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孤独的牧羊人 2
用三十年时间,穿行于荒凉乡野间,默默种树 1
他在荒漠中种出树林,把土丘变成了绿洲 1
也给身边的人带去了幸福 1
《植树的男人》(The Man Who Planted trees)画者是弗瑞德里克·拜克,1987年,他凭借同名动画影片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好了,回归正题 ! 惊蛰一过,万物起身,植树节来临之前,来和你分享和植树有关的那些事。 1、你知道我国的森林现状吗? 森林是陆地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它为人类提供食品、医药和木材原料,同时还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环境的功能。或许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经让人们逐渐忘记了森林的重要性,但是森林大面积消失带来的危害却是无论身处何处都无法避免的,所以植树造林作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应该是一个永久的命题。 义务植树为中国绿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公众认识到了森林的重要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今年的森林,好像有些不一样了呢? 1
1
0
0
0
0
0
健康的森林是森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其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能满足人类对森林的自然、社会和经济需求,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是实现森林健康的途径。《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造化绿林是”三分造、七分管“。森林经营是实现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要将森林经营放在植树造林同等重要的地位。2015年6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确定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等12个单位为国家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希望通过试点,为推进全国森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同时《国家林业局2016工作要点》中指出,2016年也将出台《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和制定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指南以推进全国绿化、提高森林质量。 2、什么样的植树造林才是科学的 首先,植树需适地适树。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树,比如在年降水量少或者灌溉不易的地方,需要长年累月维持人工灌溉,成本很高,不适宜种树。适地适树是造林的一项基本原则,按照原则科学造林,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森林植被有其自然分布规律。造林时我们一般提倡采用乡土树种造林,因为乡土树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最适应其自然分布区的环境条件,造林容易取得成功。对引进的树种,要经过长期观测和分析,证明在适应性、经济性和生态效益方面可行的情况下才可用于造林。 其二,选择适合的植树季节。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气候差异很大,植树时期应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春季的清明前后,树木萌动前,表层土壤解冻后,此时土壤状况最好,是植树的最佳时期,也是一年中最主要的植树季节。秋季树木落叶休眠后土壤结冻前的一段时间也是植树的好时期。冬季或夏季植树只是春秋季植树的补充,费工费时成本高,成活率还没有保证,不宜提倡。 其三,植树造林需讲质量。苗木质量是植好树的基础,植树首先要把好苗木关,要搞好苗木检疫,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良种壮苗,同时要做到合理修剪定干和搞好苗木保湿,特别是长途运输的苗木更要注意采取保湿措施,防止苗木失水,保证苗木质量,以提高成活率;栽植树木要做到坑标准、换客土(特别是城市绿化植树)、苗扶正、水浇足、土埋实,绿化大苗还要做好支架保护防倒伏;植树绿化“三分造、七分管”,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年年植树不见树多半是管护不好所致,因此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责任制,防止人畜为害,防治病虫害,及时抚育,确保实现植树绿化目的和效果。 3、如何科学的种一棵树 “三埋两踩一提苗”是林业技术部门提倡的一种科学的树木栽植方法。这种栽植方法包括三次埋土、两次踩实以及一次将苗木向上提起的过程。具体要点如下: 开挖树坑时将表层活土(耕作层土)放成一堆,将心土(深层土)另外放成一堆,不要混放,为以后的栽植作好填土准备。 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挖好树坑后,先将基肥放在树坑的最下层,将表层活土均匀的放在肥料上。这样树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到肥料,碾碎的表土又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长舒张的良好条件。 接着放入树苗。进行二埋,即培入心土。培土到一半时,将树苗轻提一下,保证根系舒展;二踩,即提苗后,用脚将土踩实,使树苗根须与土壤紧密接触,更好的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接着埋第三次土,将剩下的心土埋入,直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踩实,以防树苗被风吹斜。 最后将土在树苗根部打成倒漏斗状围土堰,可承接雨水,使雨水顺着树根留下。每次浇水后,最好覆上一层细土,以防水分散失。 0
0
0
0
0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SSbaohu |
|
来自: 昵称13991683 > 《知识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