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村子凝固了时光,百年未变

 小新绘本馆 2016-03-14

如果说有些山川美景惊艳了视觉,那么今天介绍的这些村子一定是凝固了时光。它们深处大山之中,在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的今天,它们却几十年不变一个模样。


中洞苗寨-最后的穴居部落



一部08年的《变形记》使这座古老原始的洞穴民居被大众们熟知,虽坐落在山顶上,在几年前还不通路不通电只有十几户人家,但它仍是驴友们向往的远方。洞穴内的苗寨居民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休闲时放牛羊制酿酒,购置生活用品需徒步到15公里外,山下的人上来也是要几个小时的徒步,虽然现在山下已经建起了安置房,但是这里的居民仍坚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被外界困扰。多年前就来过这里的人说“这里像是变了很多,又像是纹丝不动。”像这样安安静静过活未尝也不是件好事。

地址: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畔水塘镇格井村

西索村-色彩斑斓的嘉绒藏式建筑


没有西藏的大气宏伟,也没有丹巴的小众小资,但坐落在山腰里的西索,演绎着属于自身的风情与故事,转经轮、丹达轮寺庙、放牛场、图腾房、红色瓦片、拐来拐去的青石板小道、飘动的经幡、色彩斑斓的建筑等一点一滴地在这座小村里伫立着,带有一丝神秘又吸引着国内外的驴友。当然,在大山里,那耀眼的多彩房屋作为藏族分支嘉绒藏族典型建筑的代表,一层是饲养牲畜,二层是厨房和住宿,三层是经堂和客堂。还有,这里的风俗是女子主持家政干农活操持着一切。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腹心地

马库村-万物有灵独龙族


在中国的56个民族里,独龙族是人数最少族之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仍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处于刀耕火种,原木茅草搭建的房子,独龙毯子、纹面女、溜索桥是他们的代名词,由于去到这里只有艰难山路和溜索隧道两条路,所以这里仍是保持原始样貌。“纹面“女在独龙族文化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信仰是认为”纹面“是万物有灵之意,早之前少女们为了躲避土司的强掠,故意在脸上纹上图案,虽时代在进步和变迁,但这种信仰和习俗仍保留着。原始自然崇拜与独特信仰结合,造就了这样独特的独龙族。

地址: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

丙中洛雾里村-人神共居地



名扬中外的丙中洛,除了怒江第一湾、桃花岛、秋那桶这些美得不可开交的景之外,还有个雾里村。人称小瑞士的雾里,琥珀的绿水,碧绿的田间,原始的木屋,清晨云烟雾娆,袅袅炊烟,犹如人间仙境。在怒江边缘,这些村落生存着藏族、傈傈族的居民,虽宗教信仰自由,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喇嘛教等,但大都是信仰着人神同在,且四处分布着神山,神山里住着神祖,保佑并庇护着他们。

地址: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

石头寨-蜡染之乡布依族


除了建筑都以石头打造,多层瀑布美景,信仰鬼神崇拜祖先等这些代名词外,石头寨这个布依族生存的地方还有个传统民间工艺蜡染,被称为蜡染之乡,随处可见点蜡、漂蜡,这项工艺伴随着布依人从幼到老的时间,生活中也处处是蜡染制品,布依人们的服饰都是通过蜡染、扎染、挑花、织锦、刺绣等工艺的结合制作而成,还采用古老的扎染技术,把织好的白布摺叠成各种图案,用麻线扎好进行浸染、漂洗,最后成为蓝底白花的各种图案。

地址:贵州西南镇宁县的扁担山

老达保村-拉祜族的音乐之村


老达保属于普洱下边的典型的拉祜族村寨,一路上原始森林、雾气浓厚、空气清新,杆栏式建筑、木头打桩,还有那拉祜烧鸡糯米粑粑烧河鱼、打陀螺采摘茶叶,无不悠哉,当然最要说的是他们的音乐,音乐无国界无地域无民族,在这样偏远民族化浓厚的拉祜族乡村里,音乐可以说是他们生存的载物,村民80%基本都是会弹吉它,并创作出一系列歌曲,《实在舍不得》《快乐拉祜》等,动人的旋律感动过无数的人,同时自身的音乐与他们的舞蹈结合,就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

或许我们的家乡也曾如此,屹立在大山之巅或不为人知的角落,不被熏染,保留着原始样貌,但如今,它们却早已不复当初,样貌变了,平静没了,只剩脑海中一年短似一年的记忆,也正因如此,我们也更加喜爱这些凝固住时光的古村。

不要停下脚步,那些人、那些故事以及所有美好的不期而遇,都在路上。 编辑:陈小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