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又名 《老子》、《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在出函谷关前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据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 《道德经》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道德经》这部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和稳定,都起到不可估量的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也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探究古代智慧的底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