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还童丹秘方

 循天园 2016-03-13

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正方

熟地黄(酒拌蒸,临时杵成膏,忌铁)五两,牛膝(去芦酒洗)四两,黄芪(破开,蜜水拌透炙)四两,五味子(去核)二两,覆盆子四两,地骨皮(去骨)、白茯苓(去皮)、白蒺藜(另杵净炒)、桃仁(去皮尖)各四两,胡桃仁(温水浸去皮)五两,菟丝子(先用水洗净,次用好酒拌,浸透半湿时杵成饼,焙干为末)五两。

右除胡桃仁、桃仁、熟地黄捣成膏,余药同为细末,和入前药再入炼蜜,共杵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晨晚好酒进服或间用盐汤下,忌葱、蒜、萝卜。若五十以前人服,可减胡桃仁二两,恐其太滑,大便燥不必减也。专治肾水不足,髭须苍白,眼目昏花,腰腿疼痛。固精壮阳也大有神效。

[按语]

方中熟地黄以滋补肝肾,强精补血;牛膝补益肝肾,强壮腰膝;地骨皮滋阴清热,凉血止咳;胡桃仁滋补肝肾,强壮腰膝,定喘润便;桃仁活血化瘀,润燥润肠;菟丝子温肾助阳,益精明目;五味子敛肺固肾,安神益智;白茯苓健脾利湿,益智安神;黄芪补中益气,固表行水。

覆盆子又名乌藨子、西国草、毕楞伽、插田藨等,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实,味甘酸性温,入肝、肾二经,《名医别录》称其能“益气轻身,令发不白。”《开宝本草》谓之能“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五脏,温中益力。疗痨损风虚,补肝明目。”《药性论》说它主“男子肾精虚竭,阳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本草衍义》记载说:“覆盆子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本草玄通》则认为“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这种认识恐怕是比较中肯而全面的。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维生素C。药理实验表明,覆盆子有性激素样作用,确能调节人体的生殖神经等系统的功能。 

白蒺藜即刺蒺藜,又名茨、蒺藜、蒺藜子、旁通、止行、休羽、豺羽、升推等,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另有沙苑子,亦称潼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蒺藜等,则为另一种植物,但古人常将二者混称。刺蒺藜味苦辛性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本草再新》谓之“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疏肝明目、祛风行血药使用。但也有不少古籍记载说它有补益之功。如《本草纲目》说:“白蒺藜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图经本草》又说:“神仙方亦有单服蒺藜法,云:不问黑白,但取坚实者,舂去刺用。”说明它还有一定延年益寿作用。关于刺蒺藜与潼蒺藜的区别,李时珍说:“三方补肾治风,皆用刺蒺藜,后世补肾多用沙苑蒺藜”。《本草新编》说:“蒺藜子,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虽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癥结,而沙苑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善止遗精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白蒺藜则不能也。”以此来看,二者在祛风明目这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者则在于沙苑子有补肾固涩之功,刺蒺藜有疏肝行血之用。据现代研究,白蒺藜的水浸液和乙醇浸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其灰分的水提取物有利尿作用,临床上也证明刺蒺藜对腹水和水肿病人确有一定疗效,刺蒺藜种子中所含的哈尔满碱和哈尔明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近来的研究发现,刺蒺藜还含有精神健康活性和抗食欲活性,前者对抗衰防老是有益的,后者则可能会帮助减肥。


本方药重在滋肾强精,兼能益气助阳、活血化瘀,适宜于中老年人肾精亏虚、须发早白、眼目昏花、腰腿疼痛、遗精滑精、阳事衰减者服用。本方药虽重在滋补肾精,但也有一定温肾益气作用,所以阴虚内热者应当慎用,大便稀溏者则应当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