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对联,上联出来之后,是合于当时的情景,而下联苦苦没有对出,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相应的情景,而情景一到,对联往往应景而出,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对联,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这些对联。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这样的上联,望江楼是名词,望江流又是动作,一再重复,回环迭唱,余韵悠长,实在是上佳的上联。但由于上联字词重复太多,书生冥思苦想,怎么也想不出下联该如何应对。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妥妥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妥妥的回环迭唱,重字一样多,意境一点也不差,可谓天然绝对。 再说一联,这个也算得上是巧中之巧,妙中之妙的对联了。 话说1924年,正是甲子年,中国的旧历中,甲子年为一个干支纪年的起始,每60年一遇,而恰在这个甲子年的春天,云南丽江纳西族秀才和文华特作一上联,张贴在街口征对,并说,谁能对出下联,愿以厚礼相酬。这上联是个串“花”对: 上联:花灯悬挂杏花天,桃花开红,李花开白,头戴花,步生花,花上加花,百花香透花马国;
下联:甲箓翻看灵甲目,麟甲呈吉,龟甲呈祥,龙现甲,鳖展甲,甲中添甲,万甲光腾甲子年。 中举才进箓(皇帝自称代天授命的记录符命之书称“箓”),自然是高中吉祥之意,而下联所含的各种“甲”跟过去的各种卜卦吉祥之意都相关,各种甲都应了甲子年,而上联对花,下联对甲,合成花甲,而花甲恰又是60岁的代称,实在是天作之联。此联一出,和秀才一定要送酬礼,王举人坚决不受,一时传为佳话,试问,如不是甲子年,如不是新中的举人,哪里来的这样的佳联。 (妙联谐趣44) |
|
来自: 丰少少爷 > 《诗词、楹联文化(文学).》