帝王经常驾临之地。据说,乾隆皇帝几下江南,曾多次造访扬州。这位曾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在诗中还对扬州礼赞有加:

 

春风行馆憩天宁,早见平山黛色青。

便进湖船漾新碧,且看夹岸画为屏。

---《即景杂咏六首》之三




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说不尽的诗文,看不完的景致。这个城市太过丰富,我也只能撷取它一角的繁华,去做一次精神上的游弋。


对我而言,行走和阅读都是一件充满意义的事情,因为它不但可以丰富我们人生的阅历和视野,更能够不断拓宽审视的眼光和思考的深度。对一座城市的了解,或许只是片面,仅仅借着诗文让自己的思想游弋于此,对我,也是一份难得的享受。




故园又一度春来,草绿,东风暖。而此刻,多想剪一弯明月,折一枝杨柳,和李白一起烟花三月下扬州。


键盘上的文字在悄悄地绽放,隔着浩瀚的大西洋,我依然看得见杜牧笔下的十里春风。

作者简介:王玉,笔名Linda, 郑州人,现旅居南美里约热内卢。志在远方,醉心文字。且行且吟,笃信:最美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曾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多篇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