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市奇迹巧用均量线,散户跑赢股市之不亏制胜秘笈

 道德是底线 2016-03-14

股票的走势和时事题材有很大关系,即使在熊市里也有爆发的题材、妖股。所以,我们要关心每天的财经新闻,这个不用多说,看看早评什么的很有必要。在股市涨的时候,大多个股也会涨,这个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要记得,股市没有不跌的时候,学会在熊市里生存才是一个高手要做的。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学会接受亏损。在熊市中生存,不得不提到曾经那个股民议论的焦点——吴琪,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人。

熊市奇迹巧用均量线,散户跑赢股市之不亏制胜秘笈

吴祺18岁就被父母送去新西兰求学,此后的4年“洋插队”经历,成为了他人生经历中宝贵的财富。期间,吴祺打过零工,干过批发,甚至做过在移民局排队“倒号”的“黄牛”。这四年种他学会了独立、宽容,以及换位思考。而留洋经历所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让“吴祺股份”拉出了第一根“大阳线”,也让他成长为自己生命的“操盘手”和“大股东”

那么,他究竟是用什么股林秘籍来成就传奇人生的呢?下面让我来一探究竟。

先来了解下均量线的一些基本概况:

熊市奇迹巧用均量线,散户跑赢股市之不亏制胜秘笈

均量线全称为移动平均量线,与常用的均线原理相同。均量线是统计一段时间内成交量的平均值,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研判时与股价均线相配合,对目前股价所处初升期,主升段,还是末升期,以及对股价未来变动的趋势,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均量线参数分别设为5日、10日、30日、40 日和60日等。成交量图上的两条线就是均量线。

  • 巧用5、10均量线买卖点

均量线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的成交情况,成交的活跃、还是平淡在均量线上都有较明确的反映,并在很多时候可以非常明显地给出买点信号卖点信号.以下重点介绍一下利用 5 日均 量线和 10 日均量线选择买卖点的技巧。成交量是股价上升的动力,与股价涨跌有非常直接密切的关系,但在使用成交量指标时,成交量的变化的忽大忽小,使投资者不容易很快掌握规律.而把 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配合使用,则能帮助你准确的把握买卖点:

  • 买入信号: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后,进入了横盘整理状态,成交量一般较小,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会形成粘合状态,其他各日的成交量大部分时间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下。在这种前提情况下,如果出现日成交量小幅温和放大,上穿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随后又形成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的金叉信号,此时应高度关注,如果股价同步形成均线金叉,则是较好的买入信号。

  • 卖出信号:当股价经过连续上涨,成交量不能同步保持继续再创新高,反而低于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5日均量线由上升趋势转向下跌,或形成5日均量线下穿10日均量线的死叉信号,一般是较好的先行卖出信号。具体卖出点的选择应注意:有时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开口缩小,股价就已开始下跌;有时要等到完全形成死亡交叉时才开始下跌。

熊市奇迹巧用均量线,散户跑赢股市之不亏制胜秘笈

5日(周)均量线低位抬头买入法

股市行情由上升转为下降后,成交量会随着股价的下降而逐渐萎缩,5日均量线则由高处向下滑落,当该线降到不能再降的时候,就在低位横向波动。期间,出现两次相对低点,第二次低点出现后,5日均量线若呈上翘的走势,谓之“抬头”,这是在向投资者发出买入信号,按这一特征进行操作的方法,称之为“5日均量线低位抬头买入法”。5日均量线低位抬头买入法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成功率很高,因为主力不容易通过5日均量线做出骗线来。若主力骗线,会付出一笔相当大的交易费代价,相对来说不合算,所以5日均量线是真实可信的一种图线,它在低位抬头,表明多头已经进场,低位的筹码得到充分换手,做空能量消耗殆尽,后市将是多头天下,一轮反弹行情就在眼前。3、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买入法

熊市奇迹巧用均量线,散户跑赢股市之不亏制胜秘笈

  • 操作要点

①、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必须处在低位,日成交量出现两次地量,相应的K线也处低价圈。

②、股价处在高位,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也处在相对高位,即使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不作为买入信号,而是暂时调整状态。

③、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的交叉日并不是最佳买点。一般比股价上升时间稍晚,但保险系数大。

④、如果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形态出现之前,K线图已发出买入信号,可提前介入。

⑤、如果5日均量线已上穿10日均量线,但K线图尚未发出买入信号,则等待观望,防止股价最后一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