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解矛盾,你拜托什么样的人?

 建玲 2016-03-13

耿翔和赵华在饭桌上发生了争吵。事后,耿翔找到我,说:“你帮我们调解调解,不要让矛盾激化。”作为他的好朋友,我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当我找到赵华,只是说了几句话,赵华就打断我,说:“你不要说了,你是他最好的朋友,我知道你帮他说话。”这才知道我不适合做这个调解人。与他人发生矛盾后,需要别人调解时,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因为对某件事的看法不同,郑观茗和江夏知县陈树屏发生了分歧,互相指责对方。原本两人是老朋友,但却闹得不可开交,仿佛产生了不可解决的矛盾。过了几天,经过几番思考,郑观茗想设法挽回友情,但是担心陈树屏不肯罢休。他想到拜托一个中间人调解,可是拜托谁呢?


随从提醒他:“您可以拜请张之洞大人。”郑观茗和张之洞的私交非常好,他也深受张之洞的欣赏,而陈树屏又是张之洞的下属和门生。按说,如果张之洞肯出面,足可以调解,让他们的关系和好如初。但是,郑观茗说:“不可,不可,张之洞是他的上司,我若请他调解,有以势压人之嫌,他可能会看在张之洞的面子上,不再计较,但内心的芥蒂不可能消除。”下属又提议拜请骆玉章,骆玉章为人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然而,郑观茗却否定了,说:“尽管骆大人的名望受人尊敬,但毕竟我的父亲和他要好,众人皆知,如果他出面,就有了亲疏之分,恐怕会被人先入为主,以不公正之名评判。”下属听了,无奈地说:“原来选一个调解人,还暗藏诸多的处世智慧。”


后来,经过再三考虑,郑观茗决定请徐茗樵出马。为什么选徐茗樵呢?郑观茗解释说:“因为徐茗樵不仅为人正派,处事公道,还和陈树屏是要好的朋友。而自己和徐茗樵多是工作上的往来,私下来往较少。如果他肯替我们调解,陈树屏就会比较容易接受。”最终,徐茗樵出面调解,化干戈为玉帛,郑观茗和陈树屏重归于好。


拜托什么样的人调解矛盾,这是个学问。除了要求调解人公道正派,在对方心目中素有威望外,还要考虑很多,比如和矛盾双方的关系。不能给人以势压人的印象,否则,让人产生逆反心理。也不能选择和自己关系过于亲近者,以免还没有调解,别人就会认为可能会偏向你,从而有了防范之心,调解就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其实,你拜托的什么人,表面上看,他只是一个代言者,实际上他体现了你是怎么为人处世的。矛盾发生后,要用一颗尊重和真诚的心对待对方,若是通过权势威逼,只能换来暂时的和解,实际上却对事情的解决于事无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