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 太阳很刺眼》鉴赏

 杏坛归客 2016-03-13

                 太阳很刺眼

                                           周 

  那场火是突然烧起来的。

  所有的人都没能记住起火的准确时间。其实,这个时候的报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搞清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着火的地方是学校堆放体育器材的一幢小房子。教学楼紧挨在边上。而我们的学生宿舍则正对面与其相望。当时,也不知道哪儿着了火。惊慌中,我跟着同学们快速跑下楼梯。后来,才知是小房子着了火,火苗直往上蹿。

  那晚,惊慌失措的人都大喊大叫地往小房里跑——当然,去救火。

  早晨,太阳很刺眼地过早来临。我和同学们像倒伏的稻穗一样,在空旷的草地上成片躺下。大家的眼神露出不安,谁也不说话。我看见被烧剩的残墙断壁兀自在哭泣,空气中依然有浓重的焦煳味儿。操场原来整洁的草坪,被踩成泥泞。

  没有人能提供线索,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我们一直坐在操场上,不敢回宿舍,教室里也是空无一人。

  我看见一位男老师捧着一摞书从我们身边走过。我愣愣地瞧着他。一个同学说:看那老师,一点儿没发愁!我们都哭了,他咋没哭?昨晚他救火了吗?同学说的是,看着他穿着整齐地微笑走过,我也有点愤愤然。

  我认识他,姓李,教语文的。

  后来的几天,同学们一直在说那个李老师的行为。班委会议上,有同学直言不讳地称:他为什么不像我们这么难过?一脸笑容,很开心的样子,难道不该问一个为什么吗?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乐观的人。我听过他讲课,很幽默。有一次,我在校道上遇见他,他哼着小曲从教室里出来。现在,李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一败涂地,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傍晚,太阳依然很刺眼。学校的食堂开门了,同学们鱼贯而入。我看见李老师一身阳光地走来,我不敢直接看他,那样我的眼睛受不了。他依然带着一脸微笑。我偷偷地看着他。很长时间,李老师在自己的位置上,很用心地吃着饭。我对自己说,他应该不是坏人。李老师站起来时,我突然产生想拉住他的冲动。我想偷偷告诉他:别人已经怀疑你了!快点逃跑,趁着天黑,趁着吃饱了饭。李老师好像注意到我了,向我微笑了一下。而我,吓得魂飞魄散。

  后来的事情表明,李老师的问题开始复杂化。据说,学校领导已得到汇报,说失火前有人从学校的操场上鬼鬼祟祟地经过。甚至,有学校老师来我们班核实李老师的情况。同学们全蒙了。因为,大家当时也只是对李老师的微笑表示不满。难道,李老师真的是那个纵火犯?

  我说:我不知道。任何人来问我,我都这么回答。事实是,我真的不知道。

  那晚,我没睡着。不是小房子又着火了,而是,我担心李老师。因为一个微笑——就凭这点?我听说学校领导找他谈话了,他承认失火的那个晚上,从操场上经过。然而,当有人问他知不知道谁纵火时,他先否认是自己,然后开始沉默。

  李老师一夜之间,成了传说里的一个必然的纵火者。有人说他早对社会心怀不满,对学校工作不满。更有甚者,说李老师在失火的晚上神秘地徘徊,然后在第二天露出微笑以示庆祝。我很奇怪,他还不逃走,还每天在食堂里微笑地进进出出。

  李老师离开学校的那天,提着大包小包一直驻足在大门口。阳光照着他,很耀眼。我看不清他的形象,一片模糊。据说,他在等女朋友。但那天,他的女朋友一直没出现。同学们说李老师依然微笑着,比那天操场上的笑容还灿烂,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校门。

    太阳依然很刺眼。我已经看不见李老师孤独的背影,他像是融化在阳光里。

 

【杨晓敏鉴赏】

  生活素材和写作经验的有效积累,是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创作出好作品的必要条件。人生有生存体验和心理体验两种感受,无论耳闻目睹还是酸甜苦辣,一旦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最讲究的还是它有无丰富的想象力。感性之于理性,持重之于浪漫,生活之于艺术,唯有互补互动,相得益彰,才能心有灵犀,各臻其妙。在千把字的篇幅里,容不得一点儿投机,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才华表露无遗。

    《太阳很刺眼》窥及生活内在的潜流涌动。学校一场火灾,人们皆露悲戚之色。只因一位老师依然微笑如故,在查案无果时便被无端猜疑,最终职业不保。“李老师离开学校的那天,提着大包小包一直驻足在大门口。阳光照着他,很耀眼。我看不清他的形象,一片模糊。据说,他在等女朋友。但那天,他的女朋友一直没出现。同学们说李老师依然微笑着,比那天操场上的笑容还灿烂,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校门。太阳依然很刺眼。我已经看不见李老师孤独的背影,他像是融化在阳光里”。我们这个民族的思维似乎多呈平面状,在思辨能力和智慧量级上更是有待提高。这篇作品起码启示我们,这个世界上即便是庸常的日子,都蕴藏着复杂的内涵,认识生活需要有多维视角,才能够对它进行精彩和深度的解读。

    文笔流畅,感情丰沛,可读性强,注重含蓄内敛,一路款款道来,若故人品茶聊天。在结构中虽不追求大起大落的写意手法,却能在平静的叙述中,以洞穿世事的目光,一层层揭示着生活中的部分真相。密切跟踪当代生活的前行步履和转型期人物心灵变化的轨迹,着力刻画在价值诉求、自我实现、生命体验与欲望的烤炙下的人性变奏,具有自觉而强烈的批判意识。用小小说特有的浓缩精练、峰回路转的叙述手段,笔锋直刺人性的扭曲与幽暗。虽然没有在作品中开出疗救的药方,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作家在价值取向上的正确站位与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