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素体阳盛、过食辛辣、情志抑郁、肝郁化火、久病阴虚内热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可致月经先期;外感寒邪、久病伤阳、久病体虚、阴血亏虚、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化源不足,可致月经后期;情志抑郁、疏泄失常、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失调,以致血海溢蓄失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不调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冲任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太冲穴:本穴穴位名出自《灵枢·本输》。命名:太,大的意思;冲,冲射之状;“太冲”的意思星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穴位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到达本穴后,因受热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所以名为“太冲”。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所以是肝经俞穴,在五行中属土。 部位:属足厥阴肝经经脉的穴道,在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用手指沿拇趾和次趾的夹缝向上移压,到能够感觉到动脉的时候就是该穴位。 主治:(1)本穴具有平肝、理血、通络之作用,能使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肝炎等症状都得到调理和缓解;(2)、长期按压此穴,对肾脏炎、肠炎、淋病、便秘等病症,具有很好的改善和保建作用。 肾俞穴:本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是肾的背俞穴,为肾气输注之处,交信是阴跻脉的郄穴,阴经的郄穴多与血证治疗有关,点按肾俞穴能够调理肾气,使肾气充盛,气血旺盛调和,必然能够防止肾虚引起的先后无定期。 隐白穴:隐,隐秘、隐藏的意思;白,指肺的颜色、气。“隐白”的意思就是指脾经体内经脉相连,穴内气血是脾经体内经脉外传之气,因为气蒸发外出,不易被人觉察,所以称为“隐白穴”。这个穴位隐藏在足大趾下的褶纹中,此穴处的肌肉色白,称“隐白”。 “隐白穴”是脾经的起始穴,稳白位于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旁0.1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