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必须知道的金融法规知识

 yuanwoo 2016-03-14

保障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

1.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维护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建立严格的防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督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2.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3.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或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4.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应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其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免、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5.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依法求赔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6.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7.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因金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8.保障金融消费者享有“信息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有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投诉常见问题解答

1
涉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监管部门分别是哪些?

  人民银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督管理,银监会负责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在内的网络借贷以及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督管理。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的监督管理。

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投诉?

  金融消费者向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可以采用来访、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

国内部分已开通的金融消费者维权热线:

中国工商银行:95588
中国农业银行:95599
中国银行:95566
(信用卡专线:4006695566)
中国建设银行:95533
(信用卡专线:4008200588)
交通银行:95559
(信用卡专线:4008009888)
招商银行:95555
(信用卡专线:4008205555)
中国民生银行:9556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95528
广东发展银行:4008308003
(信用卡专线:95508)
兴业银行:95561
中信银行:95558
(信用卡专线:4008895558)
中国光大银行:95595
华夏银行:95577
平安银行:95511-3
(信用卡专线:95511-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5580
(信用卡专线:4008895580)
腾讯财付通:0755-86013860
支付宝:95188
中国银联:95516
中国银监会:010-66277510
(银监会信访受理电话,各地银监局有各自的投诉电话)
中国证监会:12386
中国保监会:12378
中国人民银行:12363

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