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 赋

 ANNI22 2016-03-13

    千古梵唱,明乎心曲。正六律和五音,弦索而歌,声弥环宇。
    佛恩方广,住相非真。佛光普被,对治妄心。所以者何?六度如盲,智慧为眼,自净其意,般若现前。惟其正心至德,参天地而破无明,觉心空乃入真实,化烦恼而归净土。
    堪叹古今人,多少梦中客:皓首攀缘、取舍两难,分别妄执、心存好恶,为求解脱,翻为法缚。究其所由,昧于因果,辄以贪美味而杀生,求往生而畏死,拜观音以祈富贵,祷升迁而弄权术,乃至欺诈巧取,强索纳贿。若夫为官一任,则多已结党营私,卖官貭爵,上下勾结,捞足实惠。或逞舔痔之能,抚拍奉迎,黑白两道,直取幽存,行藏不定。此等贪官污吏,是皆衣冠禽兽,彼亦登堂反腐,而或大言不惭。至若红楼休闲,间或出游巡视,常有赠卡消费。及至东窗事发,尔乃烧香祷告,求佛加被,抽签问卜,不惭有罪。且其多怀侥幸、不仁之心,不悟我佛心曲,安知造作非福?至令苦海难出,必遭轮回业报!嗟彼人生,风雨飘摇,叹其贪嗔,痴而未觉。既得富贵,难超小我。沉浮荣辱,不知是幻。聚而不舍,继起贪念。不离四大,奢望超凡。彼以贪心而求法,徒自念佛喃喃,设已心生惭愧,恕可转识成智。假令心存法我,二缚终难解脱。是以不悟有佛,见性无我。自心做佛,心外无物。缘起即空,夫复何缚?实则病由心生,身缘业感。愿大于业,佛满所愿。诚如世尊所言:“忘失菩提心,修诸一切善法是为魔业。”善法失当,尚且造孽,而况滚滚诸公、滔滔颠倒丑行乎!
    乱曰:欲了尘劳,正心念佛。事各有以,空究至理。缘起性空,不待缘生。念若自有,惟心所显,摄心自了,是名涅盘。心净土净,净空法显。赋此以明心学,继往圣而接来者。上根不拔,自觉觉他。灵知不昧,烦恼自退。惟其断尽烦恼,悲悯众生、觉悟有情者,佛心是也。我佛慈悲,教化有缘。痴迷不悟,沉沦自苦。自心不觉,终无可悔。赋以咏心,是名心赋。幸甚至哉,因地接引。

小   注:
1.赋:赋者,文体也。铺陈其事,不歌而颂谓之赋;
2.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渡。华夏无对等词汇,强译为超凡智慧;
3.乱曰:乱,赋篇结尾用词。原意为乐曲最后一章,一曲终了之强音。赋家引以为用,总括全篇之核心主旨,名之说乱,用为乱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