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朗族的姓名

 侗乡人1961 2016-03-14

布朗族的姓名

布朗族人的名字是按婴儿的性别和出生先后排列的。例如,墨江县布朗族男性、女性分别排行叫: “艾”、“尼”、“桑”、“垒”、“苛”、“拉”;女性排行叫:“月”、“仔”、“也”、“垒” 、“姨”、“拉”等。双江县布朗族男性排行叫:“艾”、“尼”、“桑”、“赛”、“老乌”等;女 性排行叫:“叶”、“依”、“阿”、“姆”、“爱”、“娥”等。一般说,布朗族人无姓氏,有的虽 然有姓,那也是从汉姓借入的。
 

布朗族人民取名时,要请“干爹”、“干妈”给取名。婴儿出生六七天内,第一个进入产妇家的客 人(寨子内的客人,不论男女),便成为婴儿的“干爹”、“干妈”,请他(她)给婴儿取名、拴线、祝福 。孩子长到二三岁时,每逢过节,父母领着孩子并带着节日货到“干爹”、“干妈”家拜年,“干爹” 、“干妈”也要给孩子小钱和衣服。在取名时,假如干爹名是汉名叫陈国华,孩子是长子“艾”,那么 名字的末尾要取“干爹”的“华”字,即名字叫““艾华”。如果是长女“叶”,即名字叫“叶华”。
 

聚居在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人的名字,凡是男性,要在名字前冠以“艾”;凡是女性,名字前冠 以“依”,以此区别男女性别的特征。
 

连名制是布朗族的一种命名形式,有母子(女)连名、母子(女)与父子女(女)混合连名和父子(女)连 名三种同时并存。母子(女)连名,是婴儿取名后,再把母名的第二字连在婴儿的名字之后,这样就形成 了特殊的母子(女)连名制。如果母亲有几个子女,那么所有子女名字的每个字都连用母亲名字的第一个字。
 

母子(女)与父子(女)双性混合连名的特点是:母子(女)连名从第一代连续到第三代,但到第四代和 第五代既有母子连名,也有父子连名,而且连父名者已渐多。从这种两性混合连名的方式中可以看出, 在母系社会里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因而子女只能连母名,子女只能按母系计算。当布朗族到了父权占绝 对统治地位时,子女都连父名,亲属也只能按父亲计算,即用父系名字的末尾一个字音来连接,有连至 三代到六代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